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6-08-09李红武
李红武
摘 要:大学生素质养成和能力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合理构建 “双素养+五能力”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求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等应当是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养成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素养;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0-000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以大学生掌握知识多寡、深浅来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伴随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创新”已成为社会竞争的基本活动,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在社会需求下,知识质量观向能力质量观转变成为必然趋势。为适应高等教育这一变化,南阳师范学院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牢固确立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和创新教育“三大”人才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则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但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主要长期关注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而产生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在近年来才被广泛关注。很多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者和教育学者就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以及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和实践。如刘耘教授以长沙学院为例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二二三”模式,吴国良先生探讨了以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一主三辅”模式等。但总的来说,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当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实行“理论教学采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实践教学则采用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此类做法本身却蕴藏着值得我们重视的巨大不良倾向,即如果过分考虑千差万别的职业需要,把学生培养定位作为工作流程中的附属物而存在,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过多地具有工具理性,使得人才培养的价值含量大大降低,并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社会现象,出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等社会问题,造成地方本科院校在理论教学上等同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上等同于职业教育(或培训)机构的危险倾向。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崇尚工业经济时代的“批量生产原则”,按照统一规格,大批量生产“标准”人才。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价值创新和增值不再是通过批量的规模生产来实现,而常常是通过创新和特色(或个性)发展来实现。因此,尊重个性,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是未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内在本质规定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创设优越的环境和条件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为此,南阳师范学院不断探索适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厚基础、笃实践、重个性,强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一体化,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一体化,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一体化”的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双素养+五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转变。
二、功能化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当前,知识大爆炸的社会时代背景决定了人才的培养应主要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人的素质决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人的能力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动能。南阳师范学院在确立了“厚基础、笃实践、重个性、强能力”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整体目标和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并积极构建了“双素养+五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即: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打造“人文素养类教育课程模块+科学素养类教育课程模块”通识教育平台和构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拓展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全面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双素养”的养成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富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使学生成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栋梁之才。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设计主要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素质的养成教育和能力培养,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既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又考虑学生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基于以上原则,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架构上构建了“两平台四模块”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两个平台指的是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四模块指的是通识课程教育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教育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教育模块和专业方向、拓展课程教育模块。
通识教育是学生良好素质养成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南阳师范学院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英语课程、体育课程等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共性发展和如何做好一个高素质“社会人”的基本要求,科学建构了由人文素养教育类模块和科学素养教育类模块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通过设置《南阳文化》《现代社交礼仪》《科学技术发展史》《创业教育》等课程,突出大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品质和创新思维方式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专业教育是学生专业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为科学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南阳师范学院合理建构了由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构成的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从四个层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其中,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主要是为掌握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基础课程,设置的课程符合“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的构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该模块主要设置了培养学生核心知识和技能的理论与实践主干课程,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专业覆盖的经济社会领域中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突出学生专业核心知识架构的生成和专业核心技能的掌握,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强有力的实践创新能力。专业方向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和个性化要求而设置,通过设置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特色课程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模块和拓展性课程,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知识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性和自主性。
三、科学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1. 师资队伍保障
建设一支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保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校按照“抓住机遇,积极引进,优化结构,精心培养”的原则,采取内培外引、以内培为主的措施,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双百计划和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完善教师进修访学制度,实现教师学科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素质培训活动、教学新秀奖与教学优秀奖评选,实施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教学名师工程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热情。同时,采用“项目带动”建设模式,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开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设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模式、实验实践教学等系列教改项目,激励广大教师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2. 实践教学体系保障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学校结合实践教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逐步构建完善的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实践与创新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应用型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保障。在实验教学平台上,开设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加大对实验课程的整合力度,形成了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大课程,避免实验的重复开设和内容的不衔接,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在实习实训教学平台上,充分利用学校和地方社会不同的教学资源,建立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有机结合与统一管理的教学机制,确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的三层次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在实践与创新教学平台上,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第三课堂活动紧密结合,按照“三结合”原则实施学生技能训练方案,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工程方案,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和导师制度,通过灵活的学分认定制度,通过大学生STP项目资助制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挑战杯、大学生英语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努力把“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全面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规范化教学管理保障
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不仅应努力践行学术自由、共享管理、责权明晰、内部密切合作等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原则,而且应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题,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理念,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一套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运行机制,保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学校通过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实践教学管理规程》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体制。通过积极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毕业论文专项检查、实践教学过程督查、课堂教学随机督导等教学管理工作,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院系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质量过程监控,确保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1(03).
[2]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07).
[3]刘耘.务实致用: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05).
[4]吴国良.以能力为主线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N].光明日报,2007-11-26.
[5]袁兴国.结构与功能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研究的社会学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
[6]陈文涛,刘凯.“三结合,双协同”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