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时怎么做出产品?
2016-08-09韩冰
韩冰
在赶集网做了两年平面设计工作后,林杨于2013年夏天加入京东。那个时候京东想要推出一个针对高频市场的O2O服务平台,林杨成为项目的首席前端产品经理。
怎么切入高频项目?从哪里入手?这是他当时要考虑的问题。外卖是最高频的业务,平均每人每周要使用3次,而这个市场已经饱和,“美团、百度、饿了么3家已经占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形下,林杨把目标设定在次高频的生鲜和超市产品配送业务上。
这个后来被大家熟知的“京东到家”项目最开始叫“拍到家”,属于京东研发部门,除了一名设计师、两名研发人员、寥寥无几的运营及产品经理,这个项目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太多来自公司的支持,不过这样的尝试阶段也给了林杨更宽松的试错空间。
“当你还不知道一个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的时候,就用最小的成本去测试。”由于开发App需要耗费不少成本,林杨从一个简单的HTML5页面开始测试,这个页面大概持续了三四个月,承担了起步阶段的各种测试,“不仅要测试送达时间,也要测试卖什么。”
在望京地区的试验持续了一年,中间产生了不少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说一开始他的思路很简单,“一小时超市代购”,这个时间来自他的亲测,也被他认为是一个吸引人的卖点。可一旦订单量上来,或是遇到大型超市采购的时候,一小时的时限就很难得到保障。于是很快,他把时限调整到两小时。产品也在测试、修正再测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
随着合作商超和订单量的增多,拍到家开始往全国扩张,并在2015年4月改名为“京东到家”,同步上线同名App。
对于林杨来说,服务的对象从望京地区扩大到了全国市场,是个新挑战—不同地区有各自不同的需求。“比如说上海地区对于便利店快餐的需求比较旺盛,而北京则完全相反,消费者更倾向于饮料及零食的配送。”
了解用户需求是每个产品经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林杨从来不会靠自己的主观臆想去猜测用户需求,甚至他也不相信调研,“因为用户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林杨的解决方式是透过大数据来窥探用户的使用习惯。比如他曾通过后台数据发现,取消订单的两个高峰,一是配送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之后,另一个则是在下单一分钟之内,对于后者他一度无法理解。在对几十个用户做了针对性的询问之后,他才明白原来用户经常在下单时忘记使用优惠,取消订单是为了重新下单—这个细节如果没有数据支撑,光靠猜测和用户调研是很难察觉到的。很快,研发团队加入了自动使用优惠券的功能。
2015年的6·18活动,京东到家仅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就突破了10万,“这远超我的预期值,在那之前北京每天差不多是三四万左右的订单量。”作为产品的核心成员,林杨觉得很有成就感。
尽管京东到家后来被并入众包物流平台“达达”,但对林杨来说,这依然是他职业生涯中值得骄傲的一笔,“这是我的快速成长期,也是第一个拿得出手的项目。”如今他入职优酷负责搜索功能,“经历越多越觉得自己懂的太少。”林杨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
C=CBNweekly L=Lin Yang
C: 如何管理时间?
L: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有个Excel表,将所有项目分成几个模块,记录每个模块的每日进展、项目进度以及未解决的需求。产品经理做的事情非常杂乱,保持这个习惯能帮助管理时间。
C: 如何快速成为合格的产品经理?
L: 我招聘产品经理的时候很喜欢两类人,一是去过互联网公司实习,懂互联网的,聊起来有共同话题;二是特别喜欢玩手机的人。有个毕业生手机里有100多个App,而我手机里装了300多个。没吃过猪肉你也得对猪跑有兴趣吧。另外克鲁格的《Dont Make Me Think》应该成为产品经理的启蒙书。
C: 有什么是以前深信不疑,现在有点怀疑的?
L: 以前以为懂编程对做产品的人很重要,如果不懂研发,进度会非常缓慢。现在觉得产品经理不一定要懂技术,虽然会编程有一定优势,但是会禁锢思想。你懂的技术肯定没有研发人员懂的深,你认为做不了,但实际上可以做。因为你懂,想法反而被禁锢,不如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