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隐工作价值观的代际差异研究

2016-08-09陈坚连榕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研究

陈坚 连榕

摘要:考察员工对内隐工作价值观认同度,并探讨两个世代员工之间内隐工作价值观的差异。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实验范式对67名被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在内隐认知任务的相容任务均显著低于相应任务的不相容任务。两代人之间的内隐工作价值观差异不显著。本研究显示,员工对内隐工作价值观持认同态度;代际间内隐工作价值观是没有差异的。

关键词:内隐工作价值观 代际差异 研究

价值观研究的先驱Kluckhohn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区分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差异的特征,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与目的的选择。因此,根据这个观点,目前针对工作价值观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外显层面,极少研究触及工作价值观的内隐层面。对于内隐工作价值观的研究涉及到心理学中内隐价值观的研究领域。此类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双重态度理论,它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人的记忆中同时存在着相同客体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内隐态度的激活是自动化的,而外显态度的激活需要较多的心理能量和动机。改变外显态度相对容易,而改变内隐态度较难。随着内隐态度研究,这几年国内有学者开始内隐价值观的实证研究。但针对内隐工作价值观的研究则极少见,这使我们无法全面了解工作价值观的内涵与特点。而根据双重态度理论,内隐工作价值观可能比外显工作价值观更稳定地影响员工的工作心理与行为。因此,在内隐层面上研究工作价值观特点,同时从这个层面上考察代际间的差异问题,对于深入理解与把握代际间工作价值观差异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研究将采用Karpinski等人提出的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实验范式,对内隐工作价值观的结构及代际间差异进行探索性研究,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代际工作价值观的发展规律,丰富工作价值观的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1.实验对象

实验被试。由于“解放一代”(1949-1966)年龄偏大,无法熟悉使用计算机,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在正式实验只选取两个代被试,进行“文革一代”(1967-1978)和“改革开放一代”(1979以后)之间的工作价值观差异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工作人群样本67人,其中文革一代33人,改革开放一代34人。男性38人,女性29人。所有被试均自愿参与实验,并且均能熟悉使用电脑。

2.研究工具

采用Presentation软件编制的SC-IAT实验程序对被试进行研究。实验程序严格按照Karpinski等人编制的SC-IAT实验步骤进行。

3.实验材料

工作价值观词条。鉴于SC-IAT研究范式要求的概念词数有限,而我们实证研究探索出的中国职工工作价值观维度较多。为使工作价值观词条表达的内容相对集中,便于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我们选取在先前研究中存在代际差异的三个维度的词条作为工作价值观词条进行考察:内在价值、外在酬劳及利他价值,每个维度的词条各7个。内在价值词条有:有成就感、有满足感、学以致用、工作兴趣、实现理想、个人发展、工作有趣。外在酬劳:工资多、收入好、奖金高、能升职、福利好、薪水多、晋升快。利他价值:帮助他人、有利国家、服务社会、民族振兴、服务大众、造福人类、国家强盛。

肯定及否定的词条。取自王丽萍有关大学生内隐价值观实验中采用的情感认同和不认同词条,其中表示积极的词条有10个:满意、喜欢、肯定、赞同、有必要、可行、中意、认可、欣赏、同意。表示消极的词条10个:不满意、反对、否定、没必要、不可行、绝望、恶心、不认可、过时、反感。

4.实验程序

按SC-IAT实验有四个实验任务进行。

5.数据处理

根据Karpinski等人2006年对SC-IAT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首先,我们将错误率高于20%的被试进行删除,结果发现一名“改革开放一代”被试被删除,余下66名被试。其次,对反应时短于300毫秒的被试进行删除,结果发现没有被试被删除。第三,将每个被试实验2和实验4的反应时进行对数转换,然后将实验2(相容实验)的得分减去实验4(不相容实验)的得分,得到d值,这就是内隐工作价值观的强度。

二、研究结果

1.内隐工作价值观认同度分析

对总相容任务及各项相容任务的总时间转换化的对数值与相对应的不相容任务的对数值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

实验的结果表明,被试对工作价值观中内在价值、外在酬劳及利他价值在无意识层面都是认同的。这与已有的外显工作价值观测试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在无意识与意识层面,被试都认为工作的内在价值、外在酬劳及利他价值都是重要的。这一结果都可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都可以得到解释。

本研究发现,两个代的被试在内隐工作价值观上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而已有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对工作价值观量表中三个代内在价值、外在酬劳及利他价值三维度总分的方差分析,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一代”得分显著高于“文革一代”。内隐实验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外显与内隐工作价值观处于个体意识的不同层次。比如,荣格认为,人的心灵分为意识、个体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三个层次。内隐工作价值观可能触及的是个体更深层次心理,即集体潜意识。这种深层次的工作信念可能不仅仅由个体成长经验(个体潜意识)决定的,更多地是由人类历史文化决定,以集体潜意识的形式代代相传,所以不太容易受某一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而显示出代际差异。而外显工作价值观可能属于心灵的较浅层面内容,更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显示出代际差异。实验结果可能说明,对于相同的工作价值观内容,作为同一社会文化中集体潜意识的传承者,文革一代与改革开放一代职工的重视程度是没有差异的。也就是说,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影响下的社会成员,他们对工作的基本信念是相同。鉴于两代人群的心理与行为的复杂性及内隐认知加工方式的特点,这一结果及解释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印证与跟进。

参考文献

[1]岑国桢编.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的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Chen Jian & lian Rong.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 values in China.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J].2015,43(4): 567-578

[3]蔡华俭.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 339-344

[4]温芳芳,佐斌.评价单一态度对象的内隐社会认知测验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28-833

[5]陈坚,连榕.代际工作价值观发展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692-1701

[6]王丽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度的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7]陈坚.代际工作价值观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8]郭本禹.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