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红外监测技术在电缆运行中的运用
2016-08-09谢新阳王闪
谢新阳 王闪
简析红外监测技术在电缆运行中的运用
谢新阳 王闪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河南南阳 473000)
红外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对电缆运行情况进行在线监测、诊断,以免因电缆发生故障而造成大面积停电或者其他安全事故。本文将对红外检测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电缆运行过程中采用红外监测技术,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电缆;红外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在电缆运行过程中,温度出现异常多因故障问题所造成的,电力电缆绝缘处劣化造成介质严重损耗,进而影响绝缘效果,甚至在运行电压下会出现发热击穿现象。实践中可以看到,部分电气设备可能会因故障问题的发生而导致电压分布改变,该种情况下依然会造成设备运行温度分布出现异常现象。无论哪种故障问题,都是根据具体部位温度征兆做出的判断,通过对设备状态变化进行监测,可以有效诊断出设备故障,这是红外监测技术应用的基础。
1 红外监测技术特点分析
实践中,采用红外技术对电力电缆进行非接触式监测,并且利用红外图谱对温度分布情况进行反映,然后利用专业的软件显示和分析任一点或者一线温度数值,诊断其内外缺陷。需要强调的是,红外图谱无法对低值绝缘纸进行测试,对外壳被金属所包裹部位,比如电缆接头、GIS终端等,不起作用。对于红外测温技术而言,较之于传统测温方式,可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定量、实时以及在线监测发热位置的温度,扫描后绘制温度梯度热像图。红外监测技术和方法,注意有以下几种,即表面温判法、相对温差法、同类比较法以及热谱图和档案分析法。其中,第一种监测方法是利用仪器设备,直接测量值对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标准,并且根据最高温升值规定做出判断;其他几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均为基于比较的措施。对电缆运行情况采取红外测温措施,主要是采用比较法进行判断,比较对象可为同张图谱内的温度正常相或者档案图谱温度记录。在比较历史数据时,主要是参考对象有环境温度、拍摄条件以及负荷数据等。
2 电缆发热源
2.1 电流致热
根据焦耳定律,电流经过电阻会产生一定的热能,即因电流效应而发热,其功率表达式:
式中:P、I、R以及Kf分别代表的是发热功率、电流强度以及直流电阻和附加损耗数。
对于发热功率而言,通过上式可知,它与电流平方之间是正比例关系。若电缆桩头与连接点之间的连接不紧密,则发热量会随输送电流的不断增大而增加,其红外图谱中所显示的发热现象主要表现为点状温升,如图1所示。
图1 电流致热示意图
如图1所示,经长期服役,电缆桩头与其他设备连接点可能会出现接触不良,进而出现过热现象,红外图谱中所显示的电缆桩头连接位置温度升高比较明显,而且长时间的运行会导致接触电阻不断增大,进而出现连接位置碳化现象。
2.2 电压致热
在电压作用下,导致电力设备发热。值得一提的是,介质损耗也是一种可以造成电缆线路发热的诱因,介质损耗、电压平方之间成正比例关系。在高压以及超高压连接松动造成发热运行电缆线路中,这种缺陷最为典型。电缆终端以及接头位置,若局部介质损耗角正切偏大,则会造成局部温度升高。绝缘介质因交变电场影响,导致其极化方向发生变化,进行造成电能消耗、发热,如图2所示。
图2 电压致热示意图
从实践来看,电压致热的隐蔽性非常的强,而且危害后果也比较严重。较之于电流致热,电压致热的发热点温度升高可能并不明显,但其潜在危害性不可小觑。比如,绝缘内部缺陷非常严重,如果系统允许,则建议立即停电,消除之。
3 常用的红外监测技术和方法
3.1 表面温判法
以监测的温度值为基础,对比《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如果温度超标,则可根据超标程度进行判断。比如,某电缆线路杆上的B相桩头过热,表面温度达到了120℃。
此电缆线路的终端手枪夹头连接位置,长时间的裸露在空气中,金属表面因严重的氧化而导致接触电阻增加,进而造成桩头发热。
3.2 相对温差法
针对电流致热型问题,如果发现电缆导流热态出现异常,则对其准确测温,并且按照[(T1-T2)÷(T1-T0)]×100%这一公式,对相对温差值进行计算。其中,T1、T2以及T0,分别代表发热点温度、正常相温度以及环境参照体温度。若可以改变负荷率,则在负荷电流相对较大时复测之,以此来确定电缆缺陷;无法复测时,暂定为普通缺陷,注意监测和监视。比如,某C相桩头发热终端的A相、B相以及C相和环境温度分别为22.3℃、22.2℃以及114℃和21.3℃,按照[(T1-T2)÷(T1-T0)]×100%计算,相对温差99.0%,大于95%。次电缆全长共计86.6m,而且端设备线夹、本体线芯之间的连接位置难以紧密接触,因松动而导致接触电阻增大、桩头发热。
3.3 同比法
在相同的电气回路之中,如果三相电流对称设备一致,则比较两相或者三相电流致热装置的温度,以此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若三相设备出现同时异常现象,则可与同类设备进行对比。如果三相负荷电流不对称,则建议考虑是否负荷电流对其产生了影响。如果电压致热设备的型号相同,则可根据对应位置的温升值差异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判断。电压致热设备,可用同类允许温差的确定依据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同类温度超标30%,就可视为重大缺陷。如果三相电压不对称,则建议考虑电压影响。比如,某线路全长共计6068m,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中间位置的3M绕包接头出现发热现象,此时的环境温度、A相接头位置的温度以及B相和C相接头的温度分别为30℃、36℃以及35℃和32℃。该线路的主要缺陷在于电压发热,即中间接头位置的屏蔽线接触有问题,而且存在着电位差,以致于该连接位置出现发热现象。
除以上三种常用的技术方法,还有热谱图和档案分析等方法。其中,前者是根据同类装置在正常、异常两种状态下的热谱图对其进行判断;档案分析法,则主要是根据不同时期设备运行状态下的数据、热图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设备运行的参数变化速率、趋势,进而做出判断。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电缆热像图的分析,可以使测试、检修人员更加清晰的看出温度分布情况、具体发热位置,从而更加准确的判断出电缆运行故障问题。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红外监测技术手段,对电缆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为检修人员提供参考依据。采用该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确保了电缆安全运行,并且大幅度减少了故障发生率,这对保证电缆运行安全可靠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戴 锋.35kV电缆红外测温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6(07).
[2]许磊磊.电缆设备发热分析及红外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1).
TM755
A
1004-7344(2016)31-0053-02
201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