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中国制造业
2016-08-09浙江泰华电器有限公司钱金川
/浙江泰华电器有限公司 钱金川/
“新常态”下的中国制造业
/浙江泰华电器有限公司钱金川/
制造业如何测绘出发展速度,做到不盲目、不自卑,以新心态适应新常态,围绕“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将制造业列入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伴随着“十二五”即将结束,中国经济GDP也将告别过去30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中国经济GDP增长速度从2012年开始已经明显呈回落态势,2012年、2013年、2014年增长分别为7.7%、7.7%、7.4%。这种增长是建立在掠夺资源、污染环境、高能耗(单位能耗是世界平均能耗的2.6倍)、低劳动力成本的基础上的。进入2015“十二五”收官年之后,全球经济处于全面而深刻的再平衡过程中,经济分化日益错综复杂,尤其是近期的市场动荡为缓慢的复苏进程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稳定面临新的风险。
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降速换挡、结构调整的阵痛将成为新阶段主要特征。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不断持续和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中国市场需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需求总量明显减少,需求结构加速升级的市场新特征日益明显,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中国经济由于受到全球经济的衰落和美元低迷的严重影响,2015年上半年国家GDP为7.0%,虽然乐观预计下半年企稳回升是大概率事件,GDP可望回升至7.1%~7.2%。但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已进入持续的“新常态”模式中。这种“新常态”的模式使中国经济出现未有的恐慌和失落,涉及制造业更是充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凄凉感,一种从未有过的挫折和迷茫感充斥整个制造业,使制造业一时难以适应。
面对市场需求,从国家制造业角度讲,在进入“新常态”后,传统制造业总量显著减少萎缩,产能严重过剩,需求结构升级明显变化,市场竞争加剧,行业进入了面临转型的艰难时期。无论从制造厂家或者市场,无论成品制造业还是配套部件企业,无论是内需市场还是外贸均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知名企业,还是伴随大形势从起步走上初见成功的新兴企业,都从不同角度感受到经济的急转直下,都反映了“新常态”带来的莫大压力。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此起彼伏,又值国内经济调速、换挡、转型升级,这给制造行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2015年8月,中国制造业连续6个月恶化,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跌至47.1,低于7月份终值47.8,为77个月最低点,该读数低于50表示制造业处于收缩之中。
在此严峻环境下,制造业摸索前行,部分小企业倒下了。有关专家认为中型、大型企业如内部管理跟不上,处境也同样危险,难逃厄运。因为企业的运营成本在不断升高。这是当下制造业面临的普遍窘境。再加之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减速,开始步入新常态,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资放缓,消费需求乏力。而与之相反,制造业是立国之本的理念在经历金融危机后,在全球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度,发达国家纷纷兴起的振兴制造业热潮,也让我们的“走出去”战略困难重重。制造业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严酷价格竞争、成本上升、回款困难等诸多问题,成为中国制造业目前发展的主要困扰。
回顾中国近30年制造业的发展,令世人惊叹,更令国人振奋。但在振奋之余,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低端过剩,高端缺乏)、技术创新严重不足等弊端也显而易见。从国家发展长远规划而言,常态应该有更多的健康成分,在一个物质不是那么匮乏的年代,健康的发展应该成为重要要素。30年前我们觉得解决匮乏是第一要务,为解决物质的极度匮乏,对资源过度开发。而今发展到一定基础之时,很多原本的优势如市场需求大,人力成本低等逐渐消失,再加上西方国家多年积重难返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也带来了很大冲击。在人力成本方面: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发展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如今人力成本明显上升,不仅高于东南亚,东欧等地区,还达到美国制造业成本的90%,珠三角,长三角更是达到美国制造业成本的95%。近几年外企内迁或者转至东南亚已经很常见。
在全球经济动荡中,“中国制造”成本的提升使得外资企业纷纷涌向诱惑力更大的东南亚地区。中国这座“世界工厂”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以劳务、税务、原材料为主的采购成本及运营成本大幅上涨,外迁已成必然。阿迪达斯计划明年在德国开设其首个全自动化鞋厂“迅捷工厂”,此举是该公司将生产从发展中国家迁回德国本土的重要部分。该公司一直在与德国政府、学术
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对制造业为立国之本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事实上,不只是亚洲,美洲欧洲现在也把制造业视为必须占领的战略高地。界和自动化公司合作,希望通过新技术实现重振体育用品德国制造的目标,以加快产品交付时间,并减少货物的运输成本。
美国波士顿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发布的《美国制造业归来》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在美国制造的产品,生产成本只比中国沿海城市略高1.9%~5%,这与入世前相差多倍的成本比的确相差甚远。更为重要的是,专家指出美国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四倍,即使中国劳动力价格比美国低,也并不一定代表劳动力比美国便宜。美国制造业强势回归,最受影响的两个国家,一个是制造大国中国,另一个制造强国德国。
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对制造业为立国之本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事实上,不只是亚洲,美洲欧洲现在也把制造业视为必须占领的战略高地。这既是对金融危机前“去工业化”潮流的纠正,也源于制造业的价值被重新发现。欧美国家“再工业化”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把“流失”到其他国家的工业再“请回去”,而且要通过“新工业革命”重新占据工业发展的制高点,使国家保持产业领先地位,同时也可以提供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
美国自奥巴马上任之初就确定以“新能源革命”为重要发展战略,寄希望于风电、太阳能、地热、生物质、页岩气来迅速改变美国。新能源革命使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交通燃料等生产要素价格和多种化工原料及基础产品价格都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强劲推动了制造业的回归,欧洲人将其称为“再工业化革命”。譬如美国最为成功的页岩气技术的应用,低廉的页岩气大幅度降低了电力成本,现在美国电费只需要5美分/千瓦时,相当于0.3元人民币/千瓦时。这个价格不到中国沿海工业电价的一半,不到日本工业电价的1/5;再加之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PVC等从美国运到中国港口的价格比中国出厂价还低1/3;低电价将电解铝、电炉特种钢等高载能产品价格大大拉低,这为美国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国内制造业外迁情况也不容乐观。台湾代工制造商富士康之前宣布将投资50亿美元,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建造一座工厂,创造5万个就业机会。以后10年富士康可能会在印度每一个邦都拥有一座工厂。国内凡客诚品也将部分订单移至孟加拉国,这可以节约30%的成本。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开始外迁,寻求海外代工之路,以降低生产成本。无论外企的回归或国内制造业外迁,无疑都会对中国制造业和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新常态下制造业如何走创新立企、创新转型、创新升级,这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首先新常态有如下特点: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发展动力上从以前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建设、政治都进入新常态。2016年3月,全国人大将讨论通过我国经济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起止期是2016~2020年,是我国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重要阶段,规划中将涉及包括GDP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列出一批重大工程,据悉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将GDP增长底线定为6.5%左右,我们知道每降一个百分点,各种压力就会增加,企业的利润压力、政府财政压力,还有金融压力、就业压力接踵而至。制造业如何测绘出发展速度,做到不盲目、不自卑,以新心态适应新常态,围绕“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将制造业列入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从“十三五”规划及未来发展看,我们必须摒弃传统旧经营理念、模式、方法。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重产量不重质量,只重眼前的市场而忽略长远的市场,只重经济利益不重科技创新。就制造业而言:创新与固守,商业精神与匠人精神始终是制造业的两难选择。秉承客户至上原则,应将提供最高性能和品质的产品及服务视为制造业的发展命脉。佛经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制造业如同鹰的重生一样,在发展到一个阶段也常常面临着浴火重生的考验。要想开始一个新的过程,就要放弃旧有的生活,旧有的习惯,然后才能像雄鹰一样重新飞翔。要有自我革新的豪气和让自己重生的决心。
我国制造业虽然近30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只能称为制造大国,离制造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据相关报道,从2010年开始,中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制造业19.8%,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目前我国高端芯片80%依靠进口,数控系统70%依靠进口;生产一部178.96美元的苹果手机,负责组装的中国企业仅得6.5美元。
从2015年9月在西雅图举办的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双方出席商就可见一斑:此次美方企业以“硬企业”为主一共11家。其中包括三家半导体公司,即英特尔、高通和AMD,还有两家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影响很大的公司思科与IBM,再加上微软,这六家公司从芯片到系统,从硬件到软件,是保证全球网络世界运转的基础。而目前中国在高端芯片上还需要80%进口的现状不知还将延续多久。从2010年以来,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就超越石油成为第一大进口商品,这几年进口依赖的状况并无改善迹象,中国集成电路发展较快领域也是以消费电子为主,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用芯片几乎没有建树。就连连年亏损的AMD也拥有中国公司所没有的X86处理器与服务器技术。集成电路是构建互联网大厦的基本原料,相当于钢筋,水泥和管道,互联网应用则是在建成的大厦上进行各种装修,集成电路与硬件系统是骨相,互联网是皮相。若建设富丽堂皇的中国互联网,钢筋、水泥与管道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质量保证捏在别人手上,真正的互联网安全就无从谈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涉及半导体制造)如何与英特尔、高通、AMD对话?薄弱的半导体器件制造会严重制约国家制造业转型,高端智能化更是空中楼阁。
然而,德国制造与之形成极大的反差:一个8000多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究其原因,看彼得· 冯·西门子对此如何阐述:“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德国经济一贯秉承的法则:注重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为企业生产灵魂。再加之恪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专注制造产品。这些是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与义务。在产品利润方面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在保证基本利润的同时,让部分利润化成更高的产品质量和更加完美的服务。看轻“眼前利”注重“身后名”。正因如此,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过硬的产品。现今的“德国制造”名至实归成为全球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
专注不够、急功近利是我国制造业的通病。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技术创新支撑能力不足,管理手段落后,更缺乏长远清晰的发展战略。企业急功近利,无论对该领域熟悉与否都会进来分一杯羹,再加之外部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氛围和竞争环境,以前高速的增长可以掩盖这些问题,而今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制造业的藩篱。
沉稳与执着反衬着当下国内多数企业浅尝即止的浮躁和投机心态,而这正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大忌。德国学者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这本书中,通过大量数据给我们纠正了德国制造并不仅仅是我们大家所共识的奔驰、宝马、西门子等耳熟能详名声显赫的大企业,而是多达1000多家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默默耕耘的“隐形冠军”,为生存它们把自己放在一个狭小的市场内,从事专业化生产并力争坐上特定领域的头把交椅,成为全球行业领袖的中小企业。它们在各个领域地位无可撼动,有的甚至占据了全球95%的市场份额。德国30%的出口产品,大到工程使用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立产品。2015 年8月德国总理默克尔为边陲小镇仅600名朗格公司(德国顶级腕表领域领头羊,是德国制表的奠基者,与瑞士手表分庭抗礼)主持揭幕,这里就隐藏着德国经济的秘密。而朗格的复兴与发展,是基于不断创新、灵活与现代碰撞的结果,也是真实体现德国制造的鲜活的历史缩影。
传统意义上的工业,现在面临着转型升级,同时也面临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各方面的约束,包括环境、资源方方面面的约束。所以转型升级不是一个泛泛说法,而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面临着转型:以日本、韩国为例它们在20世纪80年代就完成了转型。
当今,全球经济体系正经历最为重大的重构,经济纽带正从全球生产网络向全球创新网络升级,创新已经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一个政策选项,并升级为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中唯一的战略选项,我国也已全面实施“创新立国”战略。在遭遇市场天花板之后,今时今日,制造业必须注重强调产品、服务等创新,改变曾经被认为“同质化严重”、“粗放式增长”、“低端严重过剩,高端缺乏”的状况。 回顾中国过去支柱产业——传统的制造业,最大的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产量连续5年下降,过剩的产能在40%以上,接近一半。据预测,到2016年上半年,倒闭企业在35%左右,大规模的倒闭潮现在还没有开始。再看看房地产产业,在中国房地产业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涉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多个行业,是中国支柱产业,而今房地产面临的是如何去库存化,也是严重的产能过剩,所建的房子够38亿人居住,房产业投资连续三年回落。这些过剩的产能如何输出,如何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经济中实现输出产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那么多产能过剩的企业如何生存?
不难看出,中国制造业虽说近3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最大的弊端:将规模化外延扩张做到了“极致”。即企业采用的逻辑很粗暴:通常依靠技术引进、生产线或设备的引进和产品“重复引进,一哄而上”,然后,通过迅速扩大产能和产量,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提高市场份额,最终在引发同质化恶性竞争中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十三五”期间,国家的支柱产业也发生重大变化:战略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都会是未来国家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而现代制造业也赋予了新的内涵:是生产公共产品的,涉及的相关产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设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型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而未来现代制造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已经作出明确清晰的规划:第一阶段目标是以德国为追赶对象,力争进入第二梯队,其重点是通过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夯实中国制造业的基础。因而这十年,中国选择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等十大领域作为重点突破。譬如包钢以前生产普通钢,现在已生产高铁钢轨钢;再譬如特高压输电装备制造,靠此改造电网,形成统一电网,会拉动4万亿左右GDP。从显示我国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高铁技术来看,具体到实际高铁技术分析:其中70%技术原理相通(中国高铁和其他国家高铁都拥有),10%中国独有(这里涉及高寒、雾霾、机道板、基建成本低,这些是欧美国家、日本所没有的);20%涉及专业厂商,如制动系统全部由德国克诺尔一家垄断生产,轴承、大功率电子器件是欧美国家和日本独有。从高铁所使用的材料:高铁运行所需的关键部件,如车轮、车轴、轴承等,目前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国内所生产的轴承主要在速度150 ~180km/h的列车上使用,车轮也主要在速度120 ~160km/h的普通客车上使用,核心技术仍然被外国企业所垄断。正如盛田昭夫所说:技术才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因为技术为一种稀缺资源,谁控制了核心技术,谁就对产业价值链有话语权,有支配力和影响力,有议价能力。从具体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制造强国任重道远。中国制造业的危机并不是简单的产能过剩而是结构性危机,而现今的制造业又以多数企业依靠代工生产和仿制为主,创新设计能力薄弱仍是制约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瓶颈。
其实,设计的转型变革我们并不陌生,从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最具典型的成功案例是比尔·盖茨在领导开发了适用PC—DOS系统,后来发展成目前全球使用的界面清晰、简单易用的Windows,还开发了办公软件office和浏览器IE等,占据了全球个人电脑软件市场70%的份额。而IBM因只专注于发展商用计算机和服务器,则失去了个人电脑和操作系统软件的巨大市场。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新型传感技术,通过“引擎健康管理”网络服务的创新设计,赢得了全球大型发动机50%的市场份额;与之相同的波音787、空客A380等都是采用全球网络协同设计的成功案例。
如今的制造业,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双重压力,虽然《中国制造2025》阐明了中国企业将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和工业自动化全面结合来实现升级,摆脱同质化、价格战之困局,这一目标看似完美,但实现却是困难重重。在“新常态”这个大环境下,迫使中国制造业从急功近利、投机心理彻底走出来以常态的心理对待制造业,在这一点上德国制造业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该制造业主力是众多高度活跃在工业方面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技术领先、设计专业、工艺精湛以及可靠耐用,在专业应用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该行业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据统计该行业拥有100万职工,其中出口比例约77%,是德国领先工业部门之一。该行业共有6000个企业,平均每个企业约170名职工,主要是中小型企业。这种结构也使得公司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拥有强大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而与之配套的是德国投资品工业的37个专业分支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链,从而可以提供的比单个产品更多。从零部件到设备,从系统供货和系统集成到劳务服务,德国的机械与设备制造业是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伙伴。2014年德国机械设备产值共计1900亿欧元,出口额1791欧元,产品出口额及国际市场份额居全球前列并保持持续增长。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始终处于创新和技术网络的中心,它把最新技术用于产品与工艺,从而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这也是对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最好的诠释。
在未来发展目标中,德国制造业是我们追赶的目标,而相应地德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制造业学习和借鉴。因此提升创新能力和提升效率,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市场需求量大,应付订单都来不及的时候,企业可能没时间思考,甚至忽略了去思考如何创新。当《中国制造2025》提出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时,中国制造业必须做好准备,不但积极响应市场需求,追赶订单和交货,同时更需做到未雨绸缪,把困扰作为良机,主动思考,修炼内功,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不仅要有一个国家战略所定的基调也就是顶层设计,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是如何实施和落实,必须严格按中国制造领域升级绿皮书目指引,动态调整、滚动推进,力求重点突破,不能一哄而上。如在2014年,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8~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45%以上。规划蓝图提出的同时,又将该产业置于风口浪尖,政策不断释放利好,资本倾巢而动,产业转型和升级迫在眉睫,对高科技与高效率的追求,这为有着“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美誉的机器人产业创造了一个最好时代,紧接着遍地开花机器人产业园,又重复上演以往似曾相识的“粗放式”、“大跃进”、“一窝蜂”一哄而上的故事,最终导致投资环境不尽人意、招商困难,产业园成了镜花水月……于是乎有人探讨顶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有人质疑当地政府,有人批评企业浮躁,更有人检讨文化基因。热潮之下,难掩现实的残酷与无奈,如果在中国制造业转型时期还在不断重复着同样的故事,那真是中国制造业的悲哀所在!
从国家层面而言,不仅设计顶层,最为重要的是对制造业的布局和数量进行严格控制,不能再出现盲目发展相应的制
转型升级是趋势,自动化、智能化是战略手段,精益化生产是规律、是道。只有实现精益化生产才能助力转型升级,在快速发展中规避风险,才能提升竞争力。造业产物。这种普遍的市场重复建设现象不仅导致了许多市场空置和半空置(如现今的工业园),整体资源严重浪费,造成专业市场之间互相争抢客源,进行恶性竞争。市场重复建设又进一步导致了制造业产品分散,市场信息集聚优势弱化,从根本上制造业还是以低价格为常态的藩篱没有改变,这将会导致生产同类产品的地域和企业也参与“价格战”,一旦蔓延后果无法估计,定会重蹈覆辙,从而阻碍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今后的健康发展。
生产需要结合先进的技术和方案来实现智能制造,制造业的战略方向必须清晰明确,始终积极发展技术领先的自动化、高效能模式。当然仅仅有了自动化开发投入和解决方案还不够,必须开启精益化生产模式,才能应对市场变化下的诸多挑战。制造业近年来在自动化制造、产品智能化和管理精益化方面的投入,在顺应企业发展趋势上得以集中体现,已经开始展现实践成果。
转型升级是趋势,自动化、智能化是战略手段,精益化生产是规律、是道。只有实现精益化生产才能助力转型升级,在快速发展中规避风险,才能提升竞争力。从原有的技术创新中脱颖而出,真正意义上做到产业升级以提高其附加值。从围绕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要素升格到技术竞争层面,那才是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天道。因此,制造业通过业务整合、生产流程分析及优化、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持续改善等环节,积极投入,使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也实现了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的优化资源、做强、做精、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的制造业。所以在新环境、新格局下呼吁制造业应有所作为。以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的勇气,依靠锲而不舍、点点滴滴的不懈努力,强化我们的工业技术基础,逐渐转向内注式发展。新常态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破除旧制度的过程,是一条荆棘遍布的道路。在变化中求发展,在创新中铸辉煌。当今正在出现万众创新波澜壮阔的新局面,变化、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的主潮流。只要勇于思变、敢于创新以积极主动心态,抓住新的机遇,谋划新的策略、施展新的作为,国家强盛、民族富裕、企业辉煌就会指日可待。“互联网+”势如破竹如火如荼的今天,其产生的“鲶鱼效应”正在进一步发酵,在互联网已成功颠覆众多产业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传统制造业的未来聚集点和突破口放在互联网上。借助互联网这一无坚不摧的新技术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必能冲破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藩篱,使制造业在新常态下得到转型升级。唯有如此中国制造业才能在新常态下生存和发展,制造强国之梦最终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