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遇到“互联网+”

2016-08-08

农业知识 2016年25期
关键词:网销糖瓜饽饽



乡村遇到“互联网+”

脉田村的糖瓜闻名十里八乡,但原先只能在农村大集上看到它的身影,商店超市买不到,这让对这种童年滋味念念不忘的“吃货们”耿耿于怀。

脉田村的糖瓜上网了,人们不用再到农村大集上“寻宝”,只要网上下单,伴随着童年记忆的美味糖瓜就会送上门。“做了一辈子糖瓜,卖糖瓜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做梦也想不到,人不见面,糖瓜就卖了。”脉田糖瓜非遗传承人原所宝对互联网感到分外神奇。

“村淘”进村,打通农民网购最后一米

“双十一”不再是城里人专享的节日,2015“双十一”,从零点到早上7时,网购下单量500多单——这是米山镇一家农村淘宝服务站的一组数字,消费者全部是当地农村百姓。

伴随互联网触角向农村延伸,“村淘”作为敲门砖,逐步改变着当地乡村群众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快递下乡,延伸农民创业梦想

“基本上每两三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来回复客户的留言信息,最多一次就接到了全国各地的1000多箱订单。”金麦兜食品有限公司线上销售人员林秋实告诉记者。

金麦兜,一家因花饽饽而生的文登乡村食品厂,而今凭借风生水起的网销已成为在全国拥有36个加盟商、200多个代理商的花饽饽品牌。

文登花饽饽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以独特的外观和口感深受人们喜爱,2009年,花饽饽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空间打不开,价值链就难以拉伸。伴随着快递服务向农村延伸,“电商+快递”的模式让林红的问题迎刃而解。“最远已经卖到了美国及国内新疆、台湾等地,甚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都有咱文登花饽饽的‘身影’!”林红兴奋地说。

“电商+快递”,让文登西洋参、沙柳西红柿、大樱桃等一批当地农特产品也卖出了名堂。去年,文登西洋参在电商平台上线不到十天,线上销售额就突破127万元。大水泊镇后土埠岭村北山的厚德大樱桃种植园,几天时间就有上千箱的网销量,而在2013年,这家樱桃园曾因为天气原因,1.5万多千克樱桃腐烂,损失几十万元。“在樱桃季,一般上午八点开始采收樱桃,下午3点之前装车发货,24小时内就可送达全国大部分城市。”厚德大樱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子军说。

2015年,文登电商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其中,农村电商交易额达58亿元。“在下一个200亿中,文登涉农电商的交易额占比将会更大。”王新华说。

“线上+线下”,拓宽乡村就业路

伴随互联网入乡进村,全新的乡村就业路也越走越宽。

刘鹏飞是侯家镇农村淘宝服务站“掌柜”,这个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不仅靠农村淘宝实现了自主创业,而且获得了不错的收入。她告诉记者,服务站使用的电脑和电视都是农村淘宝总部给配备的,只要在特定的商家下单都会获得一定比例的返点。佣金是商家给的,不会给乡亲们增加额外的负担。

相比线上,线下哺育着更为庞大的农村就业群体。以网销为主的“金麦兜”,将40多名农村妇女的花饽饽制作手艺变现成为生产力,使她们成为产业工人,当地从事市场化花饽饽制作的妇女总数达2000多人,旺季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

去年,文登西洋参线上销售总额达1.8亿元。得益于网销对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的拉动,文登西洋参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容,总量达到4.5万亩,带动上万名农民增收。

南海新区二王家村牡蛎合作社的巴掌大小牡蛎在网上单价卖到了近20元。帮助合作社运营网店的大学生村官邵春玥告诉记者,支持她线上销售的是300多位当地农民,他们分工负责着0.66万公顷无公害海域牡蛎的出海打捞、初加工和包装。

(卢宜葆)

猜你喜欢

网销糖瓜饽饽
花饽饽“笑”了,年味浓了
祭灶节
———二十三,糖瓜粘
糖瓜不是瓜
买糖瓜喽
甜甜黏黏又一年
清宫饽饽桌
网销渔药成假货“重灾区”,提高防范意识成养殖户必修课
元素含量及稳定同位素比值用于网销带鱼产地溯源
新形势下车险营销模式探讨
抓饭还是饽饽——饆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