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茧丝产业质量状况及发展对策

2016-08-08李豫伟梁海丽

中国纤检 2016年7期
关键词:干茧缫丝生丝

李豫伟+梁海丽

广西已经成为我国桑蚕茧丝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本文通过分析广西茧丝质量现状以及影响广西茧丝质量发展的因素,提出提升广西茧丝质量的措施建议。

广西茧丝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的良好契机,积极推进茧丝产业发展,茧丝生产突飞猛进,成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最成功的产业之一。茧丝产业已成为广西农业新兴优势产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蚕丝业的“广西现象”,现初步形成了“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的发展新格局。2014年广西全区桑园面积289万亩,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2015年广西桑园面积继续保持国内领先。2014年蚕茧产量33.96万吨,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

广西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茧丝绸深加工企业来广西投资,并陆续建成投产,缫丝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增长迅速,形成了广西蒙山华虹丝绸有限公司、广西桂合集团有限公司、横县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等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缫丝企业达到88家,生产规模33万绪,生丝产量达4.07万吨,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广西目前有丝绸织造厂9家,2014年广西坯绸产量1814万米,丝绸工业总产值达178亿元。

广西茧丝质量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

(一)广西干茧质量现状分析。

2012年-2015年广西桑蚕干茧年平均质量见表1。表1显示,2015年广西桑蚕干茧平均质量比2014年有所提高,比2013年和2012年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广西纤维检验所2012年-2015年桑蚕干茧公证检验。

基于全国干茧公证检验数据,以下将广西干茧质量与其他省市的横向比较分析,表2为2012-2014年广西与全国桑蚕干茧平均指标比较。表2数据显示广西干茧质量一是上车率较高,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二是茧丝长和解舒丝长指标落后于其他大部分省市;三是解舒率指标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四是清洁洁净指标较差。

(二)广西生丝质量现状分析。

2013年抽查了广西区内60家生丝生产企业的60批次产品;2014年抽查了广西区内70家生丝生产企业的70批次产品;2015年抽查了广西区内53家生丝生产企业的53批次产品,近几年监督抽查范围基本覆盖广西主要生丝生产企业。2013年-2015年广西生丝监督抽查主要质量指标见表3。根据2013年至2015年广西生丝监督抽查检验结果统计分析,2015年广西生丝质量比2014年有所提高,洁净同比增加3.18分,等级同比增长0.71级。

广西生丝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纤度最大偏差和纤度偏差较大。二是洁净指标不高。

广西茧丝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蚕茧种养环节。

1.气候条件。广西受亚热带高温多湿气候环境制约,全年适合缫制高品位生丝的蚕品种较少,影响整体质量。

2.桑叶质量。近年来,广西的桑树长势总体上较差。一方面很多农户都是雨后地面撒施化肥,容易导致肥料污染桑叶,出现蚕中毒或引起蚕病爆发,另一方面是用不成熟的桑叶喂蚕,过量采摘桑叶而影响下批饲养,出现蚕发育不齐、蚕病多、茧粒小。

3.劳动力不足。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养蚕人员较少,劳动力略显不足。如果遇到蚕茧市场好、价格高,出现过量饲养情况,养蚕量大、桑叶采集不及时,蚕吃不饱而添食蚕饲料,影响蚕茧质量。

4.蚕种质量。据调查,全区二十多家蚕种场在各个蚕区发放蚕种,区外很多蚕种场的蚕种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广西,不可避免有不合格的蚕种进入市场,导致蚕蚁虚弱、蚕病多,蚕茧质量损失大。

5.小蚕共育质量。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按要求茧期每天进行消毒,养蚕结束后蚕具蚕室全面消毒。二是桑叶贮藏、堆放随意使桑叶变质。三是不科学的添食蚕药,蚕农为使利益最大化,使用了脱皮激素催熟,使茧层率低、缫折大、茧质低。

(二)蚕茧收烘环节。

1.收购质量。一是蚕茧收购市场秩序混乱。二是收购毛脚茧十分普遍。三是收购中手估目测定价违规操作。四是近几年由于蚕茧需求旺盛,部分蚕茧收购企业对后期价格预期较高,也有不少丝绸企业担心原料没有保障,纷纷抢购蚕茧,在价格上竞相抬价,在质量上放低要求,使得广西的干茧总体质量低于全国水平。

2.烘烤技术条件。广西有800多个鲜茧收购站,茧站数量多、规模小、性质复杂,采用的烘茧设备比较简陋,很少采用先进的循环式自动烘茧机等设备,工艺条件控制不良,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蚕茧本身质量,造成蚕茧加工质量不高,浪费蚕茧资源。

3.蚕茧贮存环境。广西目前的鲜茧收购站,茧站数量多、规模小,场地窄,烘烤能力小,在鲜茧大量上市时不能及时进行烘烤,影响了蚕茧的质量。同时大部分茧站都没有专用的茧库,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蚕茧的质量。

(三)缫丝生产环节。

1.缫丝设备因素。广西自动缫丝机普及率达到100%,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如何发挥设备的最佳性能,除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还需要挡车工和保养工的管理,特别是车头工要从操作转向对全机茧况的综合管理,才能充分发挥设备优势和潜力,进一步提高广西生丝质量。

2.缫丝生产管理因素。广西茧丝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部分缫丝企业工艺管理不完善,技术工人操作水平不高。局部生产环节工艺操作不当、管理不善,茧质调查不准确,工艺设计不合理,甚至适当的工艺得不到准确的执行。

3.人才和技术创新因素。广西茧丝绸业历来基础薄弱,人才缺乏,现有缫丝企业骨干技术主要是以从前国有企业倒闭后的技术人员以及江浙企业转移过来的技术人员为主,高层次的培养人才出现断层。近年全国性的招工难也困扰着缫丝和织绸企业,人才和员工的缺乏和不稳定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作,也致使丝绸工业难以步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良性循环道路。

(四)其他因素。

1.品牌建设滞后。茧丝绸企业明显缺乏品牌意识,对品牌建设的投入不足,个别企业生产的产品甚至没有商标或贴用中间商的商标。目前广西的茧丝产品中,仅有3个“广西名牌产品”和1个“广西著名商标”,尚无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产品和企业,与丝绸产业强省江苏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2.茧丝行业标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我区茧丝行业整体标准化水平来看,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桑蚕标准化种养技术的普及率不高。二是我区缫丝企业对标准化工作不够重视。三是桑蚕标准体系不够健全,标准未能覆盖桑蚕产业生产的全过程。

广西茧丝质量提升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一是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宏观经济形势,整合现有政策资源,从财税、金融、工业、贸易等各个方面支持茧丝行业结构调整,促进茧丝质量提高。二是政府加强引导,促进茧丝企业走集团化经营道路,通过强强联合,企业并购等方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集中力量,增强话语权,避免恶性竞争。三是各地结合当地茧丝发展特色,列出茧丝绸重点产区,优化创业环境,吸引东部企业到广西投资,加快广西从原料茧生产型向初、深加工型产业升级。四是加强茧丝绸交易的市场调控,借鉴国家生丝储备和我区白糖储备经验,积极探索我区生丝储备体系和机制,防止生丝价格大起大落。在整合规范茧站交易管理的基础上,研究支持行业良性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加强茧丝质量监管。鉴于桑蚕茧质量水平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由政府主导,农业、工信、质监、行业协会等部门统一协调、各负其职,才能对全过程形成监控合力。建议召开全区桑蚕茧质量工作研讨会,由自治区质监局牵头,邀请农业、工信、检验机构、行业协会、茧丝公司、生产企业、外省同行等对如何提高我区桑蚕茧质量进行专题研讨,形成研讨报告并将该报告呈报自治区政府引起重视,由自治区政府全面协调解决影响我区桑蚕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三)提高蚕茧收烘、缫丝生产技术和检测技术水平。要切实加强蚕茧收烘管理,推广标准化烘烤技术规程,鼓励改造、采用先进的烘茧设备,收烘前应加强对收烘人员的培训,严格按收烘操作规程操作,最大程度保护保全蚕茧原料质量,提高蚕茧解舒率和内印茧率等主要质量指标。针对纤度偏差和纤度最大偏差这两个制约我区生丝产品质量提高的两个主要指标,缫丝企业应努力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对集绪器、纤度感知器和探索添绪执行机构等的日常维护,强化生产过程控制,建立质量控制点,规范挡车工巡回操作。针对广西原料茧特性,建立控制样本,对缫丝生产全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四)建立茧农企业相协调的桂丝标准体系。根据广西茧丝的特点,积极开展“桂丝”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一是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要立足区域产业优势,充分研究区内茧丝产业的各方面的因素,研究制定符合地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地方标准,建立集桑蚕茧种养到烘烤再到缫丝、丝绸深加工的标准体系。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化进程,增强茧丝行业国际竞争力,建立高效、准确、及时的茧丝行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和管理平台,提高标准化服务水平。二是全面实施桑蚕农业标准化工作。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将广西桑蚕产业逐步建设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标准化产区,实现财政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创高端桂丝品牌。一是加大对茧丝行业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财税贸易等相关政策上给予品牌企业扶持和鼓励。二是要加强宣传,提升企业的质量和品牌意识。三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合作,选取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通过示范效应引导带动全区茧丝绸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工作。四是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扩大广西丝绸的影响,创新丝绸营销宣传模式,打造广西丝绸整体品牌形象。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先进技术的应用。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茧丝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积极组织企业面向区外相关高等院校招收茧丝专业毕业生,引进人才,同时鼓励区内广西大学、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有条件的高等设立茧丝绸相关专业,加速人才培养。广西本地高校、职业院校应该发挥人才培养基地作用,通过聘请专家、教研相辅相助、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等途径,为广西茧丝绸业的长远发展输送人才,真正履行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责。二是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充分发挥茧丝科研机构、质检机构的科研技术优势,采取定向培养、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培养人才。发挥国家茧丝绸质检中心(柳州)检验检测技术优势,为企业培养产品质量管理和检验人才。鼓励企业主动与相关院校建立对口培养、培训机制,或派遣在职员工进修,或与院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多渠道培养、储备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纤维检验所)

猜你喜欢

干茧缫丝生丝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2014-2018年四川省桑蚕干茧质量状况通报
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含胶率试验比对
四川省桑蚕干茧和生丝质量位居全国前茅
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理化性状的比较研究
嫘祖缫丝
桐乡市蚕桑生产与缫丝业现状调查
柔软工艺对生丝性能的影响
生丝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
缫丝张力对丝纤维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