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南宁地区中老年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调查及中医体质分析

2016-08-07陈文辉李双蕾粟麟蒋云霞林广珍莫文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骨量阳虚骨质疏松症

陈文辉 李双蕾* 粟麟 蒋云霞 林广珍 莫文秋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2003至2006年一次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1]。研究显示,骨质疏松与性别、年龄、遗传、体重、运动量、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延缓骨质疏松进程[2-3]。而中医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治过程中可以通过“体质辨识”为进一步的中医辨证提供依据[4]。本研究于2013年10月到2015年1月通过对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454名中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调查,了解广西南宁地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分析期影响因素及体质类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3年10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南宁市中老年居民。排除肿瘤、甲状腺、甲状旁腺、肝肾功能异常等疾病患者,无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其中男性101例,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66.15±11.94岁;女性353例,年龄31-83岁,平均年龄60.31±10.52岁。

1.2 方法

1.2.1问卷调查:所有问卷调查采取统一格式,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饮酒、咖啡、饮料、饮食、运动、曾有脆性骨折史、父母驼背史、慢性病史、性功能低下等。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质量(kg)/身高2(m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BMI<18.5 kg/m2体重过轻,18.5 kg/m2-23.9 kg/m2为体重正常,24.0 kg/m2-27.9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运动量分级采取以下标准[5]:每周运动≥3次,视为有规律运动,散步、购物、做家务等视为轻度运动,跳舞、做操、平地骑车等视为中度运动,慢跑、打羽毛球、爬山等视为强度运动。同时,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6],进行中医体质分类。

1.2.2骨密度测定: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Sahara型号超声骨密度仪进行左侧跟骨骨密度检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T值>-1.0标准差为骨质正常, T值在-2.5至-1.0标准差之间为低骨量,T值≤-2.5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活动量、父母驼背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体质类型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在骨量正常人群中,以平和体质最为多见,在低骨量与骨质疏松人群中,以阳虚、气虚体质多见,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在骨质疏松人群中各年龄段均以阳虚、气虚体质多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在低骨量人群中各年龄段均以气虚、阳虚、平和体质多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1 各组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计数类资料单因素分析Table 1 Unilateral factor analysis of the counting data of risk factors in osteoporoses

表2 各组中老年人群中医体质分析Table 2 Constitution of TCM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表3 不同年龄骨质疏松人群中医体质分析Table 3 Constitution of TCM in people with osteoporosis wd

表4 不同年龄低骨量人群中医体质分析Table 4 Constitution of TCM in people with low bone mass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完全明确,但已有多项研究提示它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饮酒、咖啡、饮料、饮食、运动、脆性骨折史、父母驼背史、慢性病史、性功能低下等因素相关。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活动量、父母驼背史与骨质疏松有明显影响。

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辨证施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中医体质分析需要先分析受访者体质状况,再对受访者进行健康的生活起居指导,以期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避免或延缓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目的。

3.1 性别、年龄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中国人骨峰值年龄男性在35-40岁,女性在30-35岁[7-9],广西南宁地区正常人骨量峰值年龄男女均在30-39岁之间[10-11],随着年龄增加,骨量逐渐下降,而女性绝经后骨量下降速度明显增快。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加骨量逐渐降低,而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与主流研究结果一致。

3.2 BMI、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由于本研究采用分层方法,没有对体重指数与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BMI指数与骨质疏松没有明显相关性,但是肥胖及超重人群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人群。。有学者认为运动是增加骨强度的安全简便途径,通过增加运动量可以降低骨质疏松危险性[1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轻度、中度、强度运动人群中,随着运动强度增加骨质疏松风险逐渐下降;而不运动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与运动人群比较并没有明显差异,此研究结果与传统观点有所出入[2],可能与我们研究人群样本量小有关,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减少样本误差。

3.4 遗传、慢性病史、饮食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提示,父母有驼背史人群发生骨质疏松几率明显升高,说明遗传因素对骨质疏松影响明显;糖尿病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未见明显升高,2型糖尿病是否引起骨质疏松目前仍存在争议;饮用浓茶、饮酒人群发生骨质疏松几率并未见明显升高,可能与纳入人数过少有关。

3.5 体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中医体质学认为改善和纠正体质偏颇,消除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从改变体质入手可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骨量正常人群中以平和体质最为多见,在低骨量与骨质疏松人群中,以阳虚、气虚体质多见,说明平和体质发生骨质疏松几率更小,而偏颇体质,尤其是阳虚、气虚体质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更高。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多以肾气亏虚、脾胃化源不足,气血亏虚等原因导致骨络中精、气血、精液匮乏,而使骨络空虚,络中气血不足以渗灌濡养骨骼,终致骨骼失养形成枯骨。而我们研究结果也提示气虚、阳虚体质是发生低骨量与骨质疏松的好发人群。而中医学可以通过饮食或药物对偏颇体质进行调理,以恢复平和体质,从而减少发生骨质疏松风险。

猜你喜欢

骨量阳虚骨质疏松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阳虚体质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