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如此美丽
2016-08-06邵慧军
邵慧军
很久没有当过班主任了,从上学期任教一(5)班的班主任到现在已经有半年多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和一(5)班的小朋友们还有他们的父母亲从相识到相知,在各种学校和班级的活动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使刚刚步入小学还懵懵懂懂的孩子变成现在懂礼貌、爱劳动、会学习的少先队员。他们的进步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开始的,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因为他们而幸福,因为他们而快乐!无论是什么活动我都希望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和他们一起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和他们一起给花浇水,和他们一起做课间游戏,和他们一起探索奥秘,分享他们的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希望班主任能成为他们成长中的好朋友,成长中的路灯。坦率地说,我希望自己是非常民主的一位老师,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班级管理中,我都希望听到学生的想法,希望他们能提出自己的建议,成为真正的小主人。希望我班的学生从小就做一个有主张、有思想、正义公正的人。我记得那是在一个星期三的早上,我正在办公室里面收拾东西准备去上课。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穿一件红色上衣的小女孩推门进来,在屋里望了望,然后冲着我说道:“老师,你们班有个学生捡到了我的钱,他不给我。”说着回头指了指跟在她后面的一个男孩:“就是他。”我抬头一看,那正是我班的赵××,只见他低着头,翻着两只大眼盯着我。赵××平时给老师的印象是上课的精力不集中,好动,爱接话茬,作业上也经常出错,时不时爱惹个小事,是一个让老师比较操心和费心的学生。“赵××,你拾了小同学的钱了吗?”我有些着急地问道。“老师,我没拾,那钱是我的。”赵××说着抬起头,两眼注视着我。“你说,他拾到了你的钱,有什么根据吗?”这时我转过头来问小女孩说:“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只见小女孩不慌不忙地说:“就是今天早上,我妈妈给了我两元钱去买饭的,在上学的路上,我一摸口袋,突然发现钱没了,然后我看见他在我后面,拾到我的钱,放在他裤子前面的口袋里,我跟他要钱,他不给我,而且他用我的钱去小卖部买了块橡皮。”我听完小女孩的话,立刻转向赵××,想起他平时的表现,心平气和地说:“赵××,你跟老师说实话,你到底拾没拾到她的钱,如果拾到了,你就还给她,老师替你保密,好吗?”“老师,我根本就没有捡到她的钱,我的钱是妈妈给的,叫我去买学习用品的。“赵××显得有些着急,眼里含着泪,声音很高。
难道是小女孩撒谎,还是赵××做错了不敢承认,我有些疑惑了。但是不管怎样,事情已经出了,以我的性格我一定把事情调查清楚,不能这样简单地解决了事。
上课铃响了。我对他们两人说:“我相信你们都是说真话的好孩子,不过你们都要找证人,来证明一下你说的是实话,好吗?如果你们知道是自己错了,那就要敢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说完我就让两个孩子先去上课了,而望着两个孩子离开的背景,我陷入了沉思。
中午放学后,我顾不得吃饭,立刻给赵××的妈妈取得联系,请她配合一下。
下午一上班,我就接到了赵××妈妈打来的电话,得知家长确实给了孩子买橡皮的钱,特别强调赵××裤子前面根本没有口袋,孩子气得中午没吃饭,请示老师还孩子一个清白。“难道是别的班级的那个小女孩在撒谎?”为了解开疑惑,我找了女孩的班主任,让她配合我,一起解决这件事情。先让她和女孩进行一次谈心,女孩自己的班主任毕竟更容易让孩子敞开心扉,然后,我再找女孩聊天,来解开这一切的真相。
那天的下午放学后,小女孩在她的班主任的陪同下,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只见小女孩从进门之后一直低着头,而且声音很低很小:“老师,钱不是小弟弟拾的,我怕妈妈打我,我就撒谎了……”看着小女孩心诚又楚楚可怜的样子,我心里也有一些触动,深情地说道:“孩子,你能认识到是自己错了,老师很为你高兴,不过你也要知道不该说谎,使小弟弟受了委屈,他的心里也是特别难受的,到现在都没有吃饭呢……那就这样吧,在明天中午的午练时间,你到我班门口走廊,给小弟弟赔礼道歉好吗?”小女孩赞同地使劲地点了点头,不过我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第二天中午午练,我把赵××、小女孩,还有几个看到的同学叫到一起,小女孩流着泪当着大家的面向赵××道歉,赵××竟很大度地说了声:“没关系。”我对大家说:“这件事赵××是清白的,小同学不该撒谎,老师希望大家今后都做一个诚实的好学生。”
就在事情的第三天,我意外地收到了赵××写的一篇日记,他在其中写道:“王老师,谢谢您,对我好,我今后一定改掉我身上的缺点……”
在几天后,在一个楼梯口处,那个小女孩看到了我,并且认出了我,急忙远远地跑来,显得有些羞怯怯地说道:“邵老师,您好!”她说完之后,就又急急忙忙低头跑开了,而且还回头望了我一眼,脸上带着一抹微笑。望着她留给我的灿烂笑脸,我的心里简直快乐极了。我不禁抬起头望了望头顶这湛蓝的天空,那几朵漂浮着的白云显得是那么的纯洁与美丽,就好像这些孩子的内心一般,是纯净而没有污染的。此时我不禁感叹一声:“师爱,竟是如此美丽。”
参考文献:
石清泉.师爱,就是如此美丽[J].课文阅读,2012(2).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