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茧”蜕变成“蝶”

2016-08-06马珊珊

新课程·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字美术情感

马珊珊

评价环节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现代的教育教学不仅打破了传统意义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甚至延伸到了课下对学习反思的评价。记得有位教学专家曾提出:在教学中要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但要包括知识技能,还应包括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不仅要评价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而且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这里也谈谈自己在美术教学中以“评”激“情”的教学体会与做法。

一、背景分析

我校处于老工业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家庭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的各种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应试教育使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普遍存在的“重智轻德”的倾向,造成学生只关注主科的学习,对身边的事物漠不关心,凡事只考虑自己,放松修身和人格塑造,对美术的学习也只停留在对美术内容的泛泛了解,更谈不上情感与审美教育了。他们往往关心的是最流行趋势,对于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发展并不关心,甚至有些漠视。一些体现人类创造精神和智慧的作品他们知之甚少,所以,通过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产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文字的形式有感而发地评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是我多年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探索与尝试的教学模式。

二、评价模式

1.关于课前文字档案的评价模式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学习的资料,提前“预习功课”,课堂上他们做“小老师”,通过网上浏览、翻阅杂志等渠道搜集的资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整合能力,同时还可以留下学习过程的电子档案,对其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2.关于课堂学习表现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肢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导引都是非常及时而有效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格、量规等方式对每个学习环节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课后的评价整理更是对课堂上评价的及时补充。

3.关于同学互评、班际评价模式

结合美术课堂内容让学生相互评价,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改进,给学生个体带来愉悦,让他们之间相互带着愉悦的情感学习新知识,让学习知识更高效。

三、教学效果

用文字记录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大大改善,课堂上,充分的交流与展示增强了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情感发展得到满足。打破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模式,学生的文字间流露出了真情,课堂上的眼神变得真诚与细腻了,学生的言语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粗俗了,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又激发了学生活动的热情,他们把从课本上的作品延伸到了上网搜集艺术家的资料,了解艺术家的成长过程,甚至做成了PPT进行课堂上的展示。

四、附录学生作业

附:《中国彩陶》一课学生课前文字档案的评价模式作业

附:《色彩的感染力》一课学生拓展性作业对学习效果进行自评

用色彩呐喊

八年级五班 万雨欣

《乌鸦群飞的麦田》这幅画描绘着乡间蜿蜒的小路,被强风吹起的麦浪,飞过麦田上的群群乌鸦,还有蓝色阴霾的天空,金黄色的小麦被狂风吹得向一边倒去,画面上方的黑色乌云阴沉沉的,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画面明亮的黄色,深浅不一的蓝色,抑郁的黑色和绿色,褐色的点缀组成了整个画面明亮的色调,这是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也许,那片片金黄色的麦浪就像梵·高心底的相忘于追求,蓝色更像梵·高对生活深沉的思索,而黑色像残酷的现实对他的压迫,这也许就是他临死前内心世界的体现。

这幅画引人深思,梵·高弃世前通过自己的画笔发出了内心的呐喊,描绘了对生活对人生的真挚情感,他对艺术的执著与热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对他更加崇敬。

五、教学反思

对学习感悟的评价适用于美术课程中的欣赏评述、设计应用、造型表现等学习领域。先通过教师的引导,再用饱含感情的文字表述,然后融合引入课堂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等环节精心设计,这种教学评价方法会让美术教学的情感升华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宋芙栾.用画笔诠释“美”:谈在初中美术中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上,2013(4).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文字美术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意美术
情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