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促进“读、写结合”的策略

2016-08-06侯国瑞

新课程·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意义小学语文

侯国瑞

摘 要: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从小抓起,而小学生的上课时间有限,自律自控能力也相对较差,对教师布置的作业通常采取蒙混过关态度,这对于语言的积累,达不到预期的标准。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促进“读写结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意义;策略

著名学者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而所谓的“读写结合”策略,就是阅读和写作的充分结合。这对小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但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的必要方式。语言是一门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学科,而汉语作为这个世界上最难的语言,更是需要积累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促进“读、写结合”的积极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阅读、写作的兴趣

小学生处于接受新事物的时期,所有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讲,都是新鲜的,在这个时期他们认识到、接触到的事物,都会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应该把握这个机会。“读写结合”这一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理念,使得枯燥乏味的写作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亦可以得到提高。

(二)有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积累

唐代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不是所有人天生就会写一手好文章,只有多多积累,才能写出流畅的文章。而小学生语文教学促进“读写结合”这一方法,能从根本上改变小学生语文学习现状。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予以重视。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立“积累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好词好句,都可以记在本子上,这样既进行了阅读,也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只有大脑中积累的知识丰富了,写起文章来才能“下笔如有神”。

二、小学语文教学促进“读、写结合”的策略

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培养,与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在组织读写结合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自由发挥

不可过分限制学生的写作主题,字数等,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这样给小学生思维更多的发展空间,可以减少学生对之前枯燥写作过程的厌倦感。教师还可以通过一则视频短片的播放方式,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通过这则短片,尽情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自己想写的作文。这样既不束缚学生的思想,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己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才能坚持写作。

(二)教师要善于观察

例如,下雪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观雪后的校园,和学生一起在雪地里嬉笑打闹,让学生自身和写作素材充分地融为一体,让他们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来进行素材的采取,从而在作文中写出自己最深切的感受。这既解放了学生疲惫的大脑,又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多观察周围的环境,从身边的小事情出发。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录“大事件”,只是为了从一点一滴写作积累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爱写作的好习惯。

(三)教师要认真负责

对于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关心,引导他们从最基础的填词造句开始学习:先写一句话,再扩展成一段话,再几段话,接下来就再进行完整作文的写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写作自信心,促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感。教师对待学生的作文要认真评价,哪怕是很短小的一则作文,也要认真书写评语,因为学生对于教师评语的期待,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另外,评语对学生以后的写作态度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为此,教师一定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学生。

(四)“读书角”的建立

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每周向班级同学推荐一篇文章,并写出读后感,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教师则可以将学生所推荐的文章打印下来,贴在班级的“读书角”供大家一起阅读、学习。在学期末,由同学们选出最受欢迎的文章,并对此篇文章的推荐者进行奖励。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为了推荐最好的文章,自己会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样能够大大提高每个学生的阅读量,对他们写作水平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让每个学生都敢于站到台上讲话,克服以往紧张、胆小的心理。

小学生是背负着祖国伟大期望的一代人,是我国的希望。而小学阶段的教育,更是决定了一个人会养成什么习惯。如今,小学生受到电子游戏的影响,对传统的阅读写作很反感。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促进“读写结合”就显得异常重要。小学生上课时间有限,课下时间也很少用在学习上。所以,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他们对写作和阅读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保持对写作和阅读的喜爱,才能让学生养成坚持写作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刘立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2(33).

[2]崔福余.关于小学生写作现状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上,2012(6).

[3]李竹平.读写结合如何体现学段特点[J].小学教学设计,2011(19).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意义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