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016-08-06杨肖旦
杨肖旦
摘 要:学生的心理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特长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语言是丰富的,学生的表达方式无奇不有,学生是天真的,是无邪的。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发展目标。作为老师要懂得学生心理发展每个阶段的特点,并且给予正确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自尊心能使人主动、自信。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自信心;心理健康;方法;途径
一、时刻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自尊心能使人主动、自信。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不承认自己是弱小的,不承认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他们个个争强好胜,喜欢老师的赞扬及鼓励。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探索中对学生进行了赏识教育,尊重鼓励学生,扬长避短,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有效地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这是促使学生走向自信和成功的重要途径。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给予学生鼓励
学生就像一棵幼苗,只有在开始的阶段就得细心培育,才能保证他健康、正常地成为栋梁之才。学生入校后在老师的教育和管理下活动,形成了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在这一关系里,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平时要注意学生的一点一滴,善于发现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样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交流,把老师当成朋友。只有学生的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才能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
2.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特别是对一些比较特殊的孩子。比如,我们班的索××小朋友平时活动时总爱招惹别人,注意力也不集中,表现懒懒散散,可画画特别好,就抓住了这一优点,每次画完画我就表扬鼓励他,“索××小朋友的小手真灵巧,如果以后不再和小朋友们打架,长大后准能成为一个画家。小朋友们就很喜欢你。”他听后,显得特别自豪,为了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他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小朋友们也开始喜欢他,渐渐地索××有了自信心。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良好的氛围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学生虽小,但也和大人一样,自尊心很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挫折,产生沮丧、自卑的情绪。自卑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必须让学生远离自卑,在各项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战胜困难,克服自卑心理。
1.多说些赞美的话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用正面、积极、恰到的语言,肯定赞美他们,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最简便的表达方式。如,班上仁××同学自己不会系鞋带,有一次鞋带开了,老师就鼓励她说:“仁××的小手真能干啦,不信你看,系鞋带一学就会。”孩子听了一下就精神起来,在老师的赞美声中,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2.关心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自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困难,他们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老师在工作中若能注意观察学生,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帮助。这对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产生自信心,并保持愉快的心情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给学生拉上背部拉链,帮助他越过障碍物,满足孩子们游戏的欲望等。正是这些琐碎而繁杂的细节照料,最能让学生体验到老师对他们倾注着慈母般的爱。
三、多给学生精神鼓励,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刚入学的学生意志品质未完全形成,情绪容易动摇变化,注意力不持久,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能坚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给学生提供精神鼓励,对他们的进步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敢于正视和迎接困难,这样学生就有了精神的支柱和感情的靠山,自信心无形中得到了加强。
1.树立榜样,积极暗示
学生在幼儿时期最喜欢模仿,无论学生做事成功与否,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学生明确是非标准,提高承受能力,当学生遇到新事物不敢尝试、缺乏信心时,当学生在做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老师要给予鼓励,给学生一个拥抱,给一个微笑。告诉他:“你能行,我相信你。”有了老师的鼓励和暗示,学生会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自己,从而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心,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2.因人而异,照顾个别差异
在教育过程中,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在活动中要因人而异。对能力强的要求高一些,能力差的适当降低一点标准,给予帮助,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感觉。如,我班德××同学在做纸动物时很吃力,看到别的学生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小动物时,精神黯然,觉得自己没用。在这时他最需要鼓励和帮助。经过我耐心辅导,信心讲解,他终于学会了,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田雨.注重学生心理健康,从培养自信开始[J].学周刊,2012(29).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