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共管谈教学 有教无类促提高
2016-08-06马传红尚辉
马传红+尚辉
记得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在一些顽皮的孩子身上所花费的经历要占去全班学生的80%以上,而仅有20%的时间用在其他的学生身上。”这让我想起了二八定律,我认为这一定律用在管理、决策、融资以及营销等方面都十分有效,唯独不能应用于教育,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平等的对待,每个人都是祖国未来的栋梁。
如果把老师的精力看做“1”,80%+20%从数字上看是100%,好像结果就是“1”,不存在放弃谁的问题,但细细品味,它根本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教师将80%的时间用在后进生身上(这里的后进生特指智商正常,由于调皮捣蛋而导致学习成绩在班级落后、测验考试不达标的学生),容易走进“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误区,在剩余的20%的精力中,很多老师通常会拿出大多数精力关注优秀生,这就导致了中等生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而这部分同学才是班级内的大多数,正是因为他们的成绩平平,得到老师的关注又少,加之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很多学生就被迫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择辅导班,日积月累,学生苦不堪言,家长也是叫苦连天,如何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呢?教师的一视同仁、精力的合理分配以及良好的班级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优秀学生敢放手
之所以将部分学生称为优秀学生,是因为该部分学生通过预习、听讲、练习等各种方法已经将书本中的基础知识理解掌握。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一堂课下来往往讲解的都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点,缺乏创新,缺少引导与启发,未能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讨时间和机会,老师的这种“满堂灌”教学模式没有从真正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这些所谓的优异生只是被迫地再次复习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应对教师的提问或家庭作业时,自然是得心应手。但从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的效率来讲,对他们来说只有量的区别而没有质的区别,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的成绩只有保持,没有突破,遇到难度拔高的题型缺少了发散型思维,自然欠缺了解答的方法与能力,往往在事后老师的点拨中,恍然大悟,后悔莫及。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培养的过程。要想有质的飞跃,我认为老师或家长要敢于对该部分学生放手,在课堂上适当给予少数更高难度问题的启发、引导和提问,在课后鼓励尝试更多的想法、见解和创新,在家庭作业上要注重区别对待,难度稍有拔高、数量少而精、类型全面而极具代表性。当然,这里的放手不是胡编乱造,而是以原有的基础知识为依据,进一步向横向和纵向发展的探索,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中等学生拉把手
这里的中等生指智力正常,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每天都能跟着教师的步伐,埋头于课堂与题海之中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是班级中的大多数,他们善于服从老师的安排,课上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一切以老师为准,他们也很聪明、很听话、很勤奋,正是因为他们这些优点,反而让老师对他们太过“放心”,乃至忽略了他们。他们本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可为了成绩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得不从学校的课堂再走进辅导班的课堂。他们的双手完全可以解放出来,只需要老师平常在课堂和课下多多给予关注,关键的时候拉把手。有人说:“有时老师一个不经意的微笑,足以让一个孩子为此骄傲一天”,可见关注对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此时老师能够多给予他们一些回答问题时的认同和鼓励,又或者是他们走神时的一个严厉的眼神,都会让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存在感、认同感和责任感,他们就会从疲劳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并能给老师和家长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些在日常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而这些细节很多时候都被老师倦怠的课堂忽略了,孩子们已经感觉不到强劲有力、被拉着狂奔的“大手”,只好默默地低头跟着走。
三、后进学生不撒手
这些学生往往使得老师走入两种误区:一是有些老师失去了耐心,对该类学生的原则是:只要不打扰其他学生,就放任自由、顺其自然;另一种误区就是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在他们身上,于是就出现了太多如何如何用心拉回一个孩子的先进典范和宣传报道(当然这个孩子是幸运的),但这种方法真的可取吗?在《易经》蒙卦中有这样一句话:“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并不是我去求幼稚无知的孩子去学习,而是幼稚无知的孩子求我来获得知识,去其童蒙。所以老师不易过分强调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的学习习惯上。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呈现出什么图案不仅是老师的影响,还有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面对后进生,老师不仅要做的是悦纳,不离不弃,承认孩子的个体差异并能耐心地提供帮助,还要加强对其家长的沟通,在家校管理上达成共识,形成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合力,避免“5+2=0”的教育悲剧(5天在学校养成的行为习惯,在2天的周末休息中失效)。同时,教师更应该注重营造班级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无私的师生爱、融洽的同学情以及良好的班级文化去感化和影响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走进课本,爱上知识,跟着“大部队”整齐的步伐前进。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他们是未来的主人。我们老师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万,但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就是——孩子永远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点,悦纳孩子的差异,有教无类,齐抓共管,才能拧成一股绳,实现班级的大跨步。
参考文献:
孙世杰.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哪儿?[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