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放权·探究
2016-08-06冯碧
冯碧
摘 要:好的数学课堂,教师必须多一些等待,多一些放权,多一些探究,如此,必将引领孩子们发现一个更鲜活的数学王国,其身心也得到多方面的锻造、滋养和提升。
关键词:等待;放权;探究
小学数学的百花园中,如何打造“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堂,需要教师特别的智慧、洞见和耐心。由于教师的视角、立足点和教育观不一样,其收获的“芬芳”也是不一样的。窃以为,要做到这“五实”,教师必须多一些等待,多一些放权,多一些探究,如此必将引领孩子们发现一个更鲜活的数学王国,其身心也得到多方面的锻造、滋养和提升。
一、等待的艺术——“千树万树梨花开”
教育,30%是启发,70%是等待——教育应该是等待的艺术。的确,孩子们还在探索“自己的路”,教师就已经用PPT课件呈现出“最快的路”,那么,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就少得可怜。快速地奔向终点,只能挤压孩子们的“思维空间”,消解孩子们的“思维张力”。所以,优秀的教师都善于等待,善于在“疑难处”“拐弯处”驻足等待。或许,只是几分钟的等待,孩子们就已经经历了从不会时的凝神思考,到有所发现时的喜形于色,到最后成功时的忘乎所以。
听过一堂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的公开课,教师出示了一道思考题:“你见过圆吗?”随后,通过PPT课件,用醒目的红色“秒针”动态演示圆规的一只“脚”固定在一个点上,另一只“脚”沿着这个点旋转一圈的动态过程。
这样的教学直观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但是,这样的教学,同时也扼杀了孩子们思维“爬坡”的时间和机会。早早地动态演示圆的脚步的“行走”过程,将会限制或拘囿孩子们的思维,此时此刻,孩子们就是有其他思路、其他解法,也懒于思考和探索了。窃以为,在出示这个PPT课件之前,不妨先让孩子们自主自悟:“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视频演示课件,效果是不是会更好?
好的数学教学都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应当操之过急,直奔结果,正所谓:“优质教育总是重视过程多于成品。”每一个学生都不一样,其偏好、负荷力、学习效能感和可塑性都不一样,这更意味着教师要慢下来。等一等,等待着“别有洞天”,等待着瓜熟蒂落的那一刻,而那一刻就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教学奇观。
二、放权的艺术——“春江水暖鸭先知”
直接抛给学生一系列问题,其实在“悄悄地”剥夺学生的诸多权利:记忆被激活的权利、经验被印证的权利、自主设计问题的权利……与其这样,不如充分地放权,让孩子们自主选择、自我设问、自我建构。
曾经听过很多“圆的认识”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在引领学生初步建立“圆”的观念后,都会向学生抛出以下(或类似)问题:
1.屏幕显示圆规画圆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圆规的一脚固定,一脚旋转。
2.为什么画圆时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改变?
3.如果要在圆内画出一条线段来表示定长,应从哪一点画到哪一点呢?
4.“圆上任意一点”是什么意思?比较“圆上一点、圆内一点和圆外一点”。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可谓不全,基本覆盖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这些都是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吗?假如学生本就对这样的问题知之甚详,师生又何必继续“纠缠”于此呢?
“春江水暖鸭先知”——身处在“学习之水”中的孩子们,才能最先察觉自己学习中的诸多“冷暖”。当孩子们自主选择那些熟知的生活图景构建数学问题时,才能“鸭先知”,而那种“先知感”的喜悦,恰恰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三、探究的艺术——“一枝红杏出墙来”
好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自主自悟的过程,同时也是探究延伸的过程。所谓“迂回、辗转和曲折”,还应当让孩子们学会探究,学会延伸,抓住“出墙的红杏”多多“较真”,让教学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增量”。
比如,就“圆的认识”可以设计以下拓展题: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
1.学生讨论,个别发言。得出:因为在同—个圆里,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圆的车轮在滚动时,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这样,汽车在前进过程中就会保持平稳,所以车轮要做成圆的。
2.提问:如果车轮制成方的,坐在车上的感觉会怎样呢?计算机演示小猴坐在方轮车上前进时,颠离座位的动画画面。讨论:小猴子感觉颠簸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车轮制成椭圆的,坐在车上的感觉又会怎样呢?计算机演示动画画面后,讨论颠簸的原因。
4.演示动画并引导学生观察,小猴坐圆形车轮车前进时车轴到地面的距离是不是保持不变。
5.启发:我们学的数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我们要学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问题。
好的数学课堂没有固定模式,没有谢幕和完稿。精彩高效的课堂一定是一个充分打开和扩展的世界:师生的心、思维、情感在打开;数学原野的边界在扩展。当然,这一切实现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舍得放弃,要充分地放权。引领孩子们在数学的密林深处,或自主探索,或多重延伸,或登高望远,这才是数学的魅力,也是数学学习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