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2016-08-06黄纪
黄纪
摘 要: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主要探析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首先从学生方面与教学资源方面以及教师教学方法方面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着重探讨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关策略。希望通过初步论述,可以为此次改革提供一些较为有用的信息,在其过渡期发挥一些微小的作用,同时也希望引发更多的交流与探讨,最终找到最为适宜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问题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在教育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改革,比如近些年来的新课改,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经验,而且各个地方的相关教育人士、学者等也都开始在认真研究,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才,使其独创性得到很好的发挥等等。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态已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其中城市经济正在向上发展,而乡村经济却在渐渐趋于平缓或者下降。从教育的角度分析,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也比较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是从当下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须解决。
比如,教育教学中硬件资源的配置,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反思的增加,以及综合评估体系的建立等等。
1.从学生方面分析
首先,在城市,新教学改革要求学生个性的解放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转变了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尽量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从目前的进展情况分析,大多学生虽然个性得到了相应的解放,也得到了潜能的开发利用,但是兴趣没有集中在学习上,由于教师在引导方面的不足,或者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本身就缺乏自主能动性,因此,渐渐地有两极分化的趋向。应该加以
关注。
在农村,新课改面临各种教学资源的跟进不足,从学校的图书储藏、电子设备等来看,还需要一定的基础性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因为这种资源的匮乏会导致新课改在推动中渐渐使农村学生走向边缘化教学中。从另一方面来看,农村学生在个性方面不是很突出,只有部分学生会略显张扬的个性,其余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性不够,而且整体看来,与城市学生差距较大,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体现在交往能力方面,一个是体现在思考能力方面,拓展不足,想象力不活跃。
2.从教师方面来看
在城市教育中,教师主要面临的是管束方面的问题,大多学生由于娇生惯养育,加上家长过分呵护,往往不太容易引导。但是总体看来,优点大于缺点。
在农村教育中,一方面,教师手头资料少,备课时比较犯难。备得稍微深一些,资料范围宽一点,学生在资源的掌握、信息的搜集方面跟不上。另一方面,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知识广博与丰富,所以,对于教师来讲,这确实是问题所在。还有,在探究式的学习中,需要一定的证据,一方面,需要证实,属于探究性问题,我国的大多学者也都有研究成果,但是需要去查找,查证,资源不足则做不到。另一方面,题目大多属于公开性的题目,也就是说,讨论性极强,但是需要理由,但理由不能瞎编,而观点也不能太过荒谬,要以事实为基础,而且在有些问题的提法方面、问题的答案方面简直是“无厘头”的。教师有时会无法应对。
3.从考试方面来看
开放性考试需要新的评价体系与之配套建立,已经把考试的重点转移到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考核,比如对分析能力、探究事物真相的能力、想象能力的测试等。教师在平时的测试中要准确拿捏,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方面的教学,语文本身就不具有那种确定性的严格性十足的死标准。它更注重人文性与思想性,而人文与思想都有着多样的形态,丰富的形式,所以一个标准的评估体系的建立比较困难。在评价结果上如何选择,也是令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所以这方面还是有待研究。
二、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的侧重点较为注重。对于其他方面的发展只是进行一种开拓,也就是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激
发学生学习的乐趣,给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因此,教师一方面应该从教材本身去下功夫,进行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另一方面应该注重探究性、启发性,利用现代媒体工具等。如下表所示,关于教学策略的一些思考:
1.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资源优势
从教材本身来说,新教材的编写特色鲜明,个性化突出。而且对于自主性的体现比较合理,不但考虑到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也从方法上进行了解析,给了教师足够的发挥空间。这也符合语文教学的特征。另一方面来看,对于各方面的要求是一个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思考,在备课上,在方法上,在资源的利用方面、拓展方面,都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自主准备。
以《画杨桃》一课为例。教师让学生思考:杨桃生长在什么地方,进行启发式引导,渐渐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再经过探讨它的颜色、形状、价格等,进行开动脑筋与思维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这种引导,还应该让学生实行小组讨论,把整个的思考结果进行总结与评估,做成一种实际上存在的书面东西,然后再进行各小组间的互相争辩,这样更有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因此看来,新课改在题材、设计、立意、活动内容、教学目标等各方面,都需要采取正面的视角,其可发展性、可拓展空间非常大,启发大于纯粹的知识教授,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尤其突出。而且附录材料中有大量具体的参考书目,可以为课程的学习提供一个更为明确的资源引导。教师应该加以充分利用。
2.充分体现课程的探究性理念
探究是一种需要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此方向十分明确。比如可以进行一些“活动课”“活动与探究”等户外课程,围绕探究式学习这一目标展开,形式可以变化,设置的也需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出灵活性与创造性,这种课程改革本身就可以看到教学的目标,其改革过程本身就凸显了这一教学的模式与要求,也体现了现代观念下的教育与当下社会人才需求目标的趋向相吻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增加课外教学与课外活动,把语文教学的课堂搬到大自然中,搬到历史人文中,搬到现实生活中,搬到近在眼前的触手可及的周边事物中。
但是应该防止问题化教学。以下以《翠鸟》一课为例。如果课程设置为:(1)学生自读。(2)它生长的地方、样子、特点是什么,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3)分段讲解:它的形怎样?与其他鸟类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4)教师总结。
如此的探究式往往是把探究性学习搞混淆了。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只是一味地问问题,没有任何探究性学习的表现。探究性教学应该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从中找到它的生长环境,生长特征与习性,让学生从一种自我的实践中,从一种资料搜集的过程中,从一种总结性的学习中,体会到实践的乐趣,训练到真正的分析能力、整理能力与综合能力等。因此,那种设问式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是一种误区,也是一个较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教师应该注意
区分。
3.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
充分地挖掘教材,将其中的生动性、趣味性、启发性利用起来。从课程的设置来看,开篇的“导入框”“自由阅读卡”等,不但体现了编者对问题的探究,同时也提请各位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此加以探究。所以,教师应该认真对待这种新型教材的每个角落,从中读解出不一样的收获,从中进行创造式的发挥,带动学生一起进入到生动的学习中、充满乐趣的学习中,并且从中获取共同的
启示。
新课改使教学的主体转到了学生身上,但是对老师来讲,其
引导性的任务更加繁重,所以并不能掉以轻心,应该认真对待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语文教学尤其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注重以教材为基础,从课程的设置中挖掘可利用的素材。比如,对于某一课,可以利用现代的表演形式、小组讨论形式、老师与学生共同观摩的形式等等。
4.利用现代传媒工具,拓展教学手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不生动、不直观。学生只能通过文字去理解、去想象。现代社会不同,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工具。因此,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将这些传媒工具利用起来,达到教学的目标。一方面可以自己制作幻灯片,对课程进行一定的安排。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视频教学、视频材料等对教学实施一些开放性的引导。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眼界的增宽,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神奇人类的整个发展史。
5.注重综合教学
语文表面上看是一种单一的学科,但是仔细分析,可以认识到,它包含在每门学科下。因此,应该避免使语文教学极端化、片面化。应该把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丰富化,并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方面进行试探性的结合,把语文与其他课程连接起来,有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利于语文教学的综合化发展,可以为学生将来各方面的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新课改是一项新的教育改革,不但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由于此次改革也属于一种新尝试,所以,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难需要克服。从目前来看,教师应该积极地利用新教材,对各种资源进行新的挖掘,应该注重新时期教学中的趣味性、生动性与启发性,充分体现新课程中的探究式教学理念,最重要的是应该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教材,争取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培养更具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姬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报,2012(25).
[2]马艳华.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
[3]李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新思维[J].科教文汇,2013(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