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体朗读
2016-08-06唐芳
唐芳
一、 整体朗读中的问题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不愿读书,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读书任务;有的同学晨读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不能入情入境,这说明部分学生对朗读还缺乏兴趣。而整班的齐读更达不到积累语言、用心感悟的效果,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不齐。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有时会让全班学生齐读一段文字,经常会出现个别学生因为走神,没跟上大家,而发声慢了;也有个别同学特别自信,扯着大嗓门唱读;甚至有的没好好学字词,出现读错字音、多字、少字的现象。这少数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就会影响到整体朗读。
2. 没劲。低年级时候,全班一起朗读,学生们会用稚嫩的声音大声朗读。可是,到了中高年级,学生们读书声音会越来越低,打不起精神。更有甚者,用书遮着脸,自己在下面做小动作。
3. 念经。学生个别朗读时,有的还能找准节奏,带上感情。可齐读的时候,简直就成了一帮“小和尚”在念经,呵呵呀呀,毫无韵律,更无激情!
二、 提升朗读水平的策略
1. 教师示范。我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坚持范读文章,并尝试着用多种形式,切实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 准确、流畅地示范读。课堂上范读,不能只停留在有感情地朗读书本上的文字,它应该有更广更深的范畴。在低年级,我经常用讲故事的语气给同学们读课文,夸张的语气,丰富的表情,再加上自然的动作,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课堂效率高了,我就会奖励学生们,让他们讲几个课外的故事。时间久了,班上自然就产生了许多“故事大王”。到了高年级,用讲故事的形式就不太受用了。我便改变了策略,针对学生知识储备丰富、见多识广了,我常常会找些短的唐诗宋词,介绍给他们,并要求他们记下来。所以,为了能让学生们喜欢这些诗词,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每次都会深情地先把诗词吟诵一遍。有的词比较长,我会提前在家先反反复复地诵读,直至熟练。第二天在学生面前,我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以达到效果最佳。当我吟诵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当我给同学们诵读朱自清的《匆匆》时,他们脸上流露出的纯真、挚爱、渴望的眼神,我觉得是最美的。
(2) 入情地范读。在课堂上,其实老师不亚于演一出话剧。如果我们这些引路人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那又该如何要求学生们入情入境呢?我觉得打动学生的前提,就是先打动自己。在讲《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的过程中,我被作者无尽的惭愧后悔感动,眼眶里几经湿润都强忍住了,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若有所思,紧接着就是他们动情地朗读。
(3) 生动地美读。教师的范读除了要准确、生动、投入之外,还要注意有些内容可以把声音做艺术化处理。不同的声音,给人不一样的遐想空间,同样的声音,在不同同学的心里会留下各不相同的印记。所以说,美读是帮助学生知道事实性知识的最好方法。
如今的语文课堂,我们尽管听到不少琅琅书声,但是不少课堂上的朗读隔靴搔痒,只重数量,忽视质量,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课文感知肤浅,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难以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熏陶,在语言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文本产生共鸣,获得情感的熏陶,从而深入了解文本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2.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
(1) 鼓励和点拨相结合。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怀着欣赏的态度去聆听和感受学生的每一次朗读,让他们体会到被赏识的快乐和成长的喜悦。如教学《黄果树瀑布》一文时,学生朗读描写瀑布声响的第一句话,第一个学生只是完整地把字音读准了,我对他说:“你很用心,知道现在离瀑布还较远,没看见瀑布,所以读得较轻,对吗?”那位学生原本严肃的面庞一下子轻松了好多。当第二个学生读出渐近渐响的感觉时,我对他说:“你已经读懂了!你和作者有了共鸣,用自己的朗读走进了作者的内心。”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神会,读得兴味盎然。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肯定少数学生朗读的长处,还要将其扩展为全班学生的长处;发现学生朗读不足时,要及时纠正;发现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扭转并巩固。在评价之后,还要注意再朗读、再评价,且一定要满怀欣赏地巧妙评价。
(2) 多种形式与丰富的内容相结合。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体齐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表演式朗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虽多样,但朗读设计,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做不同设计,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既能达到教学目标,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如诗歌类教学,宜采取集体齐读的形式。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有营造声势、烘托气氛之妙用。但在读长篇幅文章时,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所以,次数不能过多,否则会降低学生的朗读兴趣。从四年级开始,我们班每天早上有20分钟的诵读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让学生们吟诵诗词,有时还会举办小型的赛诗会,学生们诵读诗词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一直持续到现在。两年了,同学们积累了大量的古诗、韵文,背诗词的氛围一直都保持得很好。
寓言童话类的文章,最好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因为在学生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愿意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让他们扮演文中的角色来朗读课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活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布置学生们准备一些头饰道具,以激发兴趣。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写景和抒情类的文章,配乐朗读效果更佳。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课文类型不一,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种朗读主要是通过合适的音乐来渲染气氛,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置身其中,以声传情,自然而然地加深理解,感悟主旨,同时也提高其朗读的兴趣。
(3) 各种竞赛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学校的社团中有诗朗诵、相声、课本剧等,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这样的社团活动,有利于他们朗诵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他们对文学的鉴赏。学校组织“一附好声音”诗朗诵比赛,我首先动员每位学生积极参加海选,在班级里先进行两轮初赛,学生们热情高涨,精心挑选内容,显得特别重视。为了扩大此次比赛的影响力,我还将比赛实况发送到本班的微信平台,让每一位家长都能看到。借助于学校活动,发挥班级优势,也可以很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方面的指导。
(作者单位: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