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软实力的认知需要丰厚起来

2016-08-05晓岸

世界知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实力国家

晓岸

最近观察国内外的一些事,联想到软实力建设问题,总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软实力是美国战略学家约瑟夫·奈首创的概念,指的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自己的目标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的能力。他特别提出,相对于硬实力,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

中国的执政者在本世纪初正式接受了软实力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指导思想。

日益崛起的中国正在努力构建自己的软实力。这项工程包括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更包括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塑造和深化互利共赢的关系格局,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

我国的软实力建设存在认识误区

中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投入追求软实力,这是中国执政理念的进步,当然也是外交的进步。然而在近些年的操作过程中,却显示出对软实力的一些认识误区,主要是理解上片面、狭隘,过度偏重文化。

很多人以为把中国文艺节目搬上欧美舞台,让更多外国人说中国话,或在海外办些中国文物展、电影节,就算提升软实力了。这些固然是构建软实力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从国家行为角度看,至多是种文化公关,是比较初级的软实力建设。

还有人把获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简单理解为“掌握国际话语权”,进而把“掌握国际话语权”简单理解为多发声。多发声自然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的立场和态度,但并不等于就能号令别人信服你。比多发声更重要的,是发出的声音有着什么样的内容,是否讲事实、有道理,立场坚定,言之有物,并且尊重传播规律。以内宣方式搞外宣,或者用宣传替代沟通,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也有人把软实力等同于一国国际形象,这样的认知显得似是而非。国际形象只是软实力的要件,单靠包装形不成软实力。在相当程度上,软实力是一种战略吸引力和政策说服力,它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与该国是否强大有关。但强大的国家并不必然拥有战略吸引力和政策说服力,历史上很多大国过度运用胁迫与威慑的办法影响别国的选择,最终失败。

软实力讲究外化于形、内化于心。最新的例子是2016年5月6日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叙利亚从“伊斯兰国”极端势力手中收复的巴尔米拉古城圆形剧场遗址举行的露天音乐会。还有一例是2015年6月一支年轻的中国团队在阿富汗用全息光影技术现场复活了当年被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使用最能打动人心的办法,突出全人类共通的价值理念,比成十上百篇的驳斥辩辞更能消减外界在国际热点和重大价值判断问题上对当事大国的成见和误解。

对软实力的追求需要强调战略属性

软实力建设终归是要落到提升对外吸引力、说服力这个落脚点上的,它是文化层面上的,也是战略、政治、外交、价值层面上的。

一个大国对外能否拥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少说也有这么几点:第一,它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方向是否与它需要吸引、说服的对象国家趋同,至少不相背离、扭曲?第二,它能否在追寻自身安全和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与它需要吸引、说服的国家共享安全和发展,“同舟共济”、“同舟共进”而不是“同舟共挤”?第三,它是否愿意通过协商、协调的办法与其他国家和平解决彼此分歧和争端,而不是诉诸武力?

战略博弈能力的高低与软实力的多寡有着重要关联。善于博弈的大国,立得住威。博弈是复合行为,一方面坚决维护自身的核心、重大利益,对于有损自身利益的言行敢于回击、善于回击;另一方面兼顾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善于沟通谈判,能够进行妥协。中国的文化传统习惯于对“妥协”这个词作贬义化的理解,其实它是必要的策略手段。以博弈解疑难、守正义、护和平,是最高境界的博弈。通过相互妥协达到利益平衡,解决问题,是博弈的最好结果。只把逞强当博弈、一味拒绝妥协也不知该如何妥协,倾向上是危险的,效果上是脆弱的。

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前夕,50辆喷绘有“美丽中国”图案的出租车驶上伦敦街头。

一个大国对外扩大吸引力和说服力,很重要的途径是积极参与处理国际危机和全球发展问题,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多提供公共产品。在此方面,从斡旋朝核问题到倡议“一带一路”、创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帮助亚非拉国家解决发展难题,中国主动进行了学习实践,有关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但也凸显出创意不足、可操作性欠缺、解释力孱弱的问题,特别是在参与调解国际热点时。

中国人做事情讲究纲举目张,然而国际政治的现实是,在热点问题上,什么时候都不缺空泛的原则,缺的是现实路径。为推动达成伊朗核协议、促成叙利亚内战双方对话,中方曾经贡献了不少点子,现在需要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细化路径意识,深入思考如何把停和机制转换进程和无核化进程协调统一起来。作为最直接的利益攸关方,中国不应缺少打破僵局的智慧。

过去一段时间,不少媒体、学者对“一带一路”作一窝蜂式的解读,将这一本属经济范畴、受市场规律驱动的跨国发展规划,夸大解读为“战略创举”,什么都往里面装,在国际上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前呼后拥”式的解读文化,长远看并非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有利因素。

在新的条件下发挥软实力的天然禀赋

中国具有天然的软实力禀赋,那就是她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传统,绵长而丰硕的文明发展成果,独特而富有哲学内涵的民族价值体系,以及在酝酿、延续这些传统和成果过程中与外部世界形成的平和理性、求同化异、雍容大度的历史联系。这种“软实力”禀赋,进入到民族国家时代又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比如带有强烈集体主义色彩的成功发展模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对外交往方针,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等等。

中国的软实力禀赋在现今世界面临“自我更新”、“自我突破”的压力和挑战。换句话讲,就是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如何适应全球大势和国际环境的演变,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强的公信力和感召力。其中的关键问题,一是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一样都需要妥善应对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和民粹情绪,谨防它们相互结合,把国家引上歪路。二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尊重国际法时代的到来,妥善处理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关系,在自身行为准则的改进和重要领域国际规则体系的调整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南海问题已成为中国软实力建设面临的一场大考。中国正通过岛礁建设在南海获得相对于邻国的绝对优势,以及可以阻挡美国这支域外力量长期公开介入南海问题的局部优势。美国则率个别国家通过炒作航行自由、将双边争端提交国际法庭、把领土争议扩大为控海权之争的办法,对中国在南海的行为实施“推回”和“抵消”。中国在南海硬实力的增长不能以软实力的倾覆为代价,要打好舆论战,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还应加强岛礁的民事功能。

任何大国的全球软实力都不可避免地受其国内政治影响。这里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要能拥有生生不息的改革精神和包容风范,不断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善待它的国民,确保本国人民有足够的获得感,使自身价值体系与全世界最广泛人口尊重、遵从的基本价值取向相贯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内深化改革,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对外积极主动,追求国际秩序的公平正义。这两个“公平正义”应成为中国软实力构建的两根支柱,不能偏废。在大国实践中,公平正义就是最大的软实力。

可以说,软实力的获得与应用,在本质上是一种战略运筹,是对国家意志、外交手段、文化魅力、价值理念的综合调动。中国对软实力的认知需要丰厚起来。每一位合格的公民也要意识到,我们健康向上、平和理性的精神力量汇聚起来,才是这个国家软实力的不竭源泉。

猜你喜欢

实力国家
国家公祭日
软实力致胜
国家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36个大中城市的硬实力
把国家“租”出去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