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女归来:经典IP的营销样本

2016-08-05叶小果

新营销 2016年6期
关键词:超女赛制芒果

叶小果

5月3日,正午,湖南广电门口。100位少女,身着粉红色学院风套装,分列四排,微笑着合影,预备着进入演播室首次亮相。不远处的红毯左右,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们,高举各自偶像的人形立牌,热情呐喊着。

这是“青春百young”2016“超级女声”(下文简称超女)百强集结活动的一幕,裹挟着选秀、网红热潮与传闻中女团模式,2016超女的赛事进入第二阶段。

自61万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100位超女选手,将在明星导师的带领下进行为期七周的表演训练,全程通过芒果TV向外界直播。同时,她们的粉丝也会参与到赛程的相关环节。

综观2016超女的进展,芒果TV常务副总裁刘琛良对这个复兴的娱乐产品颇为满意,“不管从任何一个指数,或我们所了解的任何一个节目表现来看,已经超越我们当初的预期。”

超女品牌复兴

2004年夏天,超女一炮唱红。原生态表演、“个性化”评委、大众票选,使得这档综艺节目人气火爆。在2005年,超女变成“爆款”:原因之一在于湖南卫视开创性地与各地方台合作直播海选盛况;二是前所未有地推出以观众投票多少决定胜负的赛制。

作为选秀鼻祖,超女开启了中国的“选秀时代”,曾经改变了中国大陆的音乐市场、综艺模式,还最早挖掘出中国粉丝经济这一概念。

由于宏观政策对于选秀比赛的蓄意打压、后续包装计划的滞后性、乃至围绕选秀评选机制的一系列质疑,电视平台上的选秀时代出现衰减效应,超女随之遭遇停播。

2015年的最后一天,在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2005届超女前三甲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同台聚首,主持人何炅宣布超女这一经典IP在2016年正式重启。

时隔多年,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已经泛滥,市场热度逐渐下降,后劲不足。不仅有草根选秀,连歌手PK也屡见不鲜。市场环境、选秀生态、受众品味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卷土重来的超女品牌,面对娱乐选秀的市场红海,人们怀疑其还能否重获当年风光。

2016超女总制片人周山把超女形容为超级IP。“因为多方面的外部原因,(超女)当时没有继续做下去。但是我们自己一直没有放弃这个品牌。”

从IP利用的角度而言,超女作为当年的一档现象级节目,其品牌复兴显然具有独特价值。超女本身对芒果TV这一相对弱势品牌具有加持作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后者对前者的价值潜力进行最大化地深度开发。

刘琛良经历过超女最辉煌的时代,在他的感受中,近几年电视节目的发展更加趋向于户外真人秀,棚类的节目越来越难做,但超女的市场属性远远大于节目属性,放在任何地方“超级女声”四个字的影响远远大于任何其他一个音乐类节目。

于是,2016超女,重新出发。刘琛良表示,“2016超女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节目,而是一个产品。”

互联网渠道

当市场环境不复从前,回归的超女也必须要有些新玩法。由于没有拿到“电视牌照”上不了大荧幕,2016超女“出乎意料”地选择了全网络的操作模式。湖南广电力推的网络视频平台芒果TV是超女的主战场,湖南卫视则是其通告发布地。

周山表示,“我们希望用网络新的态势、手段、传播方式,能够真正打造一个受年轻人喜欢的选秀平台”。在他看来,超女转战互联网反而是开辟了新天地。“传统电视就是12期,但是在网上可以全方位呈现海选、艺人养成、艺人培训和比赛过程。互联网能真正让观众成为选手的命运决定者之一,这样的互动性是今年超女的最大亮点”。

由于品牌积淀,超女本身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而传统电视平台因新媒体、政策等多种因素会对节目产生限制,转移到网络渠道,显然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并且,融合互联网新鲜元素,加强社交平台上的话题性和互动性的选秀节目,更有利于寻到市场。

从受众来看,超女吸引的主要人群偏年轻化,年龄在15—25岁之间。这类人群对网络的依赖和参与、互动,活跃度最高。在网络平台上,超女更容易实现当年想通过民意来实现的愿望,而电视平台则显然有心无力。

刘琛良记得,在2010年《快乐女声》引入网络赛区时,他们发现网络赛区选出的选手永远比不过电视台,但是如今恰恰相反,地面电视台选出的人可能不如社交媒体平台出来的选手,“这其实带来了一种新的媒介趋势,因为媒体发展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我们把它放在网络上更多考虑的是,比较能充分发挥选秀的竞争机制。”刘琛良坦言,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一档综艺节目能有新探索,因为“互联网有更开放的姿态,节目发展的空间也更大。”

全互动模式

对于网络直播节目而言,与观众全方位的互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卖点。比如,除节目直播本身,能否让选手与观众更多的接触?能否更大程度调动观众参与的热情?能否进一步引爆时尚潮流?

相比以往的超女,2016超女在赛制上保留了海选,周山表示海选是全民同乐的事。还有“想唱就唱”,是超女的魂。因而,在玩法上既有更加便利的全民参与方式,也有权力的回归,把晋级和影响赛制的权力,真正回归给网友、观众。

在复出伊始,2016超女宣布将“粉丝决定偶像”作为核心赛制,通过360度视角、全直播、全民投票、超级网络以及巨星评委等铸造互联网综艺的新样本。网络云海选、芒果直播拉票、女声学院养成式PK、粉丝众筹特权赛,让2016超女极具互联网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从海选到偶像养成,再到超级偶像诞生,2016超女全程历时八个月,在互联网平台制作的基础上,开启“全互动”模式。包含网友“全程参与”、播出时段“全面观察”、选手晋级“全权公投”等方面。粉丝不仅有了更多的渠道与机会了解并直面偶像超女,甚至将直接决定偶像的命运。

在以往的比赛中,评委们都是一路伴随选手成长,从海选到决赛,他们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粉丝决定偶像”这种新玩法下进行的超女,随着赛制的推进,评委的概念将被逐步淡化,真正拥有决定权的是网友。在这种操作模式下诞生的偶像,更拥有全民影响力。

如何让一个经典的赛制更符合当前的媒介消费环境?刘琛良思索后的答案是,越来越富有个体意识的90后乃至00后的崛起带来的是整个偶像文化的颠覆——具备单向却强大影响力的偶像会逐步消失,而能与粉丝间进行互动的偶像才是站在风口上的未来。

“互联网能真正让观众成为选手的命运决定者之一,我们想让观众看节目时带着上帝视角。”周山介绍,比赛中会有直播小房间,让选手短时间内跟网友互动、约会,让网友零距离地表达自己的情怀和意见,每天最多一个小时;投票环节,采用虚拟币方式,一是看节目获得免费的投票机会,第二是众筹,粉丝可以选择花钱或不花钱。

对于一档超级偶像养成节目来说,可谓得粉丝者得天下。由于拥有互联网的特性、制作和互动手段,2016超女被刘琛良寄望为互联网的“现象级节目”。

经典IP效应

在商业世界中,移动互联网正在加剧放大经典IP的效应。超女也不例外。

早在2004年,蒙牛用2000万元赞助,搭乘着超女的歌声迅速铺遍全国,销量从7亿一举蹿升到25亿,成为一个经典的营销案例。作为具有吸金潜力的经典选秀IP,复活的超女无疑让很多企业产生了合作的冲动。据悉,2016超女冠名费超过1亿元,周山形容这是“互联网的新高点”。

借着2016超女的契机,芒果TV顺势推出了芒果直播产品,其长尾效应在于,可以承载芒果TV中所有节目里面人的互动。刘琛良表示,现在多家直播平台都单纯做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直播平台,商业价值在于打赏。

相比而言,芒果直播做的是链接UGC和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的纽带,商业模式在于素人或者叫练习生进来以后,在这里通过持续的赛事,产生成真正的艺人,输出到PGC内容里面去,PGC的内容再反哺到芒果TV。未来进行众筹或者演唱会,预约明星参与直播,都有望通过芒果直播来实现。

对2016超女来说,自媒体平台首次介入,其承载的信息内容,扩宽了超女发声的广度,更增加了节目呈现形式的多样性,使得超女这个经典IP在新媒介形势下散发出新活力。因为,基于自媒体的特殊属性,有趣的内容会相对容易传播,奇葩视频的扩散也正是最好的注解。

此外,科技、体育行业的主动跨界加入,VR技术在超女各种交互场景中置入、网络直播、网剧、超女同名手游授权、与海南航空合作打造737—800超女号梦想客机、“女声学院”周冠军参与西甲赛事的开球仪式等时兴玩法逐一出炉,都在证明着超女IP极富含金量的商业价值。

这些因超女而引入的新玩法,显然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试水。多类风口应用与技术的运用,从长远角度看,无疑是在深化超女乃至芒果TV本身的布局能力与商业逻辑。

作为2016超女的主办方,芒果TV的合作心态更加开放。本届超女选手将不再强制签约,而是开放签约。刘琛良解释,这一策略的商业逻辑在于,湖南广电不再把持超女》的全产业链,而是采用开放的模式,凭借IP的价值,通过芒果直播和芒果TV之间UGC和PGC的结合,将超女做成一个“造星”平台。

“未来,我们希望超女也好,超男也好,当成一个比较常态的事情来做。因为商业逻辑好了以后,就像NBA,每年都会打,这样在内容呈现上更加分众化。”刘琛良坦言,“我们希望用两到三年时间,能够把整个比赛的逻辑建立得非常清晰,我们最大的一个愿望就在这里。”

猜你喜欢

超女赛制芒果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我才不要穿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小洞会“咬”人
小洞会“咬”人
2016超女决赛冠军夜人气破十亿
赢家等
炮轰超女之后……
“超女”后遗症 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