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介意流行文化带火严肃音乐
2016-08-05
本报记者 戚席佳
金承志是谁?如果你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你肯定知道被彩虹室内合唱团唱红的《感觉身体被掏空》。不夸张地说,这首“神曲”刷新了国人对室内乐的认知。作为歌曲的词曲作者、合唱团的指挥兼艺术总监,金承志的这个夏天异常忙碌,不仅要着手自己的新作品,还要适时地站出来回应外界夸赞或质疑。日前,《环球时报》记者在上海专访了金承志,和这位85后音乐人畅聊起那些台前幕后的故事。
环球时报:为什么想到写一首有关“加班狗”的歌?
金承志:我们合唱团的成员多半是非音乐专业的上班族,大家加入乐团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释放工作上的疲惫。《感觉身体被掏空》正好有这方面的作用。北京是中国的创业中心,我记得有个朋友提起他眼中的四惠时说,一面是高楼大厦,一面是满地的自行车和如同蚂蚁的人群。他觉得这个反差非常魔幻,是北京高速发展的缩影。我认为,这同时也代表了高速发展的中国。
其实《感觉身体被掏空》不是一首骂老板的歌。要知道,老板之上还有老板,老板的老板就是用户。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剥离社会而单独存在,所以不是谁对谁错那么简单。我从未鼓励过大家辞职,我想传递的意思是,“你心有所想,就去努力实现;你想快意飞马,势必要做出牺牲”。如果要给《感觉身体被掏空》定性的话,这首歌更像一首应援歌,而不是吐槽歌。有很多人说,第一遍听会笑,第二遍听会哭。我相信第三遍听是会带来勇气的。
环球时报:这首歌从创作、排练到搬上舞台,花了多长时间?
金承志:创作时间不到一周,最关键的音乐素材在5月份就有了。我说给团员听,他们说我有病。整个排练花了4次,持续了十多天。我个人觉得,《感觉身体被掏空》比《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难写,因为有很多东西需要粘合,比如情绪、故事、内心戏。这里面需要很多作曲上的手法。
《感觉身体被掏空》这首作品本来是音乐会的返场曲目。在音乐会现场,一眼望过去,观众大多都是年轻人。另外,我自己的粉丝都是颜值很高的女孩子(笑)。团员跟我说,下次有惊喜的曲目一定要提前安排。
环球时报:网上有人发帖说,《感觉身体被掏空》里的主人公是提倡“匠人情怀”的锤子公司女设计师,真有这样的设计吗?
金承志:这个非常扯,很有打广告的嫌疑,我个人不太喜欢这样的解读。选择北京是因为我在北京生活了3年,对这些地名非常熟悉,不是为了什么公司而去抓这个点。
环球时报:演绎这样一首歌,怎么会想到和黎明合作?
金承志:我们当时讨论这首歌的时候,正好有个朋友随口说了一句“加班到黎明”。我觉得这个点很好玩,容易让人联想到黎明先生。当然,也有些冷。据我们了解,黎明在生活中是非常有幽默感的人,而且他本身也是老板,特别契合我们这首歌里的老板角色。所以我们就力邀他帮我们在歌里录制一句道白,“宝贝,加班吧”。没想到,黎明先生非常认真地录了几种不同情绪的版本过来。最后我们挑中了比较温柔的一个,这样更有反差感。
环球时报:现在网上有一种质疑,说《感觉身体被掏空》是在迎合受众、恶搞高雅音乐。你如何理解合唱乐的传统与流行?
金承志:请先告诉我什么是高雅音乐?!《诗经》里面提到的风雅颂,就是跟劳动人民紧密结合的。它既有庙堂之高,又有江湖之远。《国风》完全是和劳动人民绑在一起的,它就是当时当地的流行歌曲。我曾经很想把《诗经》里的篇目和合唱艺术相融合,那你说诗经高雅,还是合唱高雅?从来就没有一个孰轻孰重的概念,不要被空洞的定义玩弄了。
在我看来,合唱原本就是一个载体,通过它可以去做不同形式的音乐。拿我自己的作品为例,你可以听到很多严肃的作品,也可以听到有趣的作品。我没有在其中做选择,是听众在做选择。其实很多人没有听过我的严肃作品,所以他的质疑说服力是不够的。
环球时报:但彩虹合唱团的作品真正受到关注的,还是其中的流行元素。这是不是严肃音乐的无奈?
金承志: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看问题许多时候比较心急。小众音乐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普及开来的。至于大家更喜欢流行作品这一点,我丝毫不介意,因为好的音乐是相通的。如果借助流行文化而让外界关注到严肃音乐,也是一件好事。
一首受欢迎的歌曲,首先要具备音乐质量。我建议作曲家本人不要太考虑传播因素,若是一味地追求传播度,很容易损害到作品质量。我个人对“网红”“神曲”这类词不会有过多戒心,这是网友给的定义,平常心面对就好。
环球时报:最近国内流行的几首“神曲”都契合了时代热点,你觉得这一波热潮会持续下去吗?
金承志:神曲是个很模糊的定义,是评论者给予的。虽然我自己不太喜欢脸谱化一样东西,或是被打上标签,但作为音乐工作者,我们应该接纳不同的评价。《感觉身体被掏空》和其他神曲还是有些区别的,毕竟表现形式、载体、插电与否都不同。我写作品是为了让自己满足,让音乐厅里的观众情绪得到调剂,所以从创作动机上也有差别吧。
我觉得,一个东西一直火下去是非常可怕的事,因为当今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国家也在高速发展,推陈出新很有必要。随着时间的洗礼,有些东西会被定义为经典,任后人评说。
环球时报:你的作品里也有别的风格,比如比较清新的《泽雅集》。《感觉身体被掏空》这种风格火了之后,还会尝试其他什么风格?
金承志:我觉得自古以来音乐的艺术性和商业性就密不可分。如果你一味地去追求月亮而不顾及六便士,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没有一个艺术家可以站出来说自己与社会毫无关系。不瞒您说,我们马上就要回泽雅山上了,请大家期待我5公斤重的新作。下半年会有一部以故事为原型的套曲《落霞集》出来。这个套曲取自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以说是《泽雅集》的姐妹篇吧。请大家一起期待哦,这是一部比较严肃的作品。
环球时报:鸟叔的骑马舞、挪威的《狐狸叫》都是跨国传播的成功作品。彩虹合唱团有没有想过推出具有国际传播力的作品?
金承志:我们合唱团有对国外视频网站投放一些作品,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看了很喜欢。还有人为我们制作日文、英文和法文字幕。这种喜爱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彩虹合唱团的未来,首先要靠坚持作品的音乐质量,然后拿作品去开路,不要随意给自己贴标签,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