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区域主题性案例的选择与运用
2016-08-05金子兴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浙江衢州324000
金子兴(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浙江 衢州 324000)
谈区域主题性案例的选择与运用
金子兴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浙江 衢州 324000)
地理的空间性决定了要把世界组织成区域,通过“划区”来认识世界,是地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借助典型的区域可以落实不同的地理主题学习。典型区域的判定依据为该区域能否提供典型性案例。典型案例的选择与运用对地理教学主题的落实至关重要。人教版和湘教版教材都选取了“非洲萨赫勒地区”作为典型案例,对比两个版本对同一案例的不同运用,对湘教版教材的编写和一线教师对湘教版教材的使用提出建议,以期助力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区域性案例;人教版;湘教版;非洲萨赫勒地区
把世界组织成区域,是通过“划区”来认识世界[1]。因为划区,就必须重视区域的“尺度”问题,重视区域的“类型”问题。地理问题外延不同,反映的区域尺度就不同。地理问题的主题不同,就应放在不同的区域上去解决。汤国荣老师认为“从区域地理教育‘以原理阐释事实’这一本质入手,提出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策略——以区域问题为载体、以思维建构为导向、以原理应用为落脚,通过设置主题情境、寻找探究问题……”[2]。因此任何地理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落实在不同的区域上,地理问题的主题不同,就应选择不同的区域,因此把世界组织成区域,就得考虑区域的主题,也即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得考虑这个区域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笔者发现人教版和湘教版的地理教科书,都以非洲的萨赫勒地区为案例,但出现在不同的章节上,在怎么运用上也出现了诸多的不同,现比较如下,旨为能更好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两种版本教材对这一案例的比较
1.区域主题不同
两种版本的教材都选择“非洲萨赫勒地区”为案例,只不过是主题有差异。人教版教材的主题是:非洲萨赫勒地区土地退化与社会的贫困化问题,所以它在“必修Ⅲ第二章区域生态建议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里,以“活动”的形式出现。湘教版的主题是:世界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旱灾。所以它在“选修Ⅴ自然灾害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里,以“阅读”的形式出现。
“萨赫勒地区”长达20多年的干旱,给该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被誉为“世界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旱灾”,因此,湘教版教材编写者以它为案例,能体现典型性的特征。同时“萨赫勒地区”大约处在16°N-20°N左右的区域,年降水量较少,属于生态脆弱区,容易导致土地的荒漠化。人教版编写者认为“20世纪60年代末,该地区遭受罕见大旱,并引发了严重的荒漠化”,又认为“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可以看出该地区在同时期出现的“土地退化”,也是该地区最为典型的环境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旱灾是一种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而“土地荒漠化”是一种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引发的。从这个视角来解读,人教版教材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视为“人祸”是根源,“干旱”只是“引发”。
问题在于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主要原因是什么?是气候变化?还是人为原因?如果是前者也即“干旱”,那么这种土地荒漠化就不是生态环境问题,而是自然的演变。如果这样,人教版教材选择将其作为案例,就失去了典型性。
丁登山认为“这里气候没有发生明显的变迁,即使有也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这种过程根本不可能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内人类社会系统对自然环境系统强度大、范围广的影响相比。因此,该地带的荒漠化主要是人为的过程”[3]。认为“气候变迁是该地带荒漠化的基本原因,而对近几十年来的严重、迅速而剧烈的荒漠化来说,除了气候原因,人类强烈的经济活动却是主要因素”[4]。
因此,笔者认为人教版将萨赫勒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作为生态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是合理的,仍然体现了典型性的特征。
2.案例呈现的形式有所不同
湘教版教材以一段文字和一个“受旱灾和缺粮威胁的非洲”示意图呈现,占了教材中一页不到的版面,给师生提供的仅仅是素材,供师生阅读,教材中没有任何问题出现。人教版教材不仅有六段文字和四幅图片,而且以四个问题的形式出现,整整占了教材的两个版面,可见编写者对其的重视程度。
究其原因,湘教版教材编写者或许仅仅是为了能直观地展现旱灾带来的危害,或是为了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
人教版教材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不仅指出了该地区所处的空间位置,还提供了这个地区的气候资料,通过气候资料,请学生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再比较该地区由传统游牧业向商业性的定居牧业的转变过程中,编写者提供了三个角度“牲畜品种、经营的规模、放牧的形式”(见教材图2-8)让学生去分析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旨在让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去实现问题的解决,突出现代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会导致“过度放牧”这是土地荒漠化的主因。然后编者呈现该地区旱作农业的不断推进,出现农牧之争的文本。考虑到学生的学情,编者又用一个中心“农业侵入牧区”,四个角度“劳动力需求导致人口增加”“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草地变成旱地”“压缩草场面积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见教材图2-9)去分析耕作业引起“滥垦草场”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最后编写者指出“人口和贫困是该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并用一个图示(见教材图2-10)厘清人口问题、贫困问题、荒漠化问题、过垦过牧问题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方法,可谓水到渠成。
因此,由于湘教版教材没有问题的引领,给一线教师的教学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当然也给教师提供了发挥自己智慧的空间。而人教版教材由于编写者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设计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只要作好引导,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会得到极大的培养。
3.对案例的说明不同
教材编写者为了让教师更准确地理解编写者的意图,编写了《教师教学手册》或《教师参考用书》。笔者查阅了湘教版教材的《教师教学手册》,对萨赫勒这一案例的说明,仅有寥寥几十字:阅读材料“世界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旱灾”,图文并貌,给学生以直感,很有震撼力。这种说明对教师的指导作用有限,有没有震撼力应由学生说了算。也许编者在选择这个案例时,仅仅是为了能直观地表示干旱对非洲的重要影响。
而人教版的《教师参考用书》,则对每个问题或活动都有详细的说明,对教师准确理解编者的意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举一例略作说明。“这个活动,提供了非洲萨赫勒地区的实例,以供学生分析,其目的是为加强对前面已学过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迁移和应用。在活动设计上,采取‘边叙边析’的方式,活动由四个分析段落组成,每一个段落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第一个段落主要分析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分析的要求:位置及干旱的气候条件……”编写者首先指出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然后再说明这个活动是如何设计的,最后对每个问题都有具体的教学指向。可以说这个“说明”,有利于任何一个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虽然失去了灵活性,但笔者个人认为这种做法对整体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湘教版教材文字文本中所指的“萨赫勒带”在图形文本中没有体现,也没有像人教版那样对“萨赫勒带”有具体的描述,没有在区域地图上加以直观的体现,只有一句“世界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旱灾发生在非洲萨赫勒地区”,而教材图1-9呈现是一个非洲地图,里面有干旱受灾的国家和严重缺粮的国家的图例和注记。这样容易使学生对“萨赫勒带”空间区域产生严重的误判,会认为图中干旱受灾国家都位于“萨赫勒带”内。
二、建议
1.对湘教版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⑴设置相应的围绕主题的地理问题
由于湘教版教材这个案例是出现在“阅读”中,所以没有很多“问题”相伴。即使湘教版教材“活动”中也有很多的案例,案例中有素材,也有“问题”。但“问题”很多都是单一的,缺少有逻辑联系的问题链。也就是说和人教版相比,湘教版的“活动”设计显得有些粗糙,少了些精心的设计。因此笔者建议,在改版时,“阅读”的案例,也可以围绕主题设计一些精彩的地理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培养学生更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⑵编写详细的“说明”
详细的编写说明,能够帮助学生和一线教师对教材所提供素材的准确解读,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笔者建议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师教学手册》时,能像人教版一样,提供内容更为翔实的说明,包括“编写目的”“编写的方法”“教学要求”等,增强教材的竞争力。
2.对一线教师的建议
当然不同版本的教材是由不同地理专家编写而成。不同的地理专家地理视野不同,出发点不同,教材编写的地理内容和方法也是不同的。湘教版编写专家也许为了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发挥创造性,不同的一线教师能上出不同精彩的地理课,因此留了很多“留白”。因此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在利用湘教版教材过程中,要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⑴补充相关材料。湘教版教材中由于少了很多素材,不利于解决地理问题,因此一线教师应从人教版等教材中或学者的专业文章(具有权威性的地理学杂志,如《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等)里找到相应的素材,供学生阅读。因此客观上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不能吃老本,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也就是说湘教版教材从这个意义上看更可以促使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
⑵围绕“主题”,自行设计问题
既然教材中有“留白”,教师便不能视而不见。因此在教学中可发挥自己的智慧,围绕主题,自行设计地理问题。笔者针对“世界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旱灾”这一主题,设计了如下地理问题。
① 阅读P10,世界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旱灾,你有哪些困惑?
材料一:萨赫勒意为“边缘”,是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一条长超过3800千米的地带,平均年降水量从南部的500毫米递减至北部的100毫米。
② 请指出图中萨赫勒的大致位置。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加上其它地区牧民向该地区迁移,人口数量迅猛增长,年增长率达3%。
该地带的游牧业占有主要地位。现在牛疫和胸膜炎等大规模传染性疾病被消灭或得到控制,商品性的定居牧业发展迅速。滥垦耕作在该地带普遍存在。
③ 判断该地区干旱(灾)发生的季节。
④ 请判断牧业和耕作业分别分布的区域。
⑤ 耕作业向北扩展为旱灾的形成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⑥ 从材料二中,你能总结出旱灾产生的人为原因吗?
⑦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末在该地区发生的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旱灾,你能从大气环流的背景图上分析形成的自然原因吗?
⑧ 针对该地区的旱灾,试提出一种解决的可能方法。
第1问,旨在通过阅读,让学生找到文本中有困惑的地方。由于素材中没对“萨赫勒带”作出说明,相信学生肯定能产生疑问。当然在实际的课堂上,学生会围绕教材图1-9,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尼日利亚为什么没有遭受旱灾?热带雨林气候区为什么旱灾也如此严重?北非这么干旱,为什么没有旱灾?等。这些问题都是好问题,有的可以在现场解决,有的可以在课后解决。当产生“什么是萨赫勒”时,教师再呈现“材料一”,让学生通过阅读,呈现第2问,是解决在哪里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会在自己的教材中大致画出这一地带的大致位置。然后再呈现“材料二”,呈现第3问,是解决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学生通过读气候资料图,会误以为这个地区发生的旱灾会出现在10月至第二年的5月,因为这些月份降水量少,但实际上是出现在雨季,这会给学生在认知上造成冲突。主要是因为现代学生对农业生产活动了解的甚少。第4、5问,是两种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判断,解决的是影响因素的问题。请学生判断牧业和耕作业分布的不同地区,是为了说明耕作业北扩对牧业产生的影响,这为总结人为原因引起的旱灾作了铺垫。第6、7问,是解决旱灾形成的原因。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得出:人口不断的增加,牧业的不断发展,耕作业的不断北扩,使得牧业向降水量更为稀少的北方发展,加剧了旱灾。然后在大气环流的背景图上,学生通过读图,可以分析出这个地区之所以发生了史上最为严重的旱灾,和大气环流异常有关,也即副热带高压过于强大,长时间控制这一地区所致。第8问,解决的是策略问题。学生在前面问题的引领下,能积极地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实现问题的解决。
[1] 徐雪,袁孝亭.“把世界组织为区域”的思想方法及其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15(2):45-49.
[2] 汤国荣.基于主题探究的区域地理教学策略[J].地理教学,2014(8):20-26.
[3] 丁登山.西非萨赫勒地带荒漠化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分析[J].人文地理,1996(3):34-39.
[4] 丁登山.论气候在西非萨赫勒地带荒漠化中的作用[J].干旱区地理,1995(3):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