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质来自活力
——永州市实施“三名工程”纪实

2016-08-05罗赵华陈文静吴秀娟艾志飞通讯员夏继文李新春

湖南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永州市永州名校

本刊记者 罗赵华 陈文静 吴秀娟 艾志飞通讯员 周 健 夏继文 李新春

■卷首语

品质来自活力
——永州市实施“三名工程”纪实

本刊记者罗赵华陈文静吴秀娟艾志飞
通讯员周健夏继文李新春

3月29日,永州市召开全市“三名工程”(打造名师、名校、名校长)推进会,授予成少华等18名教师“永州市名师”荣誉称号,授予陈宗华等10名校长“永州市名校长”荣誉称号,授予永州市四中等16所学校“永州市名校”荣誉称号。会场上,受表彰者身披绶带,接受鲜花和与会者的掌声。当天的《永州日报》隆重推介了受表彰者的先进事迹。

“咱们永州教育人的春天来了!”不少在永州教育战线奉献了自己宝贵青春的教育“老兵”纷纷赞叹道。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三名工程’推进会,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对实施‘教育优先’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充分发挥‘三名工程’的导向引领作用,推动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健康发展,为建设品质活力永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当天的推进会上,永州市委书记陈文浩的话掷地有声。

高位推进的民心工程

永州市市委书记陈文浩(左一),市委副书记、市长易佳良(左二)为永州名师颁奖

2016年3月的一个晚上,永州市李达学校原校长蒋亚军接到了市委办秘书科的电话。他被告知:“市委书记陈文浩想和你谈谈。”市委书记找一位普通学校的校长谈话,这在蒋亚军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可是第一次。

在市委书记的办公室,陈文浩和蒋亚军畅谈了将近一个小时:“你如何认识永州市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你如何看待永州市四中的发展?”听完蒋亚军的回答,陈文浩最后说:“你认为永州市四中的校长应该怎么当?”

走出市委书记的办公室,蒋亚军久久不能平静——“陈书记挤时间找一位普通校长谈话,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啊!”

蒋亚军不知道的是,早在半年前,陈文浩就开始关注永州市四中新任校长的人选了。

2015年9月,永州市四中老校长陈英即将退休。“作为永州市的一所优质高中,谁接任新的校长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陈文浩多次在听取永州市教育局局长蒋俊林的工作汇报时反复叮嘱。为了找到合适的人选,陈文浩还几次到学校调研,并拿着学校班主任、中层干部和校级领导的名单分头征询意见。最后,蒋亚军进入了陈文浩的视野。蒋亚军年富力强,深谙教育,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在此之前,仅用3年时间就将一所薄弱学校打造成优质学校。

其实,永州市四中校长的选拔只是永州市委、市政府在推进“三名工程”进程中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三名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早已在永州这方热土上家喻户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三名工程”工作调度部署,每年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将“三名工程”列为惠民为民的核心工作任务。

名师、名校、名校长的打造,原本是教育系统的常规工作,像永州市这样高位推进的在全省屈指可数。谈及永州市大力推进“三名工程”的初衷,陈文浩说,随着永州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从教育自身发展而言,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就很难打造出一所所优质学校,就很难形成永州市教育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一所学校要成为名校,不是看校舍有多漂亮,而是看名师有多少,教育质量有多高。市场经济讲究的是品牌效应,教育也不例外。要提升品质,树立形象,扩大影响,就必须强力打造教育的品牌。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奋力攻坚的关键期,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互联网+、农村电商等亟需各类人才。此外,从“三名”的数量上看,全市名师、名校、名校长只分别占整体数量的0.36‰、2%、1.3%;从全市整体教学质量上看,单就高考而言,去年永州市的高考二本上线率增幅排名虽然在全省靠前,但与长沙等市州相比仍有差距。所有这些,都促使永州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深入推进“三名工程”,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为老百姓和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服务。

名师该如何培养?好校长究竟应具备哪些品质?什么样的学校才是优质学校?为了让“三名工程”在推进过程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永州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永州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永州市普通高中学校校长任期制及考核工作实施意见》《永州市普通高中学校校长后备人才库建设实施方案》《永州市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水平考核评价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市教育局先后制定了《永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与管理暂行办法》《永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与管理暂行办法》《永州市中小学名师评选与管理暂行办法》《永州市名校(园)长评选及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推进全市名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措施。这为培育名师和名校长、打造名校做好了顶层设计。

从顶层设计到层层落实,永州市拿出的不仅是方案、措施,还有真金白银:奖励市级骨干教师每人每年5000元、学科带头人每人每年8000元、名师每人每年16000元;奖励名校长每人每年2万元;市级高中名校一次性奖励40万元、初中名校一次性奖励30万元、小学名校一次性奖励20万元、名幼儿园一次性奖励10万元。

通过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教师发展机制;通过物质奖励,让教师发展拥有坚强后盾;通过榜样的力量,让每一位教师学有标杆。除此之外,永州市委、市政府在市级统筹的同时,还把市县联动作为推进“三名工程”的重要推手——把教育工作列入对县区党委政府及相关市直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实绩卡,其中“三名工程”建设分值和比重都非常大,市教育局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的重要内容,确保“三名工程”建设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市级层面的率先垂范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各县(市、区)也争相将推进“三名工程”写进了区域发展战略——

在冷水滩区,每年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教会把“三名工程”作为重点议程列入议事日程。区政府把“三名工程”纳入政府年度工作教育目标考评强力推进,并将“三名工程”列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发展教育事业优先规划实施。该区副区长黄燕玲告诉记者,区里同时出台了《关于开展“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工程建设的意见》,从2014年起,3年内选拔建设一支拥有260名骨干教师、70名学科带头人、35名名师和10至15名名校长的精英队伍。在经费上,冷水滩区每年单列100万元用于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和名校长的培训,并将“三名工程”奖励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足额的教育工作专项经费,用于“三名工程”的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研讨等。

在新田县,县委、县政府把“三名工程”建设作为教育强县的重要举措,出台了《新田县“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实施方案》,对评选出来的名师、名校、名校长,由县委、县政府行文,组织专门会议进行表彰,按全县最高单项奖给予重奖:名师每人奖励1万元、名校长每人奖励1万元、名校每所奖励10万元、最美乡村教师每人奖励8000元、名班主任每人奖励2000元。同时,组织名师、名校长、名校校长到全县各乡镇进行巡回报告,并通过新田电视台、政府网、教育网等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扩大了名师、名校、名校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他们在经济上得实惠、在社会上受欢迎。

“像抓经济一样抓‘三名工程’”已成为永州市委、市政府、市直各部门以及各县区级党委、政府达成的共识。他们正用愚公移山的意志、狭路相逢的气魄、抓铁留痕的作风,将“三名工程”打造成惠及永州万千家庭的民心工程。

永州市教育局局长蒋俊林进课堂听课

严格规范的评管机制

在永州市,名师、名校、名校长受到的礼遇无疑是高规格的,与此相对应的,是“三名工程”评选过程的极度规范和严格。

亲历过永州市名师评选所有环节的永州市四中教师黄筱楠对此深有体会。

“‘名师’于我而言,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鞭策。”2015年9月10日,黄筱楠在全市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与17位教师一道,荣膺“永州市名师”称号,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筱楠清楚地记得,自去年8月底得知参评市级名师入围的消息后,她的心里便开始打起鼓来,等着她的还有现场答辩、综合材料评审、评选小组评议等考核环节,教育教学业绩、课堂教学特色、学科论文、课题研究成果及综合影响力等均在考核之列。从教17年,黄筱楠虽然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学科竞赛、职称评聘,但参加市级名师的评选却是头一回。

现场答辩的前一天,黄筱楠反复订正演说稿,查找专业知识的漏洞,硬是从晚上10点“奋战”到了第二天凌晨2点。在她看来,这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学校的荣誉而战。第二天,黄筱楠随机抽取到一道教学难点试题,5分钟解题,5分钟现场陈述引导学生学习这一难点的方法和技巧。拿着手中的试题,黄筱楠反倒不紧张了,多年的教育教学积淀成就了她的完美表现,最终赢得了专家评审组的一致好评。

从骨干教师到学科带头人再到市级名师,这一项项殊荣见证了黄筱楠专业成长的足迹,也是永州市“名师工程”为全市每一位教师搭建的专业成长阶梯。据了解,目前永州市已遴选市级骨干教师404名、学科带头人128名,评选了首批18名“永州市名师”,涵盖不同学段的各个学科。

在永州,市级名校长的评选过程也是循序渐进、规范且严格的。2015年,全市公开遴选100名中学校长后备人才,其中校长后备人才40名,副校长后备人才60名,并按照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培训和严格考核,把好校长准入关,为优秀人才走上校长岗位搭建平台。

“要成为一位名校长,首先要做一位‘明校长’。”永州市一中校长陈宗华是永州市首届“名校长”中的一员。在他看来,这个“明”是明白之意,身为学校的“当家人”,校长若没有清晰的办学思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学校的长远发展必将难以为继。

1999年陈宗华初到永州市一中,在熟悉了学校的全局工作之后,一项新的举措在他的心中酝酿开来。2000年,永州市一中在全市同类学校中率先实施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中层领导竞聘制……在人事安排上,学校坚持“三看、三不看”,即看态度、看成绩、看师生和家长的评价,不看资历、不看背景、不看与领导关系的亲疏,为每位教师搭建一个公平竞争、自主发展的平台。

在中层领导竞聘制推行之初,很多老师甚至不相信真能打破任命制“铁板一块”的格局。自竞聘岗位公布后,110多位教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不到30岁的英语教师贺满生填报了办公室主任的职位,在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开始我还真是想都没敢想。”成功竞聘后,贺满生走马上任办公室主任一职,尽心尽力为学校的发展服务。2003年,贺满生任职永州市九中副校长,后出任零陵学校校长,在新的岗位上继续着自己的教育人生。

“不创新,不激活,不行!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激发教师内在的职业成就感。”接受采访时,陈宗华深有感触地说,“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已成为过去,教师的潜能被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教书专业户”成长起来,教师有了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新的考核机制激活了以往“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的一潭死水。

从陈宗华被评为市级名校长这一个案,我们不难发现,永州市在评选名校长时,很看重校长们办教育的前瞻意识、抓管理的领导才干和求实效的实干精神。

永州对市级名校的评选同样是非常严格的。在他们看来,评选一所名校的标准,不在于校舍的光鲜亮丽程度,而在于这所学校能否让百姓享受到近在身边的优质教育资源。

记者决定随机走访一所学校——冷水滩区梅湾小学,以此来检验一下永州市级名校的成色。

走进永州市冷水滩区梅湾小学,缕缕书香迎面袭来。“梅花,是风骨、气节和品格的代名词。因此,我们紧扣住校名中的‘梅’字,充分挖掘‘梅’文化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建梅香校园,形成了梅香校园文化特色。”学校校长朱黛琳告诉记者,“我们制定了创建梅香校园方案,分步实施。梅香校园由咏梅课堂、大阅读、梅艺广场、铸梅魂社会实践活动4部分组成,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开设了‘大阅读’、‘梅香社团’、‘铸梅魂’社会实践3个校本课程,编写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等国学系列校本教材。”

梅湾小学的梅香校园文化引领全校师生迎来了人生中一次次的蜕变和成长。梅湾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之高,下面这些数据和实例可以作为佐证:在冷水滩区每届小学生艺术节上,梅湾小学的大型朗诵节目、文艺舞蹈节目及主持人挑战赛均能斩获一等奖,其中,学校的朗诵节目《将进酒》《赤壁怀古》在湖南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学生参加作文比赛获国家级奖32项,省级奖43项,市区级奖56项;在冷水滩近几届城区小学生乒乓球邀请赛中,梅湾小学勇夺男子、女子团体冠亚军;在小学六年级毕业质量检测中,梅湾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综合4科综合成绩连续5年获得全区公立学校第一名……

拥有这样一群潜心耕耘的教育人,拥有这样一批活泼可爱、多才多艺的学生,梅湾小学被评为永州市首届名校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被评为市级名师、名校、名校长,是永州教育的最高荣誉,含金量高、影响力大。名师、名校、名校长可以自豪,但不能自满;可以自信,但不能自负。一定要珍惜荣誉,坚决摒弃‘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思想,当好全市教育的领头雁。”陈文浩曾在不同场合这样勉励当选的名师、名校、名校长。

蒋俊林告诉记者,市教育局对名师、名校、名校长实行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机制,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任期3年,市级名师任期6年,市级名校每届3年,市级名校长每届3年,每年考核一次,实行量化考核、动态管理,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例如,首批入选的10位市级名校长每学年的9月需接受上一年的年度考核,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管理、教学研究、队伍建设、对口托管学校或联系学校、办学效果等均在考核范围之列,对学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将取消名校长称号。听取名校长本人述职、考察考核对象工作实绩、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考核对象的社会评价、组织师生和家长进行民主测评……一系列考核举措成为提升“三名工程”这块“金字招牌”含金量的重要保障。

“获评市级名师,绝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任何人都不能躺在荣誉簿上睡大觉。”对于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机制,黄筱楠有切身体会,“市里对市级名师的管理可谓非常严格。就我自身而言,被评为市级名师之后,心中的那份责任感驱使着我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

如今,“三名工程”已成为永州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眼下,第二批市级骨干教师150名、学科带头人50名、名师10名、名校长10名、名校13所正在紧张的评选之中,一批批教育教学领域的骨干精英即将脱颖而出。

永州首届名师、永州四中教师黄筱楠在上课

关键少数的杠杆作用

“实施‘三名工程’,其实质就是抓关键少数,通过发挥关键少数的杠杆作用,放大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打个比方说,我们评这个名师,就是要带动学科,带动骨干教师的整体提升;我们创名校,就是要发挥名校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早在“三名工程”实施伊始,陈文浩就明确提出了“发挥关键少数的杠杆作用”的要求。

时至今日,“三名工程”已经实施近3年时间,这个“关键少数的杠杆作用”到底发挥得如何呢?

永州市首届名校长、祁阳县职业中专校长钟端阳,就是发挥名校长杠杆作用的一个极好例证。

新田第三教育联盟在思源学校开展英语节观摩活动

钟端阳自2007年担任该校校长以来,已是“掌舵”的第9个年头。

他还依稀记得刚上任时学校的模样:硬件设施落后,师资缺乏,学校有学生1600人,包括了复读生、普高生和职高生,严格意义上的职高生仅600多人……“职业教育要对接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切实增强农村中职学校的办学吸引力。”钟端阳道出了自己的“治校经”。如何带领这样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走出重重迷障,实现跨越式发展,钟端阳与校班子成员一道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祁阳工业园是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职业中专根据园区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趋势,从职教集团内的合作企业聘请专家成立了13个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深入分析企业核心岗位的技能要求,引入数控车工等23项国家标准,开发49门核心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完善课程标准。此外,职业中专创新“车间+课堂”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企业“零距离”接触的优势,设置课程与培训方式,使车间与课堂随机转化,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校先后依托电子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等重点专业,从工业园引入湖南中兴制药机械厂等4家企业,共建4个校内股份制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祁阳宇辉机电、浯溪公园等职教集团成员单位设立教学现场37个,一、二年级学生每期安排生产性教学见习1个月以上,三年级学生有70%以上在工业园区内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如此一来,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又为企业生产了合格产品,最终实现企业与学生的双赢。

就这样,在钟端阳的带领下,祁阳县职业中专在全国中职学校招生严重滑坡、农村中职学校陷入生源紧缺的大环境之下,连续5年招收新生2200人以上,且呈逐年增长态势。2015年新生报名时,短短一天之内招生爆满,共招收新生3012人,目前在校学生7296人,成为全省在校学生最多的农村中职学校。2015年,该校入围全省卓越中职学校。钟端阳被评为永州市首届“名校长”,成为永州职业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校长。

永州市首届名校也争相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主动承担起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自被评为永州市首届“名校”以来,梅湾小学“大阅读”活动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显现。2015年以来,来自蓝山、宁远、道县等周边县市的兄弟学校前来“取经”,观摩学校的阅读活动。目前,蓝山县明德实验学校、道县三小等学校正借鉴该校的经验,探索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阅读推广方式。

在“三名工程”实施过程中,永州市的一批老牌省示范性高中早已发挥出了其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永州市一中全面托管永州柳子中学(原永州十一中)、带动柳子中学驶入发展快车道,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托管前的柳子中学,教师的信心和工作热情普遍不高,拖拉、懒散、不负责任、得过且过的工作作风在教师中蔓延。托管一年多来,在永州市一中的全力帮扶下,在永州市一中选派到柳子中学担任校长的胡乾贵带领下,全校师生秉承“柳子精神”,大力弘扬“三苦精神”,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学校硬件设施、管理水平、教研教改、教学质量、德育工作等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学校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借鉴永州市一中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柳子中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规范有序的管理,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集会等方面一律高标准、严要求,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修订了学校原有的“上多上少,好坏都一样”的绩效工资平均分配制度,将教学效果与考核奖励挂钩,建立了绩效工资方案、班主任绩效工资方案、过程质量奖方案、义务教育目标管理奖方案等奖惩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充分利用永州市一中优质的教育资源助推柳子中学快速发展,例如,组织相关科目教师参与永州市一中的研讨课、汇报课活动,在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中,切磋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激活教师们的积极性,还邀请永州市一中的蒋庆荣、成少华、李波华、彭震球、唐小艳等骨干教师到校送课,在学情分析、教学方式、帮困措施等方面进行指导,促进了柳子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就县级政府而言,实施“三名工程”成了他们提升县域内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新田县将“三名工程”与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结合,给名师、名校长和名校定任务、压担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领域的示范作用。教育联盟制度将全县48所中小学划分为5个教育联盟,由名校担任教育联盟的组长学校,与联盟内其他薄弱学校管理互通、资源共享、教师互派、研训同步、质量同进,实现弱校与强校的共同成长。县级名校龙泉四小与薄弱学校宏发圩中心校同属第五教育联盟,在“三名工程”的推进过程中,龙泉四小有针对性地对宏发圩中心校进行帮扶,使该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自“三名工程”推进以来,该县共评出20位县级名师、4位县级名校长、5所县级名校,孩子们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在冷水滩区,“托管、结对、共享”成为“三名工程”的重要推进渠道。他们通过“名校+薄弱学校”、名校办分校的方式,放大名校的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永州市四中托管永州市八中(现李达中学),梅湾小学托管永州市十二中(现将军岭小学);2015年,舜德小学托管永州市十四中(现舜德小学分校),“1+1>2”的办学成效日渐彰显。城乡学校共同体相继成立,京华中学等15所城区优质学校分别与农村学校结对,采取城乡学校“1+1”或“X+1”结对帮扶的方式,城区优质学校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农村学校派出教师跟岗培训,强化了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城乡学校得以携手共同发展……“打造永州中心城市教育升级版”正成为该区教育发展的风向标。

“三名工程”的实施,真正激发了永州市教师群体的活力。教师队伍中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优秀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零陵区富家桥中学的王赛璀老师打趣地说,被评为名师后,自己并不好看的形象居然“走”上了《永州日报》,“走”上了电视荧幕,被广大群众所熟知,这无疑是对自己从教生涯最有纪念意义的褒奖,“现在,我走在大街上,常有市民微笑着跟我打招呼,有时在菜市场都有人亲切地喊我的名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

采访中,记者在与部分教师交谈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表达了这样一个心声:让名师、名校、名校长上《永州日报》,这份至高荣誉不仅是颁发给那些名师、名校、名校长的,也给了永州市5万多名教师以榜样引领和精神感召。

永州市首届名校冷水滩梅湾小学校长朱黛琳在课堂上指导学生

“三名工程”的实施,让永州市各级各部门的重教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制约教育发展多年的痼疾沉疴迎刃而解。例如,近年来,永州市落实校长的管理自主权,允许校长在管理权限内自主任免干部、调整岗位、考核奖励教师,让校长能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自主聘用教师,校长对行政班子成员拥有提名权,对中层干部有任免权,校长们有了更多施展才干的空间。

“永州的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政策如此之优,投入如此之大,发展如此之快,势头如此之好!”在永州采访的几天里,不少受访市民毫不掩饰他们内心的喜悦。据统计,随着永州教育吸引力的显著增强,近3年间就有1000多名在外地就读的优质学生回流。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难怪老百姓会赞不绝口。

“接下来,我们要全力做好典型培育工作,深度挖掘‘三名工程’的特色和亮点,培育和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永州市名校、名师和名校长,形成一批树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和精品样板,走出永州道路,发出永州声音,创造一批富有地域特色、可供复制借鉴的‘永州经验’。”对“三名工程”未来的走向,陈文浩的心中早有蓝图。

猜你喜欢

永州市永州名校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名校介绍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永州市零陵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This is my family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
赶集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