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拖拉机标准化现状及发展探讨
2016-08-05何敦清张建瓴江门市新会区新农机械有限公司江门52900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州50642
何敦清,张建瓴(.江门市新会区新农机械有限公司,江门 52900;2.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州 50642)
手扶拖拉机标准化现状及发展探讨
何敦清1,张建瓴2※
(1.江门市新会区新农机械有限公司,江门529100;2.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州510642)
为提高手扶拖拉机整机及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加强手扶拖拉机标准化工作,对我国手扶拖拉机标准化现状,特别是近年来在手扶拖拉机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标准,手扶拖拉机,现状,发展
0 前言
标准作为生产和贸易的依据,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减少贸易技术壁垒,扩大出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同时,标准对于对规范和指导产品设计、制造、试验和检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引导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研制、强化企业生产管理等也有重要作用[2]。如今,市场的竞争已慢慢演变为技术标准的竞争,标准不仅代表了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壁垒,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
为提高手扶拖拉机标准化工作水平,提升手扶拖拉机整机及零部件技术标准的编写质量,促进手扶拖拉机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手扶拖拉机的标准化现状,特别是近年来标准化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在手扶拖拉机整机、零部件、节能环保、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
1 手扶拖拉机标准化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开展拖拉机标准化工作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50多年的起伏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292个拖拉机标准(国家标准178个,行业标准101个)。其中,手扶拖拉机国家标准7个,行业标准22个。总体来看,我国的手扶拖拉机标准数量偏少,也不成体系,这和国内手扶拖拉机的年产量、使用数量和普及程度等都不相适应。
手扶拖拉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机械和作业机具,在国内各地区的使用都十分普遍,年产量和社会保有量都十分可观。目前,全国年产各种类型的手扶拖拉机约70万~80万台左右,其主要的传动型式有直联传动和皮带传动两种。由于手扶拖拉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应用广泛,所以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且国内的手扶拖拉机生产方式以组装为主,底盘与发动机是分开进行生产和经销的,使得产品质量特别是手扶拖拉机整机的效率低下且不稳定[1]。
标准对于提高手扶拖拉机企业产品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历来十分重视手扶拖拉机的标准化研究。2009年8月,专门成立了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手扶拖拉机专业分会(SAC/TC140/SC1),统筹和协调全国各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手扶拖拉机标准方面的制修订工作。
手扶拖拉机标准化分会的成立,迎来了标准化工作的丰收。2009年以来,手扶拖拉机分会修订了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了7项行业标准,占手扶拖拉机全部标准的30%左右,见表1。
表1 新制修订的手扶拖拉机标准化项目
虽然如此,手扶拖拉机生产在标准化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的手扶拖拉机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仍不高,产品标识不统一、型号繁杂,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低,反映在标准化工作上主要表现为滞后于实际工作的需求,具体包括:
1)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手扶拖拉机的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关于能效、环保、电器、控制和基础标准较少,同时也缺乏国际化方面的标准;
2)标准技术水平不高。某些标准的技术水平较低,起不到引领科技创新的作用,而且缺乏对国外先进国家标准的研究,以及对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标准的系统跟踪比较;
3)标准与实际需求脱节。标准的制修订滞后于实际需求,与快速发展的拖拉机技术水平不相适应,存在脱节现象;
4)对标准化认识不够。政策支持力度不大,许多企业缺乏标准化意识,企业本身的标准化管理薄弱,对标准化活动更是不够重视,参与积极性不高;
5)标准化人才队伍不强。目前企业及研究机构中从事标准化研究工作的人员较少,标准化专家队伍建设、标委会工作还有待加强。
2 手扶拖拉机标准化的发展目标
目前,拖拉机标准化工作已形成了以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基本活动单元的行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其中手扶拖拉机标准化分会具体负责、组织和协调与手扶拖拉机相关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作为专业化的标准化协调组织机构,手扶拖拉机标准化分会还需要负责手扶拖拉机标准体系建设及发展规划制定。
2.1发挥标准对产业的引领作用
在手扶拖拉机标准化工作中,以提升标准适应性、先进性和有效性为重点,着力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推进拖拉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手扶拖拉机产品为目标,通过先进适用的标准来促进手扶拖拉机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2.2标准化建设目标
争取通过5年的建设,到“十三五”末期能在手扶拖拉机行业中制定一批覆盖手扶拖拉机安全、电器及零部件、可靠性、节能、环保、管理和基础等方面的标准,使得手扶拖拉机产品标准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其中包括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15~20项。
完善手扶拖拉机标准体系结构,拟定急需制修订的标准项目,做到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相结合,分主次分步骤,逐步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实现手扶拖拉机标准的合理布局和分布,使其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生产、产品使用和行业监管的需要。
加强标准的需求研究、基础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工作,提高标准制修订质量和水平。特别是标准立项前的技术基础研究,能为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十分重要。因此,要逐步改变重制定轻研究的倾向,促进标准制定与基础研究的效结合。
在国内每年组织开展3~4次标准宣贯和行业标准技术研讨活动、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手扶拖拉机标准化技术人才队伍;通过标准宣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标准化技术服务;通过标准研讨及调研,跟踪和评估标准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及时必要的修订。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国际手扶拖拉机标准化技术活动,加快参与东盟标准研制的步伐。
3 主要建议措施
3.1加强组织协调
充分发挥手扶拖拉机标准化分会在标准化制修订中的组织和协调作用。标准化分会应结合国内手扶拖拉机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的标准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强化资金保障、标准审查、人员培训和指导服务等措施;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解决标准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及时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促进手扶拖拉机标准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加强手扶拖拉机专业分会建设,积极探索专业分会运行的新机制,在标准研究、标准制修订、标准宣贯、标准评估以及标准咨询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2整合信息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手扶拖拉机专业分会应以标委会为平台,组织手扶拖拉机行业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骨干企业的技术人员,发挥信息资源共享互补的优势,对影响手扶拖拉机发展的瓶颈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并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攻关、产品升级等提供咨询,为手扶拖拉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标准的制定说到底是为企业服务的。因此作为标准化的专业机构,手扶拖拉机专业分会应面向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多倾听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企业建立紧密型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拖拉机及配套机具的标准化工作新路子。
3.3做好标准审查,提高标准质量
按照《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手扶拖拉机专业分会章程》要求,手扶拖拉机专业分会应做好年度标准制修订计划,组织好标准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的审查工作,把标准审查工作落到实处,严格审查程序和方法,切实把好标准的编制质量、审查质量关,提升标准制修订的质量。
3.4加强标准化人才培训,加大标准宣贯和实施力度
有计划地对从事手扶拖拉机标准化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方式,参与行业学(协)会组织学术交流、技术咨询等活动,造就一批高层次的标准化高级人才。
加强手扶拖拉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社会对手扶拖拉机标准的认知度和手扶拖拉机企业、用户贯彻标准的自觉性,变被动遵守为主动执行。加强手扶拖拉机标准数据库建设,建立高效的标准信息网络,及时收集、发布和传输国内外手扶拖拉机标准信息,提高标准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
以手扶拖拉机标准化分会为平台,充分发挥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生产企业在手扶拖拉机标准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加快手扶拖拉机标准的制修订和贯彻实施步伐。
4 结束语
标准化工作内容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目前手扶拖拉机标准化工作也仅仅是一个开端,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以及手扶拖拉机标准制修订的进行,将会遇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这需要拖拉机和农机相关行业的科技人员来共同应对,任重而道远。
[1]尚项绳.我国拖拉机标准回顾与展望[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9(7):11-14.1
[2]何敦清,张建瓴.技术标准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由之路[J].现代农业装备,2014(6):37-40.
何敦清(1962-),男,海南文昌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手扶拖拉机几农机具制造。E-mail:xhgn12k@126.com
※
张建瓴(1965-),男,河南灵宝人,副教授,从事农机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E-mail:jlingzh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