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西南枪王”王必可
2016-08-04何懿
何懿
王必可全军优秀教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原昆明陆军学院)教授。学院前身是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四分校,1949年6月13日组建于江西南昌,陈赓大将为首任校长兼政委,历史上“三迁校址”、“十一易校名”,是建国以来全军参战最多、离战场最近、海拔最高的院校,共走出了近百名共和国将军。王教授在该院从事轻武器射击教学和训练已31年,担任各军兵种、特战队和武警部队狙击手的集训教练,以“好教法”、“好训法”、“好枪法”名扬军内外,被官兵誉为“西南枪王”。2009年至今,他多次担任全军狙击手集训和斯洛伐克国际特种兵大比武、哈萨克斯坦国际特种兵比赛教练,参赛的中国队成绩斐然。
CS/LR4型高精度狙击步枪
在各大区的侦察兵比武、全军特种兵大比武,以及2012、2013、2015、2016连续四届“金鹰”国际特种兵射击比武、澳大利亚陆军轻武器技能大赛、匈牙利第12届世界杯军警射击比赛中,中国特种兵都使用了同一种武器——国产CS/LR4型高精度狙击步枪(以下简称“高精狙”),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什么部队都选用这支高精狙呢?我对它的评价是接近完美。
国际特种兵比武,内容繁多,要求狙击步枪在各种恶劣环境中仍能拥有良好的射击精度。在“金鹰-2013”国际特种兵比武集训中,我们曾先后使用了国产所有的狙击步枪,85式、88式虽然轻,方便携行,但精度远不如高精狙,而10式12.7毫米狙击步枪重量大,奔袭困难。高精狙除有较高的射击精度外,在攀崖、越障、泅渡、机降等竞赛科目训练中,碰摔、风沙进入、浸水后战斗性能依然很好,每次训练完这些科目后,武器稍作擦拭再射击就能获得良好的射击精度,满足了特种作战或者竞赛的需求,因此,国际特种兵大赛各参赛队争相选用该枪,我打过这款高精狙,精度确实很好,也很人性化。
人机工效性好枪体结构简单,每个部件的设计都很合理:托底板厚度、贴腮板高度、两脚架高度、扳机力和扳机位置都可调,握持握把、扳机等非常舒适,减少了狙击手动作不一致对射击精度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握把结构依据手握物体时的形状设计,突出部紧顶掌心,拇指和食指分别位于指槽内,不但右手握握把贴合性较好,而且食指扣扳机时指尖单独用力,不会引起余指联动,大大减少了击发瞬间余指加力对射击精度的影响。
精度高高精狙被称为中国第三代狙击步枪。战士对该枪精度总结了口诀:100米打硬币(即校好枪不乱动,枪枪能击中一元的硬币),200米打鸡蛋,300米打10环,800米如果没有风偏及其它影响,全散布直径为23.78厘米。从我实际射击的情况看,射击精度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惊喜:100米距离全散布圆直径小于2厘米,300米小于7厘米,600米小于16厘米,这是国产狙击步枪从未有过的精度参数。图片是我从正在训练的狙击手手中任拿一支高精狙进行射击的结果。在射击过程中,我在100米射击5发枪弹后,从瞄准镜内观察到射弹稍稍偏右,修正瞄准后完成了200~500米4个目标各5发弹的射击。如此高的精度,对于我这个以玩枪为业30多年,新中国制造的各种枪几乎都打过的老兵来说,前所未遇。如果不是亲身体验,我不敢相信我们已经有了国产的真正意义上的高精度狙击步枪。
这支高精狙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精度,首先是弹药方面弥补了在专用狙击弹方面的“短板”,有了一种像样的国产专用狙击弹——CS/BFL3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弹,每发子弹质量基本一致,从而具有较高的射击精度和远射能力。
其次,它的枪管很厚很重。我们使用中的一个体会是,枪械质量越轻、操作动作不一致,对射击精度的影响越大。通过对比使用88式狙击步枪和高精狙可以看出,88式之所以射击精度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质量太轻,操枪时用力的方向、大小不一致,所产生的射击效果就不同。
第三,高精狙为非自动,后坐力非常小。非自动没有导气装置,无自动机运动过程中的撞击,从而具有较高的精度,精度才是第一位的。非自动也不会影响狙击速度,因为战场上要求狙击手必须一弹一命,打一枪如不换一个地方,稍停几秒就会遭到敌方狙击。狙击手可在转移阵地过程中拉枪机推送下一发弹入膛,完成下一枪的射击准备。
高精狙还采用了无损供弹设计。一般采用导气式等自动方式供弹的枪,供弹时振动大,而且子弹在入膛过程中会与弹匣口、导弹斜面等硬金属表面摩擦而受损,影响精度。该枪在供弹设计上的最大提升是很好地借鉴了国外无损供弹原理,有效避免了枪机从弹匣口推送子弹入膛过程中弹头表面的划伤,提高了射击精度。加之使用CS/BFL3型7.62毫米高精度狙击弹,精度更高,能精确杀伤600米内单个有生目标,狙击手对这型弹爱不释手。
精密的瞄准镜瞄准镜是狙击步枪系统的“眼睛”,性能直接决定着狙击战对抗瞬间的成败,只有构造精密、便于观测、瞄准、校正、修偏,狙击手才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
在“金鹰-2013”国际特种兵比武集训中,高精狙配装了CS/0S17型白光瞄准镜,分辨率高、清晰度高,克服了变倍率、物镜调焦和镜体受到冲击时引起的零位漂移。不同视力的狙击手可根据需要调节视度,并可根据外界光线强弱和目标颜色选择分划照明的不同亮度和颜色,方便观测、瞄准、修偏和对运动目标射击求取提前量。这个瞄准镜校正时不需任何工具,每转动一个“咔嚓”档位,在100米距离上弹着点移动量为2.3毫米,校正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
“金鹰”国际特种兵比武时,狙击步枪射击有一个“不准调整瞄准镜”的苛刻条件,在100米至500米的5个目标中,瞄准镜的视度、焦距只能在射击前调整看清其中一个目标,其它几个目标都看不清。但由于瞄准镜制造工艺精密,瞄准分划始终清楚,中国队得以在赛中轻松夺冠。
国际特种兵比武科目繁多,狙击步枪射击只是其中一个小内容,在进行其它科目训练时,一般都要枪、镜分离携行,这就要求瞄准镜的锁紧机构必须非常可靠。“金鹰-2013”国际特种兵大赛中,两支参赛的高精狙都是在出国前一个月校正的,在一个多月的训练中,瞄准镜不知装卸了多少次,但每次再装都没有产生偏差,直到载誉而归,验证了高精狙的枪、镜连接锁紧机构非常可靠,瞄准镜从枪上卸下再装不会影响射击精度。美中不足的是,该型瞄准镜只适用于聪明的、有文化的狙击手使用,还没有达到让所有的狙击手一看就会操作的境界。
附件完备,便于维护保养这款高精狙仅擦拭枪膛用的附件就有弹膛通条、线膛通条、拉枪绳和枪口导具等。擦拭上油时将枪口导具安装在枪口上,擦拭时规正通条正直后沿枪膛运动,不触及膛壁,避免膛线受损,保证了射击精度,延长了枪管寿命。高精狙还贴心地配有一根专用的拉枪绳,其实也是通条,但是很柔软,不会像通条那样损伤膛壁。将它从枪口放入,经枪膛从机匣拉出,在绳头穿上擦枪布从枪口拉出擦拭枪膛。附件中还有防滑套体,设计初衷是防滑,但在实际使用中保证了不同地形射击时的精度,因为防滑套体是个胶垫,套在脚架的驻锄上,在坚硬处射击时能起到缓冲作用,软土上射击又可防止脚架下陷,减小发射差角的变化。
不精不准的原因这主要受射手动作不一致的影响。我们在讲轻武器射击动作时,主要是据枪、瞄准、击发三要素。如使用95式,据枪时右手腕握握把一松,枪往右一带,射弹就会偏左,这是因为我们在扣动扳机时,子弹在膛内运动发生振动,从而产生新的发射差角。
瞄准时,一般人认为狙击步枪使用瞄准镜会打得很准,但实际上,眼睛距离目镜的远近、歪偏都会导致看视场不圆,影响还不小。我们用高精狙瞄准镜时,不能让镜子里有暗影,因为射弹是偏向暗影的相反方向的。
在射击时还强调视力回收,即人在射击时眼睛是不能同时看清远方和近处两个目标的。使用机械瞄具时,要把准星觇孔的关系确定好,如果视力不回收,准星和觇孔的关系就被破坏了。看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时,必须把视场看圆,离远视场会缩小,感觉它好像是圆的,但你的瞳孔没有正对瞄准镜的出瞳,就会产生错觉,射击时会打偏。如果瞄准时头部是偏的,瞄准镜中会产生暗影。所以我归纳了一个射击口诀:瞄准不求瞄准点,区域瞄准不怕偏,保持眼到出瞳距,视场看圆误差小。
不必需的支撑杆据枪时,高精狙前面有两脚架,枪托尾部有根后支撑杆,这个支撑杆的设计目的是好的,但战场实用性差,因为战场上没有很多的时间扭动支撑杆去瞄准。而且我们在实际使用支撑杆的过程中,用支撑杆校枪和不用支撑杆射击会产生射弹偏差。因此我在教学中指出,这个支撑杆要么长期用,要么干脆不用,动作练到,不用精度照样很好。
举一个简单例子,为什么部队反映88式狙击步枪精度不好?就是因为两脚架安装的不合适——直接安装在枪管上。我到过很多部队,武警、空军出去比赛都不用88式步枪,不得不用时,则将脚架改装在下护盖上,不接触枪管。有的厂家自制了专门安装在下护盖上的小脚架,部队使用中精度明显提高,有些部队直接弃两脚架不用。
今年3月份我组织9名边防武警狙击手集训,使用88式狙击步枪,他们仅学了3天时间打出的散布就很小了,100米、5发弹全散布直径7~9厘米,最好的狙击手打出的全散布直径是5厘米左右,原因就是我统一了他们的动作。我每次教学前都先试射狙击步枪,找出它的规律,然后选一名打得好的学员,用同样的动作进行射击,结果是瞄准点不变。
QBU10式大口径狙击步枪
射程远从我们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大狙的环境适应性较好,在高原山地上使用与平原使用相差不大。它作为反器材步枪打击要塞和一些高价值目标很有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能力,对于重要器材装备、车辆等的穿透力也很强。我们在750米距离上打地面的穿深约为90厘米,在1 000米距离上能射穿轻型装甲目标。它的有效射程1 500米,由于射击距离较远,跳弹容易伤人,所以我们使用大狙非常小心。全军狙击手骨干集训时,我们打通信车上的一个油箱,也许当时使用的是多功能弹,在200米距离上,全散布圆直径是13厘米。
瞄具系统较重该枪配备了先进的瞄具系统,可以自动测距和装表,校正好以后,发现目标瞄准,然后按动瞄具系统上面的功能键,开始计算距离、温度和倾角,之后会弹出一个红色的“T”光标,相当于瞄准光标。不过校正武器的程序有些复杂,在射击前校正好后的武器使用时会发生变化。
瞄具系统的不足是有些重,约1.6千克多,而且在山岳丛林训练时,它与扳机护圈的连接线易断或被刮掉,电池开关也易脱落。
后坐力大人机工效性方面,10式的后坐力较大,虽然枪托上有缓冲垫,但抵肩射击时枪尾巨大的撞击力致使身体猛烈地后坐,就像被人狠劲地推了一把,没有心理预见射手会被坐歪,但不会受伤。因此有些射手在射击时会害怕恐惧,产生规避行为,甚至击发前闭眼,影响射击精度。另外,瞄准镜的眼罩与射手眼睛接触后,看不清瞄准镜中的视场,因此很多射手会取掉眼罩,这样虽然看清视场了,但是强烈的后坐力会使瞄准镜碰伤射手的眼眶。这可能是设计者设计时将瞄准镜与贴腮部位设计成直角所致,不能对正出瞳,导致看不清视场。我在教学中要求射手射击时抵紧枪托尾部,不能取下眼罩。
03式步枪
传承了中国军人的思维和操作习惯03式是在87式步枪基础上改进的,继承了56式的外部构造特点,适合中国军人的思维和操作习惯,操枪动作上好拿好用,全枪可以折叠,射击动作不一致对射击精度影响不大,人机工效性也好,精度和可操作性都很强。
03式步枪与95式步枪都是小口径,虽然都使用了觇孔,但03式的瞄准基线长,瞄准误差带来的射弹偏差就小得多,射击精度更好。只要训练有素,100米打5发弹命中5个10环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打10发弹一般会出1~2个9环。
瞄准机构待改进由于03式拉长了瞄准基线,觇孔距眼睛太近,尺寸却没改变,看上去就大了。而准星护圈的孔被改小了,壁却被加厚了,射手在瞄准时,准星护圈全部在觇孔里,两者互相干扰,准星尖是否位于觇孔的圆心也很难把握,影响瞄准精度。因此要适当缩小觇孔,扩大准星护圈尺寸。
另外,03式步枪和95式步枪夜间瞄准射击时都是荧光点,设计初衷是为了更好瞄准,但没有仔细考虑战场的实用性。荧光点距眼睛都很近,设计者把它当成一个点,但我们实际使用时,看到的却是一大团,把视线都挡住了,加之目标点是光源,荧光点也发亮,两者重叠在一起不好判断。而且荧光点在准星护圈上,不是在准星上,很难找准,准星护圈还经常会被磕碰导致变形。所以使用这两种枪的机械瞄具进行夜间射击训练,是目前部队夜间射击训练的一大难点,现在全军训练使用荧光点瞄准的很少。我跟武器设计师建议,改进03式步枪时,不必再使用荧光,将转轮式表尺改成类似56式的平推式、滑移式表尺,或将表尺及装定方式改成类似81式一样,觇孔设在表尺板近眼端,不像95式、03式一样,觇孔壁太薄且两侧有缝隙,影响瞄准精度。
92式手枪
按照院校优先原则,我们配发的95式步枪和92式手枪早于部队。92式手枪有两个口径,战场实用性很好,从我们使用情况来看,5.8毫米口径的精度更好,9毫米口径的手枪可能是枪弹问题,精度稍微差一点。
瞄准点不一致,影响射弹命中这一问题不只是92式手枪的问题,在54式、64式、77式手枪上都存在,只是92式9毫米手枪较为突出,相对来说,5.8毫米的弹道高还统一。在我院装备的92式9毫米手枪中,在25米距离上,弹道高有归0的,有高达35厘米的。瞄准点不一致,给组织训练和作战带来困扰。首先,在组织训练过程中,每一次实弹射击前,都要组织选枪、试枪、校枪,增加了工作量和弹药器材消耗量;其次,在作战中,由于瞄准点不统一,大幅降低武器的通用性,当紧急情况下拿到的是他人的枪时,瞄准点不一致,难以达到一枪毙敌的目的。
不管在武器制造中校枪这一步有多难,各型号的手枪都应当有统一的弹道高,即使不那么精确,也不能差距太大。作为武器使用者,我们认为统一弹道高并不困难,用小锉、砂纸、发蓝水就能将枪修正到自己所需要的弹道高,我一上午可以锉10支枪,研制方应更容易做到。手枪的有效射击距离一般为50米,在25米距离上弹道高最好在0~10厘米之间,这样既给校枪师傅一个许可偏差量,也便于在50米内直接瞄准目标中央射击。
分解容易结合难武器能否快速分解结合,是衡量武器结构是否简单的一个指标。92式手枪分解比较容易(最快的只需要9秒钟),而结合却经常遇到麻烦,问题出在往套筒座上装套筒时,推套筒接近套筒座末端部位时推不动,要用通条从握把内压住击针保险销才能结合好,有时半分钟也对不上。因为这一问题的存在,我院在手枪分解结合考核中,难以确定结合时优秀、良好、及格的时间段,影响了操作训练和武器的声誉。这也是92式手枪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结合难的主要原因是发射机的结构不够合理,击针保险销向下突出所致。54式手枪服役50多年,从未出现过类似问题,总是那么流畅、容易,闭上眼睛瞬间就能结合好,而92式手枪部件也多,我闭上眼睛无法结合好。
为什么我们不在继承54式手枪的优点上改进呢?54式手枪的结构、安全性、杀伤性能、精度都很不错。像苏联、美国都是在继承中创新,如俄罗斯从AK47到AK74,只改进不实用的东西,有些部件继续沿用。美国的M16、M24也是如此。
准星缺口太宽,不利于高精度射击92式9毫米手枪为加装荧光点而加宽了准星缺口,这样不利于瞄准,加之荧光点太醒目,分散了射手注意力,两者共存对射击精度的影响更严重。从我们对92式手枪和54式手枪进行精度射击的情况看,92式手枪的射击精度比54式手枪差。比如我进行30发慢射,使用54式手枪一般都在290环左右,而使用92式手枪却很难打到285环。
建议将92式9毫米手枪的准星缺口宽度改为与原54式手枪一致,即缺口宽度为2毫米,准星宽度为1.5毫米。而荧光点在夜间没有“荧光”,反而影响白天射击,我们实际使用中,一般用炭素笔将荧光点涂黑,建议取消。
弹匣装不到位和套筒前进不到位我们在组织实弹射击过程中,经常出现射手报告枪打不响的情况,最初认为是没有拉套筒所致,但多次观察发现,是弹匣未装到位。原因是射手装弹匣时先感觉到很轻松,快要装到位时阻力增大,误认为已经装到位就不再继续用力。有时弹匣装到位了,第一发子弹也打响了,但第二发子弹却入不了膛。套筒前进不到位,在进行手枪速射时表现得最为突出。
我分析原因主要是弹匣卡簧弹力大所致,建议在使用说明书中增加“装弹匣时应适当用力”的说明。而套筒前进不到位主要是受机件过脏和复进簧张力不足影响,建议增大复进簧力,加强武器的保养与维护。
85式、88式狙击步枪
枪镜结合不够精密85式和88式狙击步枪都存在瞄准镜从枪上取下重新安装,射击精度受影响的问题,85式狙击步枪更加明显。我查找了原因可能是结合部游隙大,把握不好调整松紧程度的齿形螺母。解决办法就是改进枪镜结合工艺。在调整瞄准镜与枪结合松紧程度的齿形螺母面上刻定位分划,使每一次安装前都能将定位分划调整到校枪时的位置。
85式狙击步枪使用53式7.62毫米重机弹,发射时振动较大,使用距离分划“1、2”射击,由于它的瞄准镜距离转轮在“1、2”上没有机械定位,射击时分划位移影响了射击精度。
缺乏狙击步枪专用弹狙击步枪精度要求高,对弹药质量的要求也高,建议尽快研制狙击步枪专用弹并装备部队。
击针易断而备用击针缺乏这在两种武器上同时存在,我院的85式和88式狙击步枪都有几支因击针折断不能射击。建议提高击针材料质量,装备部队的每支枪配备2个以上的备用击针。
88式狙击步枪气体调节器会弹出,两脚架易断部队不少使用者反映,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解决办法是在气体调节器前端两侧增加限制突出部,限制调节器向水平方向移动,这样在平时训练中,气体调节器即使被碰到挂到也不会脱槽丢失。同时改进两脚架结构和材料。
几点建议
在继承中创新没有继承的发展不是发展,如果武器一味求新不但改变了部队的训练方式,制造成本也会增加。
第三代轻武器,虽然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优点还是主流的,不应全盘否定。纵观世界轻武器的发展不难看出,创新性与继承性的良好结合始终推动着轻武器作战性能的提高和部队战斗力的增强,凡成功、影响力大的轻武器,多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起来的。改进是最具继承性、投入少、见效快的发展,能使轻武器在结构、人机工效方面更贴近武器使用者的思维和操作习惯。传统的技术和装备经历长期的实际应用,可靠性得到了验证,而创新的技术和装备还要在使用中经受实践的检验。
发展多功能瞄具弹道解算装置的使用,可以完成测距、弹道诸元解算和瞄准点选择,免去了射手估算距离和方向提前量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程序,提高了测瞄精度、射击速度和射击精度。遗憾的是,现役轻武器多数仍停留在目测和利用瞄准镜概略测距来确定射击诸元和选择瞄准点上,不能完全转化为精确打击、发挥更大的战斗效能。应发展包括激光测距仪、昼夜瞄准镜和弹道解算装置等,使这些武器能更快、更精准、更有效、全天候地打击毁伤目标。
提高表面加工精度这一问题从81式枪族开始出现,之后的新装备都不同程度存在缺口不平滑、准星有毛刺、枪弹打不响、榴弹不爆炸、稍不留神划破手等情况。准星缺口(觇孔)是打得准的关键部件,为了便于瞄准,提高射击精度,从81式枪族到92式手枪,我已经记不清用小锉和砂纸打磨过多少准星缺口。为了官兵更加安全,提高武器的信誉,建议提高武器的加工制造水平,同时将每一发弹(主要指爆炸弹)、每支枪(炮)的每个部件严格编号,责任到人。
同步配发辅助训练器材、教材、挂图各种武器的教材、挂图、训练弹、校枪器等配套器材是提高训练质量的重要保障,如果配发跟不上,训练中会出现方法、手段不统一,影响训练质量。建议新型武器装备部队前,编写相应的射击教材,并将所编教材、武器的配套器材、挂图等同步下发到部队。这样做有利于按统一、规范的要领操作、维护保养武器,提高训练质量。
听取部队意见,完善枪械跟踪制度
举例而言,西方国家卧倒是双膝同时着地,我国军人卧倒动作则是一气呵成,卧倒时右手持枪,卧倒后枪交于左手,开保险、上弹匣、拉枪机、定表尺等动作都由右手完成,因此,保险、拉机柄在右方才利于操作。而95式步枪将保险设计在左边,拉机柄在提把内,军人不好操作。另外,95式步枪设计了提把,但很多部队在实兵实弹演练中都不准提提把,因为提把在枪的中部,提着其冲击跃进,枪口易左右摆动,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左撇子射手不能用88式狙击步枪,因为它的抛壳方向被设计成朝右后方飞,距射手太近,容易伤到射手。轻武器设计师应考虑部队使用,将抛壳方向尽量设计为右前方或左前方,如过去的56式步枪是朝右前方抛壳,67式重机枪设计成向下方抛壳。
现在枪械研制有跟踪反馈,但是还不够健全,轻武器最终是供部队使用,武器定型前应拿小部分样枪到训练强度大的基层部队试验,听取反馈意见,根据使用意见对不足进行改进再列装部队,装备部队后继续跟踪改进,使武器更加适应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