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6-08-04李绍伟,赵国建,李文仓

乡村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褐斑病病斑病原菌



专题策划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编者按】 玉米是河南省重要的秋粮作物之一。当前正值玉米生长关键时期,本期特邀请省内一线玉米栽培专家为农民朋友解答玉米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

玉米褐斑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于该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具8~10片叶时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因而一般年份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小,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该病有逐年重发趋势,且田间发病时间提前,部分染病田块出现叶片枯死,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菌

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是一种鞭毛菌亚门节壶菌属真菌,是一种专一性寄生菌,主要寄生在玉米薄壁细胞内。该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壁较厚,呈近圆形至卵圆形或球形、黄褐色、略扁平,有囊盖。

二、田间症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及茎秆上。染病后,病斑先出现在顶部叶片尖端,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褐色、红褐色或深褐色,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1毫米,叶鞘和茎秆上的病斑直径可达3毫米,严重时病斑常相连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组织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发出黄褐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休眠孢子)。病害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死。

三、发病规律

玉米褐斑病病原菌主要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的孢子,而后形成侵染丝侵染玉米,导致玉米发病。

四、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①种植抗(耐)病品种,压缩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不同玉米品种对该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生产上应以种植抗(耐)病性强的品种为主(如浚单18、浚单20、郑单958等),压缩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如豫玉26、济单7号、沈单16等)。②降低田间病原基数,消灭初侵染源。玉米收获后,如种植的是感病品种或田间病害发生较重时,则严禁秸秆还田或用植株病残体沤肥,而是要对其进行深埋处理。用植株病残体沤制的有机肥,要经过高温充分腐熟才能施用。重病田可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逐年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③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及时追肥。种植玉米前,应尽可能地多施有机肥,以培肥地力。在玉米具4~5片叶时及时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程度。④中耕锄草,及时排灌。玉米苗期要根据田间长势情况,及时中耕锄草,使玉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严重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雨水多导致田间积水时,要及时排涝和中耕放墒,降低田间湿度,改良田间小气候,创造有利于玉米健壮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田间小气候。

2.化学措施。①预防措施。在玉米具4~5片叶时,若种植的品种属感病品种,且此时温度高、降雨量大、田间湿度大、光照时间短,则应及早用药预防,可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叶面喷洒,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②治疗措施。在玉米褐斑病发病初期及时用上述药剂进行叶面喷洒,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喷洒药剂时,可同时加入适量磷酸二氢钾、尿素或其他叶面肥,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可结合天气条件连喷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重喷。

李绍伟赵国建李文仓刘素玲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475141

猜你喜欢

褐斑病病斑病原菌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高温多雨 注意防治苹果褐斑病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楚雄州桑树褐斑病发生规律研究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苹果树腐烂病斑季节扩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