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长效机制的研究

2016-08-04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水利局驻马店4633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安 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水利局,驻马店 463300)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长效机制的研究

安华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水利局,驻马店 463300)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开展对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的研究,有利于为具体实践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农村饮水 安全工程 运行管理 长效机制

2005年,国家开始提倡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旨在解决全国亿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这是关系到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现阶段,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已经积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在科学管理机制的监督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汝南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共新建农村饮水工程82处,解决了全县42.1 875万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乡镇,以及175个行政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汝南县辖区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工程质量良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1 汝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概述

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开始以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主管单位及汝南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财政、卫生、环保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汝南县水利局积极响应国家方针、政策,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2.81亿元,解决了全县42.1 875万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共新建农村饮水工程82处,其中“千吨万人”工程有15处,20~1 000 t规模的有67处,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8%,覆盖全县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2 农村饮水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汝南县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必须保持清醒,正确面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否则会严重制约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管理。

汝南县地下浅层水苦咸严重,当地群众长期饮用苦咸水,对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截止2010年底,汝南县农村居民仍有35.09万人饮用不安全水,占农村人口的48.74%,分布在全县的各个

工程运行以来,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被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事业。但是从现阶段情况看,工程实际建设中,没有足够的项目经费,以及配套设施提供支持。汝南县农村水厂规模较小,设备比较落后,老化现象严重。同时,运行成本高,供水保障比较困难,如果供水站出现停水状况,将会严重影响农民正常饮水,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广大受益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这项工程促进了社会和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了农村人均土地越来越少。汝南县缺乏集体性用地或者建设性用地,因此,对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用房占地带来一定困难。

汝南县当前正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居住地区早已建设好,但是几乎没有农民入住。同时,部分老村庄农民安装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在现阶段的供水站中,供水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村民用水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因此,供水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与职业素养,成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管理人员缺乏相关专业技术,管理效果不够明显,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供水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影响居民正常饮水。

由于缺少相应的价格文件,汝南县现行水价为暂定水价。供水单位在制订集中供水工程价位时,并没有完全征求村民的意见,从而出现各行政村水费收取方式和标准不一的实际情况,造成执行水费收缴过程混乱,严重影响供水管理。另外,部分村水厂的用水情况,以及水费收支使用情况透明度,也难以令村民满意,这种不透明度令村民在消费上存在疑虑,不利于农村饮水运行管理。

3 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

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这是所有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十二五”规划工程期间,汝南县政府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同时,在水利、卫生、财政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多方配合,互相协调,层层落实各项工作安排和项目管理。为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建设工作顺利完成,汝南县政府同水利局签订有关责任书,并纳入年度考核计划中[2]。

3.2加强前期工作,搞好科学规划

切实做好前期各项工作是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基础。在项目设计阶段,通过对汝南县农村现状的调查,了解到农村实际饮水现状,并对每个农村建立具体档案。在具体调查规划阶段,严格按照“联村连乡、集中供水,市场运作、保本经营”的发展思路,狠抓工作重点内容,主要包括3点内容:一是饮水工程严格遵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整体把握农村饮水工程的规划思路,尽可能最大程度发挥水利工程的价值利益;二是农村饮水工程紧跟时代发展,满足市场需求,项目设计阶段务必参考乡镇发展情况,以及总体规划,因地制宜,一次规划;三是需要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宜,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出现浪费现象,以及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加强供水工程的经营管理,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

3.3落实配套资金,严格报账制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规定,按照比例对供水项目资金实行足额配套,不多收取群众自筹自建的费用,保证所有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的每一个环节[3]。严格采取报账制管理工程建设资金,坚决杜绝挪用、滥用工程资金现象。此外,避免出现水费不合理的现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科学制定水费,做到让农民满意,进而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常运行,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3.4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监督管理,是工程项目顺利完工的有效途径。汝南县政府相继制定出管理条例,例如《汝南县关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意见》《汝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从而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做到明确规范。同时,对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再到管理阶段都提出明确要求。由于汝南县政府对饮水工程的重视,强化了各种管理制度,确保了工程的建设质量。

3.5加强项目管理,确保计划严肃性

为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汝南县政府建立了“三看、两抓、一落实”的工作机制。三看,就是工程建设立项前要现场看;工程建设中要看进度;竣工验收要看现场和资料。两抓,就是抓两头。抓水厂建设,保证10年、20年不落后;抓入户率。一落实,就是落实项目,防止虚假工程,套取国家资金。县政府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上报项目,同时做好前期工作,认真考察,工程实施条件成熟,确保了每个项目全部按要求实施。

3.6创新经营机制,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有效运行,根据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汝南县政府加强了对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具体地区,具体规划。通过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实现各地区饮水工程的可靠管理。例如采取村委会管理,水利局监管的方式,实现对国家投资为主、群众配套修建为辅的单村供水工程管理。

4 总结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不仅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提高广大农村人民群众饮水安全,而且极大推动了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一大步。因此,政府部门必须明确本职责任,肩负起身上的重担,全心全意投入到工程建设中,提高饮水安全防范意识,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进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国光,焦建宏,贾峥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4789~4790

[2] 胡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9):3516

[3] 卫阿红,卫迎伟.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措施.现代农业科技,2014,(22):180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分析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广西印发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材管理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