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野生水蕨培养研究
2016-08-03万涛
万涛
摘 要:水蕨为蕨类水蕨科水蕨属的一年生多汁草本植物,多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的淡水及沼泽中。在我国的长江流域以南,如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分布。水蕨不仅可以入餐、入药,还能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用于实验研究。然而水蕨在自然条件下较低的受精率及其分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其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十分敏感,以致濒于灭绝。1999年,在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水蕨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本文通过对景德镇水蕨族群的研究和分析,并采集到的水蕨样本进行了组织培养实验,并记录了其生长与分化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景德镇;野生水蕨;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0-0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178-2
0 引言
国内外对水蕨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其人工栽植模式。由于水蕨濒危,而且是亚洲地区食用最为普遍的几种食用蕨类植物之一。水蕨菜是森林蔬菜中独具特色的食用蕨品种,近年来水蕨菜作为蔬菜珍品倍受市场青睐,有限的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水蕨的人工栽培方法很多,有有性繁殖方法也有营养繁殖方法,有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也有现代高效的组织培养方式。
1 景德镇野生水蕨的生长环境
1.1 景德镇的地理气候
景德镇市,别名“瓷都”,因其盛产陶瓷而闻名世界。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处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地理上,景德镇座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景德镇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温暖湿润,呈现四季分明的特点。景德镇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加之山区的地形特征,使得其森林植被资源非常丰富,这对于水蕨的生活生长来说较为适宜,长达近六个月的雨季为水蕨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水生环境。
1.2 景德镇的水文条件
昌江是流经景德镇市的最大河流,该河流另有两条支流流经景德镇市区。昌江发源于安徽省与江西省交接的山区地带,由北向南,注入鄱阳湖。此外,景德镇由于呈群山环抱的盆地地形,境内湖泊数量也较为客观:辖区内有常年性大小湖泊二十余处,季节性湖泊约十余处,多分布在景德镇西南的低洼山地和丘陵。
2水蕨的组织培养
本文水蕨组织培养主要采用营养叶和孢子叶作为外植体,根据水蕨生长的不同阶段选用启动培养基、继代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对水蕨进行实验室培育,同时以正交设计进行实验,并采用多元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统计,筛选出最优技术参数组合。本研究主要探索水蕨组织培养的技术体系,结合有关文献报道,主要采用营养叶和孢子叶作为外植体,以正交设计进行实验,并采用多元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统计,筛选出最优技术参数组合。研究线路图如下:
2.1 培养条件设计
对水蕨组织培养培养基设计及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案如表1、表2、表3:
2.2 生长与分化情况
2.2.1 孢子叶的离体萌发
剪取2-3cm的孢子叶,经无菌处理后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上。14d左右,其孢子萌发,可见大量2-5mm的配子体。30d后,在配子体上形成孢子体。
2.2.2 营养叶诱导不定芽
剪取2-3cm的营养叶,经无菌处理后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上。14d后开始萌动,20d左右长出许多不定芽。30d左右即可发育成茂盛的丛生芽。
2.2.3 愈伤组织的诱导
剪取2-3cm的营养叶,经无菌处理后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上。14d后开始萌动,20d左右即发育成绿色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质地致密,表面呈粒状或瘤状突起,生长迅速。
2.2.4 丛生芽的诱导
将3中得到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中,15d左右,可在愈伤组织表
面长出不定芽。不定芽数量极多,但芽体小,生长慢。
2.2.5 生根培养
将由营养叶直接诱导得到的不定芽以及由愈伤组织诱导得到的不定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培养,便可获得大量的带根试管苗。水蕨容易生根,在继代培养基上生长的芽也有根系形成,因此,大量繁殖时可省略生根步骤。
3 结论
水蕨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美学价值及科研价值都较高,将野生水蕨进行人工栽培就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水蕨的人工栽培方法很多,有有性繁殖方法也有营养繁殖方法,有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也有现代高效的组织培养方式。本文采用了现代高效的组织培养方式对景德镇的野生水蕨进行了组织培养,观察了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分化情况,根据正交试验结果,4、7两组培养基能够较好地满足水蕨的培养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郝日明,黄致远,刘兴剑,等.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江苏省的自然分布及其特点[J].生物多样性,2010.
[2] 贾效成,陈贻竹,彭长连.模式植物水蕨的突变体[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3):245-247
[3] 彭东辉.闽北地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1):15-17.
[4] 李新国,戴锡玲,王全喜.中国水蕨属孢子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1,21(2):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