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2016-08-03刘俊霞

关键词:实践能力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刘俊霞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着不能够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了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这几个方面的教学改进进行了探讨。在实际教学环节,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教学效果、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H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94-2

0 引言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电子等理工科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教授过程是从基本理论的分析讲解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高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由于这门课程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性,另一方面具有实践应用性,故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律,还要注重综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这样,不仅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还可以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相关实际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背景。

由于电子技术课程教授和学习对专业知识背景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技术知识的需求已经不再是识别几个电子原器件,掌握一些基本原理,而是需要在这些基本电子技术知识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学会应对大型甚至是超大型集成电路的应用场景,甚至是当今流行的对数据处理,也对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应用提出了挑战。以往的电子技术课程教授方法手段,以及教课思路都要进行革新,以迎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熟练掌握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了解更多的前沿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演示软件和知识,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灵感。只有对老旧甚至是过时的教学方式方法和专业知识不断的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1-6]。

本文从教学模式,课堂理论教学方法,实验方法等方面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教学模式的改进

本校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授过程也进行过多次的改革,但是基本上都是从板书授课改为多媒体教授,通过PPt的制作及演示来进行,但是虽然这样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并没有从学生自身考虑,课堂上,大量的信息量,他们真正能够理解多少,虽然课堂信息量增大了,但是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却下降了,由于多媒体教学课堂上的信息量很大,很多学生一时接受不了这么多新知识新方法,从而产生了厌学的思想,部分学生睡觉或者是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我们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现有教学模型是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甚至是不接受教师讲课带来的任何信息,这将就是所谓的“屏蔽”信息。从多年的讲课经验来看,我们作为教师花了很多心血去备课作教案,学生们并没有完全理解教师的初衷,而作为教师也并不完全了解学生。我们的教学改革最初应该是从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出发,进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最后才是教学教案逐步完善。

具体是:从教师自身出发,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诉求,利用课后时间多与学生们沟通,进一步走近大学生们的生活。其次,在课堂上,多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如课堂问答、自由发言、小课题讨论、问题分析、解题思路分享、中心话题讨论、课外知识科普等,以增加课堂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在课堂后的备课环节,多查资料,如书籍、百度网络、学术数据库资源、多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沟通,当然不局限于本校教师,其他高校外地高校等,教师多参加教学研讨会、科研学术交流会等,以丰富自己的教案内容。尤其是教师应该把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带给学生们,引领他们逐步走进电子技术领域。

2 课堂理论教学的改进

在课堂上,理论教学除了要活跃课堂氛围外,还得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例如,对难以理解的脉冲上升沿与下降沿,我们用指示等开关进行演示;对于计数器的设计许多同学也感到不太好理解基本原理,我们通过板书画图,PPT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理解。对于积分和微分电路部分,很多学生的高等数学基础比较差,听到积分、微分就害怕,觉得太难了,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作为教师有责任去除他们的这种恐慌畏惧心理。

我们主要是从必备的基础知识入手,比如讲课过程中遇到的数学知识,不是通篇的讲述数学, 而是针对需要对知识点作有针对性的讲解,其余部分的数学相关概念,作为作业让学生们下课后自己查资料,把数学概念原理搞清楚后,写个书面的知识小结上交即可。

针对其他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主要是通过具体实验演示和把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的多个问题逐一分析,采用化简为一的方法。

3 试验方式方法的革新

旧的试验课,主要是几个固定的试验项目比如有: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单管放大电路、逻辑电路、时序电路、设计时钟计数器等项目。这些试验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学生的电路接线能力和电路故障的查找能力,以及简单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电子技术相关工作的专业技能的基本需求,学生们对于出现复杂问题的情况的应对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和提高;对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们掌握最新技术的情况还远远不能够满足技术需求。对于已有实验项目时间的安排上过于宽松,有些实验项目个别学生十分钟就能够完成,却给了两个课时的时间。

因此我们在已有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除了合理安排实验项目的时间外,比如简单的两个试验项目甚至是三个试验项目可以合并放到一个课时里去完成。我们还更应该规范试验项目的具体内容,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求,适当增加新技术内容,比如可以增加大数据信号分析的集成电路的搭建和模拟仿真,也可以把大数据信号处理作为一个专题项目让学生们自由发挥,设计出更好更多的作品。还可以增加电子设计大赛环节,比赛设计实现电路的效率和接通率,通过设计的电路仿真情况给出本次实验课的平实分,作为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依据之一。增加了PCB板的设计制作实验专题部分,从电路的设计到电路板的制作,最后是设计的PCB板的元器件的焊接,这一套程序走下来,学生收获满满。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4 总结

本文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主要从三个方面:教学模式的改进、课堂理论教学的改进、试验方式方法的革新。从这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讨论了作为高校承担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应该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授现状进行变革。依照本文探讨的改进方法,对新疆工程学院大一电子信息专业的电子技术课程教授方式进行实验教学,实际的教学效果证明,本文探讨的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方法是有效的,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性,还明显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还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梁宗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刘玉宏,朱常平.课内外相结合的电子技术试验和课程设计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124-126.

[3] 刘颖,侯建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改革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2):3-4.

[4] 贾立新,王涌.电子系统设计与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 许利霞,赵文锋,彭孝东,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9):57-58.

[6] 郭金玉,曾静.Protel99SE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38-39.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