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2016-08-03刘晓燕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任务驱动

刘晓燕

摘 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程起着链接的前导作用。技校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对学习C语言信心不足,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面对这种现象,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关键词:兴趣;激发;任务驱动;C语言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71-2

0 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程起着链接的前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由于这门课程理论性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内容概念繁杂,空间运动较多。不少初学者难以掌握,容易出错。技校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对学习C语言更是信心不足,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主要表现为:被动听课,甚至不听课,被迫完成作业,懒于思考,坐等现成答案。有的甚至上课睡觉,玩手机等。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要想改变这种现象,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关键得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C语言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 化繁为简,激发兴趣

大部分《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材内容繁多、概念复杂、语法规则多,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的根据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授课,很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对学好C语言的信心更加不足,更甚会引起他们对课程的反感。结果往往是教师“一腔热血”,学生一头雾水,既费时又没效果。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增减,把握重、难点。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适当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如第1章C语言概述,可以将文字形象化,利用FLASH等软件制作动画教学课件,将C语言的出现和发展过程等制作成动漫的形象,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授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函数指针等难点,教师应做出细致的规划,以重点内容为突破口, 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实例分析和上机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达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掌握C语言程序编程其实并不难,以减弱学生的心理压力,体会设计程序的乐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教学,点化智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你教我练”,学生是被动地接受。C语言程序设计本是一门比较枯燥又难以接受的学科,加之技校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进入技校前也没有接触过编程类的课程。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厌烦和畏惧心理。因此,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则不能再是写了脚本自己演,而是要成为“点化学生智慧的导师”。

C语言的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其解决实用问题的导向作用,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设计巧妙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关键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采用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相互交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程序设计时,教师不能一开始就直奔写程序,而是应先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画出流程图,最后才编写程序。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应该采取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不断地启发和引导学生,逐步、清晰地完成程序的编写。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 上机实践,任务驱动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上机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消化C语言相关语法及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提高编程能力;在理论课堂上存在的疑难点,也可通过上机调试得到更明确直观的解答。但是,想让学生自己上机编写程序又是一项难事,大部分学生去到机房最大的兴趣就是上网玩游戏,再加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基本以算法设计为主,内容枯燥不易编写,学生上机积极性自然不高。因此我们应该投其所好,抓住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将程序编程加入游戏的元素。学生为什么对网络游戏非常着迷,为什么网络游戏会对他们产生这么大的吸引力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运用了“目标驱动”的原理,目标设计有层次、阶梯式,能不断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和征服欲望,而且游戏里面的奖励机制、升级机制等也是让学生入迷的原因,因为游戏里面就是让玩家通过做任务等获取利益,让玩家产生一定的优越感。我们可以借鉴游戏规则,将任务驱动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思路,将每次上机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不同难度、不同分值的小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就有相应分数奖励,想要获得更多的分数和奖励,就得继续挑战下一个任务。

刚学习C语言,学生还没办法独立、完整地编写程序时,可以先通过程序改错题让学生对C程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将程序改错题设计为 “大家来找茬”的游戏任务:教师事先编写好简单的“问题”程序,并提供正确的程序参照图,让各小组上机调试,在规定时间内找出“问题”程序的错误之处并改正,同时做好记录为挑战下一关任务做好准备。学生完成任务后便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任务进阶,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便可尝试让学生填补不完整的程序,通过补全程序逐步锻炼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此时可以将程序设计题命名为类似“寻找失落的它”等游戏名称,学生看到这名字自然会联想到玩游戏,也就大大降低了对编程的畏惧心理,而且有了前面修改程序的基础,对于挑战本关任务的信心也会加强;学生在完成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中慢慢提高了编写能力,到最后则可以锻炼学生完整地编写、设计程序,也就是进阶到终极任务,如编写五子棋游戏程序——“与它对弈”。

学生每次做作业感觉像在玩游戏,自然就会对它产生好奇心,在完成不同阶段任务的过程中,大家都会想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同学之间就会有竞争,遇到问题则会想办法去征服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之余还提高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小组在完成任务期间遇到不懂的知识时,会互相讨论、主动翻书、上网查资料或问老师,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从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与优越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内驱力。

4 提取精华,制作“微课”

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较短,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如果能将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等精华部分录制成微视频提供给学生,学生课前可先观看视频,来到课堂上,教师进行讲授时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课后也可观看视频以巩固知识。当学生上机完成任务遇到问题,忘记某些知识点时,比起翻看课本,通过观看相应的微视频能更快更直观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更大了。

5 结束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或物品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优缺点,也都有适合的范围。《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不但能掌握本课程的知识,而且能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学以致用,解决学习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2008.11.

[2] 霍顿(Ivor Horton)著,杨浩 译.C语言入门经典(第4版)[M].清华大学出版,2008.4.

[3] 唐涛,杨本胜.C语言程序设计任务驱动教程[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9.

[4] 苏华.中职课堂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当代教研论丛,2015(04).

[5] 董松涛.浅谈游戏机制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5).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任务驱动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论子函数在C语言数据格式输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