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清的青春故事

2016-08-02健曦

青春期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海清舞者外公

健曦

2015年10月,联合国亲善大使海清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的正能量。2016年1月7日晚,2015年微博之夜盛典在京举行,海清获得压轴大奖“年度卓越公益人物”。

海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呈现给观众一个完全不同的海清。比如上了《中国好舞蹈》,比如和何炅搭档主持2014湖南电视台第十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颁奖晚会。

这些当然不是一瞬间变出来的,是海清用汗水和泪水在悠悠时光里慢慢沉淀历练出来的。许多事情她不讲没有人知道。就像在上《中国好舞蹈》前,没有人知道海清是专业学舞蹈的,没有人知道她曾有一个“红舞鞋”的梦……

艺术世家的舞蹈女孩

海清是南京人,她小时候非常崇拜多才多艺的外公,每天跟在外公屁股后面,外公甘汝敏也非常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外孙女。海清印象里,外公甘汝敏永远是个民国少爷的形象:“他很漂亮,戴着个帽子,很年轻的时候就拄拐杖,特别有范儿。白色的山羊胡子,每天修得整整齐齐。有时候戴着帽子,拎着黑包,特别帅。”外公特别喜欢跳踢踏舞,一高兴就跳,还经常拉着小海清一起跳。小海清在舞蹈方面很有天赋,外公略一点拨她就跳得像模像样,祖孙二人经常跳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都还意犹未尽。

父母看海清这么喜欢舞蹈,再想到她身体不是特别好,跳舞能锻炼身体,于是从6岁开始就送她去学跳舞。本来只是想让体弱多病的她通过舞蹈强健身体,没想到专业舞蹈的大门就此打开。

小学毕业的那年夏天,12岁的海清和妈妈走在路上,突然被两个陌生人拦下来,那两个人自我介绍说,她们是江苏省戏剧学校的老师,她们问:“这孩子看起来条件不错,学没学过舞蹈?我们江苏省戏剧学校正在招生,让她星期六来考吧?”

因为当时正值暑假,妈妈就让她去试试。顺利地参加完考试,海清回家静等结果,可时间一天天过去,学校的通知书却迟迟没来。海清以为自己考试失利与舞蹈无缘,却无意中发现录取通知书被夹藏在书里。原来通知书在一个月前就寄到了,但被爸妈藏了起来。

此时,戏剧学校已经开学一星期了。“红舞鞋”的梦在心中翻腾,海清执意要去。全家人都反对:“你学习成绩那么好,跳舞太浪费了!那只是所中专,不上大学,一辈子没出息。”但海清就是想去学跳舞。最后,妈妈决定写信给在长沙的外婆请示,作为老师的外婆回信道:“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

于是海清按照自己的意愿,进入了江苏省戏剧学校学起了舞蹈。戏剧学校的生活和海清想象中完全不同,每天早上6点跑步,然后踢腿压腿,进行腹背肌、弹跳的训练,晚上九点睡觉,除了吃饭时间,几乎被晨练、早课、午课、晚自习塞满,每天就是练舞练舞练舞。

吃不好睡不好,海清去了一个星期就跑回家嚷嚷着要退学,看到女儿哭成了泪人,海清的爸爸却说:“海清,学舞蹈当初是你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把它完成好,半途而废在你这个年龄我是不赞成的。小小年纪不能怕吃苦,你只要把这个坎过去了,以后就慢慢适应了。”

听了爸爸的话,海清考虑了三天又回去了。大概有梦想在心中时,每个人都是不知疲倦的。海清这一坚持就是六年。

弃舞从演成就万人迷

舞蹈演员是孤独的,一个人在练功房练习,天蒙蒙亮就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会让人学会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情绪、未来。而高强度的基本功练习更加挑战一个人的极限,这些都让海清快速成长、独立,这段时间对海清来说,一点都不苦,因为那时在做的是她热爱的事情,任何的苦都能品出甜味。

正当海清准备在舞蹈的舞台上大展宏图的时候,一次意外却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那是一次高难度动作的练习,海清突然摔倒,大腿伤得很重,一条腿细一条腿粗的过了半年。医生跟海清说:“肌肉撕裂很严重,你再这么练下去这条腿就断了。”渐渐地,反复的伤病让她连很多动作都不敢做了,海清不得不承认,或许是真的要离开舞蹈了。

1995年,17岁的海清离开戏剧学校进入江苏省歌舞剧院当编导。年纪轻轻就拿上了工资,这让许多人羡慕不已,可是海清却不这么想,妈妈当年的话再次在她耳边响起:不上大学,一辈子没出息。于是,在1996年拿了桃李杯舞蹈大赛新人奖后,海清萌发了报考电影学院的想法。1997年,海清以当年文化课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同时录取,最终海清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师从黄磊。

大学四年,海清几乎不在外面接戏,只有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才接拍了第一部电视作品《明星制造》。剧中,海清饰演一个有着明星梦的女孩儿,性格泼辣、争强好胜。在这部只有十几场的剧里,海清有一场与王艳饰演的女主角飙舞的戏,舞蹈虽然是自己的拿手好戏,但海清还是严格要求自己,对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认真演绎。最近她与王艳飙舞这段视频被人传到网上,点击率很高。视频中的海清样貌虽然青涩,但舞技了得,表现十分抢镜。这是人们第一次在电视剧中看到海清展露自己的舞蹈才华。

《凌云壮志包青天》是海清拍的第一部古装戏,让人眼前一亮的不仅是她楚楚动人的古装扮相,还有她那干净利落的一招一式,从小学习舞蹈的好处在这部戏里完全体现出来,就连武术指导都夸奖她底子好,悟性高。

在接下来得影视剧中,海清走向“国民好媳妇”的方向,很少再次展现自己的舞姿,也很少与人说起自己练舞的事,但舞蹈还是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她的生活。

功成名就后爱上公益

随着海清名气的增大,找她拍戏的导演越来越多,海清很忙很累,每天都忙得马不停蹄,有时候一天要赶好几个片场,当忙的很累很烦的时候,海清就想起小时候练舞的情景,她在练功房里不停地旋转、不断地甩头……每当想起这些,海清就在心底给自己打气,小时候那么艰苦的训练自己都挺过来了,做演员跟跳舞比起来,一点都不算苦!这样自我安慰一下,马上就振作起来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拍摄中。

正是当年学舞蹈的经历磨炼了海清的性格,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轻易放弃,让海清在影视圈收获了不俗的成绩,成了观众心目中的“国民好媳妇”。

舞蹈对于海清来说是视觉的艺术,是神圣的,不允许不完美。当年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往下走的海清,一直在心中留有遗憾。这个尘封的梦想终于在2014年被叫醒,海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国好舞蹈》的导师席上。

节目组刚找上门来时,海清有些意外,毕竟她早已经不是专业跳舞演员了,最后经不住节目组的一再相邀答应下来。

海清说她答应做《中国好舞蹈》的导师是想出来替中国的舞蹈吆喝。海清给自己的定位,是既能站在曾经舞蹈演员的角度,又能从中跳脱出来作为观众来看舞蹈。给综艺节目当评委,海清其实算有一定经验。这次担任好舞蹈的导师,海清却出人意料地称职,她的点评专业而不刻意犀利,情绪也不似一般真人秀评委那般夸张,温暖又有节制。学舞蹈出身的她对舞台上的舞者感情颇深,“舞者太辛苦了,不像唱歌、演戏,随时可以半路出家。要在10来岁、刚生理发育期的阶段就去训练的舞者,舞蹈生涯才能长青。万一哪个地方伤了,这辈子就不可能成为特别好的舞者了。”作为过来人,海清太知道舞蹈演员能坚持下去有千难万难,因此她很心疼台上的舞者,希望他们的付出都有所回报。

虽然同情舞蹈演员的辛苦,但评委席上的海清,特别不喜欢选手讲述煽情的故事。她觉得,“好舞蹈胜于一切,与你的故事没有关系。这是‘中国好舞蹈,不是‘中国好故事。舞者用作品说话,舞蹈胜过一切故事……”

近年来,海清功成名就后又爱上公益事业,不仅在国内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还曾作为全球乐施会大使到达非洲德班、肯尼亚和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并作为唯一的亚洲女性代表上台演讲,积极呼吁可持续发展理念,宣传低碳环保;倡导消除性别歧视、维护妇女权益;关注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问题以及救助孤儿等项目。

近日,联合国亲善大使海清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的正能量。

猜你喜欢

海清舞者外公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我愿意死在舞台上
轮椅上的舞者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外公的节日
外公爱吹牛
谢谢
谢谢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遇记者同款手机壳上前打招呼海青自带表情包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