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的“优质发展”更重要

2016-08-02文/汤

教育家 2016年23期
关键词:生源优质办学

文/汤 勇

大学的“优质发展”更重要

文/汤 勇

被大学圈定为“优质生源基地”,这是不少中学梦寐以求的。在他们看来,这一闪亮招牌,不仅向社会昭示着学校的办学水平,而且会赢得学校发展更多的资源要素,还会带来更加稳定、不断攀升的升学率。

在笔者看来,这种“共建生源基地”的背后,却有着与时代发展相悖的隐忧。我们需要追问的是,这些所谓的“优质生源基地”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优质”?

是在区域教育的资源配置中占有了绝对优势而铸就的“一枝独秀”,还是基于学校的普遍均衡、相对公平的前提下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共同优质?如果不是区域内学校普遍的优质,而是仅凭高校与极少数“优质学校”的一拍即合,则会诱导更多的优质资源向这些中学集聚,最终必将拉大校际间的发展差距,从而带来教育发展新的不公以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更加不均。

是仅靠分数的“优质”,还是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的“优质”?如果将“优质”仅定义为分数优,“以分数论英雄”,一些高校为了抢占招生先机,掐到更多的尖子,急于结对建设所谓的“优质生源基地”,也许会把更多的高中学校逼上创建“优质生源基地”的战车,这无疑会为应试教育火上浇油。

如今的高等教育质量饱受争议,提高质量必须让教育回归理性,回归常识,必须让高校练好内功,增强内力。如果不做到这些,而仅靠对“优质生源”的关注与控制,实乃舍本逐末。即使今日抢到了大量的“优质学生”,又如何保证学生毕业时的“优质”,又如何确保大学品牌的塑造和大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虽然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鼓励高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但这种“自主”不应仅停留在招生上,更不应仅局限于对“高考状元”“优质生源”的追捧上,而应该把办学自主的重心放在学校的内涵发展上,放在学生品行与专业能力的全面培育上,放在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建设上,放在优质课程、优质学科的开发上。

笔者以为,高中学校尽管面对许多像“优质生源基地”这样的“金字招牌”的诱惑,但我们还是必须本着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随时保持一份应有的清醒和冷静。无论面临多大的压力和诱惑,我们一切的努力与取向,必须把学生的“成人”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如果我们不保持教育人应有的定力,一味地迎合这种所谓的“招生利好”,就将失去教育的本真与教育人的初心。

当然,如果能通过“优质生源基地”的创建,从高校引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学校的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并与对应的高校、对应的专业相对接,倒不失为一个具有探索意义的行为,或许值得肯定。

远离社会的喧嚣与浮躁,把每一所学校发展好,实现最大限度的教育均衡,让更多的学校变得“优质”起来,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进入适合自己的学校,这才符合“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也才是我们永恒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向。

作者系四川省阆中市教科局局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猜你喜欢

生源优质办学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