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连山水之间,成全灵性世界

2016-08-02姚喜岱

阳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雪域国画山水

姚喜岱

初见画家张留成,是在一个冬日的午后。他从自己位于北京通州区的工作画室赶到市里,接受笔者的采访。

约摸一米八的个头,披散脑后的卷发,略显白净的脸色,不苟言笑的神态;红底花格衬衫,新款飞行服,高靿陆战靴——典型的一个艺术范儿人物。作为一位在国内美术界已声名鹊起的国画家,知天命之年的张留成这副装束并不罕见。然而,他浑身溢出的那个气场,尤其是脱口而出的一副东北腔,让人顿时产生了一种连接地气的亲近之感。

张留成的底气来自煤城鹤岗,他是从黑龙江这座国有大型煤矿走出来的矿工艺术家。现在他是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画室的专业画家。

神山下的祈福(国画)  张留成  作

张留成的根其实不在黑龙江,是父亲在解放初从山东聊城闯关东来到鹤岗,把血脉之根迁徙到这片黑土地上的。而张留成自1965年一出生,就把自己的命运与煤矿连到了一起。他在鹤岗煤矿职工子弟学校接受启蒙教育,12岁时参加鹤岗市少年宫活动,开始学习造型艺术,艺术萌芽从此在他的心里悄悄滋生。1984年,张留成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鹤岗矿务局峻德煤矿,他崇尚艺术的根苗才真正找到了适合生长的沃土。下矿不久,这个狂热爱上美术创作的青年就被领导慧眼识珠,调入矿工会担任了美工。虽说当时美工最多的宣传业务是为矿上画广告牌、布展览,但对张留成来说,这才是他从事专业美术道路的启程点。他点点滴滴地学画,认认真真地创作,乐此不疲。

1987年,张留成找到了一个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凭着10年的美术实践的功底,他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到北京参加了学制两年的国画系专科学习。这是他开始正规学习美术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时期,系统地学习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既有工笔,也有写意。中央美院教授姚有多、李行简、贾又福、崔晓东,国家美院画家李延声给了他极好的国画创作的指导,李延声还把他介绍给国画大师黄胄,使张留成亲聆教诲,茅塞顿开。后来,他又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国画专业本科学习。

毕业回矿两年之后,张留成从矿工会调入鹤岗矿务局矿工报社,担任了美术编辑。除了为每周三期的报纸画插图、编辑美术版,他把业余时间用在山水画创作上。矿工敦厚、质朴的品性,矿山沉稳、雄浑的风韵,在张留成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积淀成为大山一般的情怀。

孔圣人有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进入“乐山”状态的张留成当时陷入了艺术创作方向的深深思考:“山水画里,南方画妩媚,是江河溪水、曲径通幽;北方画壮美,是白山黑土、冰雪覆野……我呢?”反复思索之后,他心里有了准星:我的根就在矿山,我要在这片黑土地上定准我创作的目标——国画山水!并且要以莽原大山的创作为主攻方向!

在这片养育张留成几十年的矿山,除了父亲在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以外,他和哥哥、他的妻子,乃至岳父母一家都是煤矿职工,煤矿是他天然的根系,他要让根生发开去,让矿山的形象在自己手中亮丽起来。从此,他下矿下井,绘画创作,留下的都是矿山的影像。鹤岗煤矿地处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的过渡带,山丘连绵起伏,他钻进山里、走出山外,挥毫写生,把自己对大山的情怀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来。1990年,他花费心血创作出国画《莽原》,参加了第二届中国煤矿职工艺术节书画作品展览,荣获优秀作品奖。自此,他的美术创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几年之后,一次美术家的写生创作活动彻底改变了张留成的命运,促使他走上了专业画家的道路。1999年,他应邀与几位北京画家一起前往西藏写生。他克服了高原反应带来的严重不适,走进雪域高原,走进藏民生活。雪域高原那粗犷、寥廓、雄浑、圣洁、壮美的自然景观一下子紧紧抓住了他的心。半个多月的采风、写生、创作,他把几个速写本、画夹子涂写得满满的。

回京后,他对自己的画稿进行了整理、消化、分析、归纳。如何定型西藏之行的画作风格?他对西藏山水的内涵和自己国画创作的理念进行反复思考。国画是呼唤人性回归、张扬个性的艺术,没有个性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当时同行的画家大多是人物画大家,画山水的画家也不少,所以他用水墨语境勾画西藏,表现形式和理念必须是独特的。

拉萨小港(国画)

西藏辽阔、壮美,蓝天白云,是神州圣洁的五色土,自然属性与北方山水相似。然而这里没有树木,只见寺庙耸立,经幡飘飘,红袍朝圣,这样的画面与内地景观差别很大。西藏本土画家在作品里表现的大多是宗教理想,藏民千里跋涉,虔诚拜佛,令人怦然心动。张留成久久思索,加上朋友的启发、导师的点拨,他的思路逐渐明朗:我要像信徒那样,找到自己的创作方向,把信仰上升到理念,用文化、理想去表现现状和民族情感,避开别人的路子去展示西藏。要从西藏天地无穷无尽的厚重底色中萃取出一个专属于己的“灵性世界”,找到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雄浑、粗犷、神圣、洁净,应该成为我西藏山水画创作的底蕴特色!”从此,他与西藏结缘。

从1999年至今,他一两年就去一次西藏,十几年时间去了七八次, 2001年一去就是两个多月。经过多年在雅鲁藏布江南北两岸的游历,他对一座座冰山雪峰、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名刹古寺进行了会心领略,对雪域高原的独特民风也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写生、观察、感悟、创作,终于形成了自己西藏山水画的独特魅力。他泼墨绘制的《圣地》《雪域》国画系列一经推出,便倾倒京城水墨画坛。以新颖而富有张力的构图令人耳目一新,在美术界形成了一道亮眼的风景。

打开《圣山祥云》《圣山净土》《神山圣洁》等画作,但见通篇洁净、震撼,画面一片光明,令人眼目一亮,一个纯净无尘而又舒爽豪放的人文世界的美感油然而生。而这种感觉,除了有中国古典绘画文化的精神在审美意识中发挥作用之外,更可见他对当代中国文化精神文脉来源的准确把握。细细品读他的作品,一股强烈的具有当代性的“中国风尚”迎面扑来:雄浑磅礴的格调,纯净无瑕的神圣气息,开阔犷猛而不失优雅的品质,以及那种来自雪域高原的未经雕琢的质朴和真诚,共同构成了他的作品的无穷魅力。

经历多年的积累后,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术素质,为拓展自己的学术精神,2008年他考入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教授工作室课题班。在卢禹舜教授 “继承传统,面向生活,秉承学术,创新求变”学术氛围引导下,张留成去燕郊,下太行,赴兴安岭写生创作。在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他的画风更趋成熟;在雪域山水语言探索的开发研究上,他的艺术个性更显独立。这期间,他的作品多次参加中国国家画院和国家画院青年画家作品展。

张留成西藏水墨语境的国画问世之后,立刻得到美术界一片赞扬声。他虽非第一个涉足西藏题材,但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仍然这样评论:“他是第一个探索雪域山水的画家。”赞扬他画出了雪域山水的灵性。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傅京生教授评价说,犹如当年印象派画家以阳光的感觉看巴黎的风景,留成也在用阳光的感觉看雪域高原的自然客观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共在。只是,留成注重的那“阳光”并不是印象派画家注重的自然界的阳光,而是来自他的心灵之光。正是因为有了这“心灵之光”在他的创作中的意象式的显现,才使得他的风格追寻显现了现实意义。可以说,画家的文化理想,赋予了画面人文质量;而画家的人格修养,同样使画面显现了崇高的人文价值。

读懂了张留成才能清楚:这片阳光,早在百里矿山时就播洒到了他的心底;这种灵性,是大山的情怀给予他的艺术启蒙。他将留守精神,把从煤矿带出来的唯美精神世界铺陈给世人饱览……

艺术简历

张留成:男,祖籍山东,1965年生于黑龙江,现居北京。现为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画家,文化部对外交流中心国韵文华书画院特聘画家,北京通州台湖国画院画家。

其作品三十余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展。应邀参加2008年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和搭载神七“和平颂”太空飞行艺术之旅,参加2009年第十八届电影节·首届中国美术家作品展。近年进青藏高原采风,创作出系列《圣地》《雪域》山水作品,2011年出版专题画集,被誉为“第一个探索雪域山水的画家”。多次随中国画家代表团出访欧、非、美、亚洲等十几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雪域国画山水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挑战雪域之巅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雪域高原
国画欣赏
雪域之巅
《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