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其重建

2016-08-01江文臻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精神世界重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多元价值的冲击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了功利化、物质化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重现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中国人;精神世界;重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呈现多元化状态,特别是在网络文化、西方观念的冲击下,人们精神世界逐渐呈现出功利化、物质化的趋向,面对这种现象,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人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更好地重建中国人精神世界。

一、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演变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人精神世界。在19世纪中叶前期,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将儒家的思想当作是治理国家的核心,因此,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中国传统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在19世纪中叶到1978年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动荡的环境,西方世界的文明、发达的科技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西方世界的自由、现代文明精神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精神造成很大影响,他们批评旧思想、旧社会,反对旧宗教,反传统浪潮的兴起,使得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被摧毁。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精神世界。改革开放以后,国门打开,中西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西方的各种价值观传播到中国社会,中国一些传统观念受到质疑,而新的价值观念仍未成立,使得中国社会呈现出价值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趋势。同时,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开始呈现,有的人开始崇拜金钱,认为“有钱无所不能”,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塑造,文化知识和精神素養不足,成为了物质的奴隶。

(三)中国人精神世界改变的原因。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改变的主要原因在于:(1)传统文化断裂,在社会转型阶段,很多人没有摆正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使得传统文化的根基被彻底摧毁,而新文化、新道德未形成,造成人们精神无家可归。(2)核心价值缺失,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核心价值的缺失,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呈现鱼龙混杂的局面,一方面有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的渗透。

二、重建精神世界及其重要影响

中国当代社会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必然会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同时还会对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极大的影响,有的人无法适应新社会变革及新的环境,从而在精神上感到迷惘;有的人对异常的思想文化没有警惕,在精神上出现迷惑;还有的人无法适应多元价值观,在认知上存在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价值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解决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对外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对内能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能促进社会思潮建设。

三、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重建的方法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的全新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中国人精神世界存在的各种问题,中国人思想存在的缺陷,要想保证当代中国人健康精神世界的重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创造者,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该体现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将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当做社会改革的最终目标,这样才能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边缘化的现象,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品质使得我国推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在必行,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要朝着中国向度、世界向度的双重方向发展,一方面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际局势,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中国社会实践进行指导,同时用中国实践经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中国人精神世界,避免马克思主义沦为僵硬的教条。对于当代中国,必须把握好时代特征,坚持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践行马克思中国化的道路上实现与时俱进,从而更好的指明中国人精神世界发展方向。

(三)引导全民共同价值观深入人心。对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问题,必须从构建全民共同价值观入手,也就是要从价值取向、思维方向、道德情操、精神状态等出发,提升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呼声,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坚持能力本位、和谐共生、公共利益、创造价值,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精神世界问题。在时代的呼吁下,中国社会发展急需能力本位、和谐共生、公共利益、创造价值的精神,这些精神蕴含着对人的精神世界负面因素的批判,如能力为本代表着当金钱、人情、关系和能绩存在冲突时,应该以能绩为准则。

四、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些假、恶、丑的思想趁机渗透人们思想,对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加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重建,以此来推进中国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海滨.面向“中国问题”的人学研究——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0):53-55.

[2]赖怡静.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其重建[J].科教文汇旬刊,2012(21):195-196.

[3]孟献丽.当代中国价值观与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建[J].探索,2016(02):132-133.

作者简介

江文臻(1993-),女,汉族,江西上饶人,法学硕士,单位: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精神世界重建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二孩时代,人口生态重建的理性思考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民俗与信仰:探访夯卡苗民的精神世界
用镜头“重建”徽州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当代关照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