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分析及当代任务
2016-08-01陆小林朱晓玲
陆小林 朱晓玲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问题,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中国的具体的实际的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结合,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本文将从时代要求、理论品质、实践依据和文化依据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的必然性,然后从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客观实际来分析其必要性,并结合面临当代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危机提出新时代应当如何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必要性;历史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一)时代要求
近代中国以来,由于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侵略,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的仁人志士经过不断地斗争。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思想和观点,如以林则徐、曾国潘、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主张“中体西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指导思想,在保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大力发展实业、军事等,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提下是不可能促使国家富强的。如以洪秀全、洪仁玕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领导了作为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后期也提出和实施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地主阶级的残酷镇压,也未能得到实施和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同样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但由于其内在的、无法克服的矛盾所具有的明显的局限性和封建统治的强大,最终成了“百日维新”的闹剧。此外还有以孙中山、宋教仁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希望借此将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导致其革命果实迅速被袁世凯窃取,并没有能够解决中国的独立、富强、民主的问题。
无数次的斗争表明,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地主阶级或是资产阶级都是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无法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的富强。之所以失败,其理论层次的原因是因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革命的革命和斗争迫切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适用性。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体系组成,通过长期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逐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以及方法是完全正确的,并且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并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而是不断与实践、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指导我们工作和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仍然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2、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开放性、世界性、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 恩格斯在欧洲工人运动的伟大实践中意识到工人运动的斗争长期缺乏实质性的成果和夺取最后胜利的原因是缺乏科学理论,因而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创立了工人运动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希望各国积极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积极地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先进理论。
(3)实践基础上的开放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随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经典教条,恰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和一个开放的体系,只马克思主义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显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才能为其革命和实践发挥指导作用。邓小平著名的“摸论”和“猫论”其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不是答案,而是为解决新问题的理论方法。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开放性使马克思主义只要实现将各国的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的完美结合,就能对经济社会、革命和建设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与时俱进。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实事求是,最早为一种治学态度,但毛泽东将其加以改革,变成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并逐步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不断推动中国革命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
总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获得广泛传播,并且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精神武器,不断推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新的成就,并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是理论自身的实践性、科学性、开放性、世界性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决定的,是以实事求是为理论基础决定的。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依据
1、近代中国的国情是社会基础。近代中国面临着两项基本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先进人士,他们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强大的思想武器不断开辟中国的新道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不断传播并且顺利实现中国化,同时在中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国情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
2、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要求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里如何进行革命并最终夺取政权和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进行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推动国家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最大的基本国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党并以此作为根本出发点,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动摇,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以三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次伟大飞跃。
3、共产党所具备的先进性要求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牢牢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主要是其理论是否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存在契合点
“任何外来文化要实现成功的移植,就必须从本土文化中找到其生长点和结合点,而其前提是:必须与本土文化传统具有某种价值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契合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用变化发展来看待世界与中国传统哲学中提倡的将万物归结为“水金木火土”五种具体形态的唯物主义倾向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重点、努力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时令的变化及顺时而动具有相同之处。
二、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作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的统一,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和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仅仅引进马克思主义并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地适用于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工人运动的伟大实践,其许多观点和原理主要体现西方的文化内涵,虽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契合点,但仍有较大差别。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不断发展,就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内化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并根据中国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消化、吸收和发展,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关于在具体的国家如何实现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如何成功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没有现成的答案。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国情和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并成功领导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曾说过:“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在中国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会面临与资本主义社会完全不同的国际、国内环境。要想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三、时代任务
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我国的主流意识、主旋律,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但随着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冲击,逐步受到西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几乎出现被边缘化的危机,在新的时期如何应对挑战、克服危机、实现超越,是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严峻问题。
(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夯实理论根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如对一些新现象和新观点解释不够充分,缺乏必要性和合理性,导致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产生怀疑与批判。与此同时,与西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学说的正面交锋,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捍卫程度不够,理论不能解决实际出现的各类问题,随之造成思想的困惑与混乱,人们开始怀疑其普遍真理性。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和发展,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新的实践。
(二)坚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发展的难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归宿,又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被奉行经典被广泛传播,其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变化、发展的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和公信力,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坚持权为民所有、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致力于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以不断创新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凝聚共识,增强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继承与发展,在新起点、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时代中进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在革命中针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产生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难题产生了科学发展观,从而在当前世界主义运动处于低谷的当今,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更多、更突出的成就,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必然的,又是必要的。在新时代和新起点必须结合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实现丰富和发展,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去夺取新事胜利和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A].林衡.中国国命运大论战[C].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
[2]刘昌明,张传.论“主义”的功能及其与“问题”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2.6.
[3]徐国民.主义与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析[J].兰州学刊,2008(8).
[4]胡适.三论问题与主义[A].林衡.中国国命运大论战[C].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Z].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郭继严,辛仲勤,谢定波主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7]马举贤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8]管文虎主编.邓小平理论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9]编写组.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辅导[C].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陆小林,男,四川广安,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中学政治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从期从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班主任工作。
(第二作者)朱晓玲,女,四川南充,中学生物二级教师,四川省南充龙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