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里徒步长征路
2016-08-01赵勇强
赵勇强
行走在长征路上
重走陕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徒步行走,也是我们对红军长征的苦累最直观的感受。前三天是最痛苦的,因为还处于适应阶段,很多同学身体吃不消。第一天结束时,不少同学脚上都起了水泡,连我这种从农村走出来的男子汉都是左右脚起了触目惊心的水泡。于是晚上休息的时候,医疗队的同学就给长水泡的同学挑掉水泡,但第二天一走起路来仍是钻心的疼痛。为了让前脚掌少受力,后脚跟不自觉地承担起了走路的重任。大家不像头一天,可以甩着步子,碾着脚往前走,只能用后脚跟,撇着脚走路。步子小而快,才能跟得上队伍的步伐。
身体的适应力超乎我们的想象,每次开始走路的时候总会有那么几分钟的适应时间,这时候脚痛难忍,需要做的就是用脚最痛的地方去走路,我们喊着“一二一、一二一”,把腿打直,用脚碾过脚掌上的泡,过一会儿,脚适应了就可以大踏步向前走了,那时候,脚不是自己的,直到晚上休息的时候,脚才变成自己的。
在向南泥湾行进的途中,我们遇到了大雨,雨后来变小了,但仍下个不停,为了不耽误行程,我们冒雨前进。三十里的山中土路,此时满是泥泞,一走一打滑。一路坎坷不平,既没有人家,没有地方可以停下来休息,正是这样的情况,让我们感受到这样的路才是我们重走时该走的路,我们仿佛有了一点红军长征时的感觉。
感受乡土大地
在徒步途中,我们还开展了调研、参观学习和农村劳动体验等活动,我们发现虽然这些地区仍然较为贫困、落后,但长征的精神火种留了下来,在老乡中代代流传。我们在上田村调研的时候,发现了一位崔爷爷。这位78岁的崔爷爷独居在在延安宝塔区深处的山沟里,他用了18年种了十万多棵树。村里人都以为他是在为子女种树,其实他是为了绿化家乡,防治水土流失才种树多年。在上田村停留了三天,我们和崔爷爷一起采种播种,更被崔爷爷感动。崔爷爷说:“制定了计划就要完成。”所以,他忙得顾不上吃饭,老伴就把饭送到地里。没有月亮的晚上,崔爷爷也不休息,打着灯也要干活。我们不禁感叹,崔爷爷虽然已经苍颜白发,心却依然火红炙热。
同村的还有一位刘叔叔,他打了11年的井。这口井并不是为了自家而打,他想打一口能供得起全村人用水的井,这样村里人不再需要去买水。刘叔叔用简单的工具一打便是11年,硬是钻下了111米深,终于打成了。但是刘叔叔不满足现有的出水量,刘叔叔说:“还要再深一些,打到黄土层的最下面,挖到石头,出了喷泉才好。”因此刘叔叔仍在继续深挖这口井。
崔爷爷说:“人的一生要活得有意义。”平常我们听到这句话,会觉得它大而空洞,但当我们看到了崔爷爷和刘叔叔坚持做的事后,我们觉得这句话再实在不过了,用几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去坚持做一件事情,这不就是延安精神在他们身上的体现吗?
崔爷爷的梯田修在悬崖边上。这些树都是他栽种的,不过工程量更大的是漫山遍野的梯田,那也是他修的,修了十七八年了
2015年7月20日至8月9日,我们25名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大学生,重走了红军当年从陕西西安到延安的800里征程。
在我和其他三名发起人发起这项重走活动前,不确定会有多少大学生感兴趣。我们写了招募书,发在网上,也有同学推荐朋友参加,最终招募到了25名同学,这些同学来自天南海北,有内蒙古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宁夏大学等。我们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学,对红军长征的历史感兴趣。2015年7月20日,我们在西安开营,一路经过了铜川市的梅家坪镇、金锁关镇、宜君县、黄陵县、龙首镇、交口河镇、洛川县、富县牛武镇、南泥湾、上田村,最后到达了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