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6-08-01王瑛
王瑛
摘 要: 近几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都逐渐加大,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广泛的关注,要培养出在英语方面的高级人才,就要有效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头脑灵活程度、心理健康,以及对知识的吸收理解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课堂调整,在众多教学方式中,受到关注相对比较高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 高中英语 教学应用
引言
高中英语在我国各个学科的教育中占据很高的地位,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高中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不是非常明显,由此可见,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十分必要的,突破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局限性,开拓全新的思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提升高中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教师明确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学习高中英语的兴趣,有效强化高中英语教学效果。本文将深入分析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习高中英语时应注意的问题,介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高中英语中的应用与带来的好处。
一、在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习高中英语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所有时候都适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中的教学效果的确非常好,但是并不任何时候,对于任何学科都适用,要根据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依然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缩短了教师的教学时间,但是至于怎么缩短、缩短多少就需要教师合理地掌握,一旦把握不好就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造成学生过于松懈的现象[1]。
(二)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时评级系统很重要。评价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非常重要,一般都是教师给学生进行评价,或者是学生之间评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中,还可以由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打破传统的评价系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因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核心,所以,学生对于教师的安排是否满意是非常重要的。
二、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习高中英语的好处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进行高中英语教学的时候,要将学生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教学方式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改变,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学生要积极地、主动地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解读,多角度地考虑问题,有效提升学生在学习中乐趣,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不依赖外界条件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思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高中英语的效率[2]。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习高中英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当中,增加课堂的交流与互动,分享学生自己的见解和心得。通过相互交流和促进,拓宽学习地理的深度与广度。学生可以分别从不同的思维方向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解读,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积极的影响,从多个方向和角度思考问题,更深入地理解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高中英语的效率[4]。
(三)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评价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增设奖罚制度,学生的积极性就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只要学生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效率就自然而然提高,这一方法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的效果非常强,“差生”本身就可能会存在自卑的心理,一开始可能还会努力,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效果不明显又没人期待的时候,就会自甘堕落,导致自己越来越“差”,这并不是说他们在智商上存在问题,只是掉进了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陷阱里面。这个时候,评价制度就会起到作用了,“差生”会因为教师一句好的评价就欣喜若狂,对于英语学习相对较好的起到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4]。
结语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目标,树立全新的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理念,调整学生心态,树立新的学习目标,改善学生传统的学习高中英语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向多元化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高中英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陆留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65-67.
[2]赵蕊.“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24:149-150.
[3]潘意志.“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物流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兼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教学方法创新[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05:15-22.
[4]唐扬波,郑乐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06:30-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