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口头实践教学探讨

2016-08-01叶惠美

考试周刊 2016年56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高职语文

叶惠美

摘 要: 口头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职业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学实践证明:较受学生欢迎的口头实践课程可以分三步走,即学习模仿阶段,兴趣激发阶段,职场口才训练阶段。

关键词: 口头实践 高职 语文 教学探讨

举行一定的口语实训课,有助于高职语文教学适应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职业教育观。笔者结合高职学生现状,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总结了本校语文老师的经验,探索出较为受学生欢迎的口头实践教学三步走,即学习模仿阶段,兴趣激发阶段,职场口才训练阶段。

一、学习模仿阶段——在“模仿”中成长

(一)模仿央视“新年新诗会”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

“社会角色和行为的掌握是由于模仿他人的角色言行而获得的,因而模仿在人们的个体社会化中起着重要作用”[1]。模仿是自我发展中的技能学习的开端,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口语实践中,我们首先安排了模仿央视新年新诗会的诗歌朗诵会。

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充沛的情感,吸引着人们通过朗诵展现它的音韵美、建筑美和绘画美。朗诵者通过自己的声音、表情、感情可以传达出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发听众的共鸣。“朗诵是一门表演规模极小但发挥空间极大的艺术”[2]。此次实践课要实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感受不同诗歌的内容,扩大知识面。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央视新年新诗会,锻炼学生的朗诵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收获成就感。

活动设计:

1.学生两人一组,上台朗诵自己最有感觉的一首或两首诗。时间控制在4—5分钟。

2.全班一起选出两位主持人。要求:普通话最不好,上课最少发言。

3.全班同学提前一周把选好的诗歌的题目和作者发给主持人。少言寡语的两名同学负责写主持语,并主持。

4.第一组的同学朗诵完后,老师负责点评。之后的每组则由前一组的同学派代表进行点评,分别指出朗诵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老师再进行补充。

此实践课目的之一首先是让学生体味中华诗歌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其次是锻炼学生在人前说话的胆量。很多学生是第一次上台,他们的脚在打颤,他们的语速不是那么适中,但他们毕竟勇敢地站在了台上,第一次收获了赞赏。

(二)举行“我的最人生”故事会。

语文的教学内容有多种解读方式。如何让这些对高考心有余悸的高职生不再害怕语文,如何激发他们对大学语文的兴趣,是摆在高职大学语文老师面前的两个问题。为了让高职生感受到语文的无处不在,我们设计了一次“道出我人生”的故事会。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感受不同人的故事的内容。

技能目标:通过上台分享人生“最”的一件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习惯,让学生感受班级的爱与温暖。

活动设计:

1.老师示范:讲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2.学生轮流上台分享自己人生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要求:

①内容真实:内容为自己人生中最(开心,自豪,伤心,得意……)的一件事。

②话题统一。

③语言恰当,语速适中。

④时间控制在4-5分钟。

本次实践课上,我们听到了很多同学从来没有提及的过去。在那节语文课上,每个同学的故事都讲得很精彩。

很多学生后来都写道:“这次课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对方。”“这次故事会唤醒了我们风尘已久的心灵。毫无疑问,那是我最触动我心灵的一节语文课,让我对大学语文的内涵有了新的感想。”“当同学轻松自在地回忆自己过去尴尬的趣事,原来难忘的记忆也是也是语文的深意;当我自己站在演讲台上谈笑风生,放松的自我原来也是语文带给我的快意。”

学生上台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语文课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段快乐之旅。相比第一次的诗歌朗诵,学生总体进步很大,不再像第一次上台那样扭扭捏捏,有一批学生已经能够在同学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二、兴趣激发阶段——在“愉悦”中提升

“语文教学应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在多彩的生活中,在浓郁的趣味活动中活络思维,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3]。

(一)趣味语文

寓教于乐是适合高职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高职生基础较为薄弱,将趣味和教学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学习通过动作、神态把成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倾听别人语言的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活动设计:本次课内容安排为做动作猜成语和文学素质竞赛两个环节。

1.做动作猜成语: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用语言或动作进行提示,其他同学在下面猜成语。要求:提示的话中不能出现成语中的任何一个字。

2.文学素质竞赛:从《一战到底》和《中华好诗词》题库中选取题目。全班分为四组。第一轮“百家争鸣”:每个同学有一次机会,回答错误不计分。第二轮则是抢答环节,谁最先举手就谁先回答问题。两轮累计最高分便是冠军队。

本次实践课旨在展示学生的表演能力,测试学生的文学综合素质,在快乐中学文学常识。在第一环节中,上台表演的同学一个动作还没做完,台下同学就猜出了答案。学生灵活运用了平时学到的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第二环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生既检阅了自己的所学,又重温了传统文化。

(二)读书报告会

在大学语文课中,我们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的后面列举了人生必看的50本书,老师分别举行了不同形式的读书报告会。笔者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走进小说天地”的读书报告会。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感受不同作品的内容,扩大知识面。

技能目标:通过上台介绍书籍,分享感受,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活动设计:

1.请学生回忆自己读过的小说中深深吸引过自己的生动故事情节。(第一组)

2.故事人物大家猜。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出几个题目,按小组进行抢答。或者是给出肖像或漫画,让大家猜;或者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语言道白,让学生上台表演,演出人物的动作行为再让大家猜;或者是请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和独特的语言再现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全部)

3.读小说心得报告。请学生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并谈谈自己读了小说之后的感想、收获。(第二组)

4.第三组同学负责提问。老师补充提问及点评。

本次实践课学生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第二环节“故事人物大家猜”,既扩大了师生的阅读视野,又放松了神经紧张,激发了阅读兴趣。本次实践课给师生带来了欢声笑语,强化了教学效果。

(三)话剧表演

话剧表演可以让课文中各种情节情境呈现在课堂上,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又能展示学生的表演技艺天赋,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作为高考的失利者,高职学生对语文的第一感觉是害怕。如何转变学生对语文的印象,如何让他们学得轻松、快乐,这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高职语文教学中,适量的话剧表演可以把课本的死的知识转变为活的应用性知识。

《冯谖客孟尝君》作为一篇文言文,是生僻难懂的。在教学过程中,话剧表演的形式直接“秒杀”了传统的翻译教学形式,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更具立体感。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文,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并参考网上的资料,写成了现代版的话剧,人物、时间、场景、道具、独白、旁白写得像模像样,表演惟妙惟肖。

当趣味充满课堂,当欢声笑语打破往日的沉闷,当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当情感的血液注入快乐的源泉,当抽象的知识便化成了一汪清泉,知识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

三、职场口才训练阶段——在“自信”中蜕变

诚如美国交际学大师卡耐基所说:“一个人成功15%取决专业知识,而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及有效说话等软本领。”[4]语言沟通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职业能力。大学生求职面试离不开语言,上班后相互协作更离不开沟通、离不开语言。我们秉承高职语文教学顺应工作需要的理念,在口头实践项目的最后阶段进行了“两位一体”的训练方式。

(一)自我介绍

面试离不开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每个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应聘者必须通过的一道关卡。它要求应聘者在两分钟的时间内把自己成功地推销出去。为了增强学生的求职竞争力,我们开展了一次“面试自我介绍”口头实践活动。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了解面试时自我介绍的内容和方法。

技能目标: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介绍自己,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帮助克服学生羞涩、紧张的心理,增强学生自我推荐的意识,树立自信心。

活动设计:

1.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各小组搜集较好的自我介绍。进行交流后,写出自己独一无二的自我介绍。

2.模仿《今天我面试》节目,做1分钟的自我介绍。要求:

①完整、简洁、扼要;

②彰显个性,体现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

③语言准确,实事求是,表达流畅。

采用模拟面试方式,由老师和学生轮流当评委,对面试者进行提问,并当场给出分数。(第一环节)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如果不懂得推销自己,如果没有表现自我的胆识,则很难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自我介绍的训练,让学生感受了语文在工作、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这种实践训练把课本的死的知识转变为活的应用性知识,促进了高职语文教学与职业能力挂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

(二)面试对答技巧

面试有80%的时间是由面试官提问,应聘者回答问题。应聘者如何漂亮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关系到能否让面试官觉得他的素质是可以的,专业是一流的,有无限发展的前景和预期。这个能力在面试过程中决定了面试结果。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感受面试的氛围。

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增强学生的面试技巧。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的心理,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活动设计:

采用模拟面试方式,由老师和学生轮流当评委,对面试者进行提问,并当场给出分数。(第二环节)

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我们采取分组形式完成不同内容。两个环节分别占50分。

第一环节:自我介绍

1.自我介绍陈述完整全面,内容真实,不夸张。(10分)

2.陈述过程设计合理,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语言畅达,有感染力。(10分)

3.讲普通话,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速语调适中,衣着整洁,精神饱满。(10分)

4.按时完成主题陈述。(10分)

5.特长特点鲜明。(10分)

第二环节:面试对答

1.能正确理解评委提问,做出有针对性的回答,回答内容准确精练,重点突出。(25分)

2.答题过程流畅、无明显停顿,语句通顺,措辞恰当,语言精练。(25分)

模拟面试环节进行实训,能够真实再现面试的情境,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分组协作训练了学生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结语

人,要在赞扬声中,要给予他肯定,他才能不负众望,重沐而生。要想让高职学生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敢于”,语文实践课必不可少。成长需要肯定,需要赞扬。我们要多给高职语文加一点“调味品”,给学生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赢得掌声,自信回头。高职语文课要为学生创作机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智能,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乔治·赫伯特·米德著,霍桂桓译.心灵、自我和社会[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87.

[2]孙富中.专题研究与舞台表演:高中戏剧选修课教学的双翼[J].《语文建设》,2007:38.

[3]邱聪雄.趣味语文教学之我见[J].小学教学参考,2014,6.

[4][美]卡耐基著;岳玉庆,姜雪梅译.人性的弱点[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9:I.

本论文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校级课题《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高职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