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城市中的身体乐谱
2016-08-01黑麦
黑麦
如同“舞台上的盗梦空间”,让诺·潘恰德(Jeannot Painchaud)版的融合剧《大都会》运用了电子、摇滚、流行等多种音乐手法,舞台上,马戏演员们的身体犹如舞动的音符,讲述了与1927年默片《大都会》完全不同的城市故事。
用潘恰德的话来说,一个马戏团体,借用了音乐剧的视听形式,套用了一个老电影的故事情节,用身体技巧呈现了一部当代《大都会》。它来自沉闷无聊、压抑性格的城市生活,却被一群马戏演员融入了具有现代感的身体技巧;它营造了一个灰色的工业化景观,唤醒了办公室职员,如同被卷入一场马戏,“重要的是,人们在剧中看到了现实中的自己”。
潘恰德被誉为“马戏界的克里斯托夫·诺兰”。1984年,年少的他意外地观看了太阳马戏团的首次表演后,很快被那种新奇的融合了舞蹈、特技、杂技、魔术、柔术以及歌剧等多种形式的艺术风格所吸引。那种恢宏的舞台设计和精巧的剧情让他对马戏有了新的认识,于是立志成为一名马戏演员。之后他来到蒙特利尔的国际马戏学校,在那里学习身体和表演技巧。他逐渐意识到,马戏除了表演以外,似乎还可以作为一种故事和情绪的表达。那时,他已经开始跟随不同的团队在全加拿大巡演,并且开始留意马戏故事的结构。
直到27岁,潘恰德才加盟著名的太阳马戏团赴日本演出《魅力》(Fascination),那一年,他以自行车车技节目获得了世界杂技界重要赛事——法国明日杂技节的铜奖。没过多久,潘恰德就自立门户创办了炫光马戏工场。那时,他只跟别人讲“我想有一个自己的马戏团”。多年后,他才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喜欢太阳马戏团的表演,他们排演的都是经典的故事,流行且大众化,我当时更想表演自己的故事,它或许不是那么流行,但是我希望在一场表演中融入更多的音乐种类、文化元素,这些都能让舞台表演更加自由。”
潘恰德的《大都会》是音乐剧的节奏,他觉得音乐剧最能从情绪上抓住观众,因此他并不在意音乐的类型,只是不希望它太沉闷。他在开场时便尝试着用重型电子乐表达剧情的压迫感,其间又用多种摇滚和流行曲式来跟踪剧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也会用法语流行歌曲来烘托结尾的高潮。潘恰德说自己一直是个音乐“粉丝”,他在“炫光”的其他作品中曾经请来摇滚乐队、交响乐团登台,而此刻正在巡演的另一部作品则是融入嘻哈音乐和街舞。潘恰德说:“音乐是一种通用的语言,即便没有歌词也会感知情绪,这或许是音乐在剧中最大的用途,但是好的配乐也会给你提供观感上的细节,它让舞台的画面出现层次感。”
与这些音乐共鸣的是跨界的作品类型,潘恰德更愿意把这部剧称作“融合剧”。潘恰德说,多种艺术形式的并行是他想看到的成果。“这次《大都会》中表演的滚圈就是炫光马戏首创的,是炫光马戏的另一位创始人丹尼尔·西尔从呼啦圈里得到的灵感。他当时就认为人可以固定在呼啦圈的里面与外圈旋转,经过很多次尝试,后来形成了我们剧团独有的表演项目之一。它最终被命名为‘西尔轮,如今这一表演项目已经在各个杂技团队的表演中都可以看到了。”3年前,潘恰德的这部剧曾经拿下了巴黎世界新马戏大赛、“红磨坊”等多个奖项,他认为这部剧中的柔术、舞轮、晃板、空中飞人技巧和音乐配合或许是令评委最满意的部分。“这就是现代马戏的魅力。”潘恰德说,“我们在纽约百老汇和伦敦的莎德勒·威尔士剧院(Sadlers Wells Theatre)的舞台表演后,我看了那里的戏剧评论,意识到这部剧的剧情改编或许也是吸引人的一个原因,因为我在台下看到了很多共鸣。”
舞台剧《大都会》剧照(组图)
“舞台剧的新玩法”——专访潘恰德
三联生活周刊:这部《大都会》是否受到了1927年那部同名默片电影的启发?
潘恰德:是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电影对我的整个剧是一个初始的启发,特别是看到电影里城市赖以运转的庞大机器时,我对这种机械的东西有一种认同,可能是因为我是个马戏表演者,它和我们表演时的编排语言有种相似之处。
让诺·潘恰德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还有别的灵感么?
潘恰德:还有很多,比如那时我看很多舞剧、音乐剧,90年代的北美是舞台表演的天下,那时候我已经看了不少先锋的团体表演,他们已经开始在剧中加入各种表演元素,其中有些很前卫,有很强的艺术感。后来我又看了英国导演特瑞·吉列姆关于想象未来的电影《妙想天开》,以及卓别林的默片《城市之光》。我在很多大都市都会感到那里有一种压迫感,看到上班族像“囚犯”“机器人”一样地辛苦工作,这个时候,你就会感到卓别林的很多疯狂举动都充满了奇妙的想法,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那些有趣的想法或是理想,只是很多人成长后便忘记了这些。
《大都会》这部电影事实上对很多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电影、游戏、音乐,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未来主义气息,那些忙碌在充满小机械零件实验室里的疯狂科学家们,也都成为科幻作品的典型形象。卡夫卡的一些小说,比如《变形记》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想象,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后工业化的舞台呈现。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如何构思这部剧的表演动作的?
潘恰德:主人公“他”出现在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在我们的剧中,它有多重故事,爱情、工作、交流、独处,我们把这些情绪交给演员,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技能,他们会根据我提供的故事脚本来创作这些动作,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音乐部分呢?
潘恰德:音乐是这部电影的情绪基础,我之前仔细听过戈特弗里德·胡勃兹(Gottfried Huppertz)在《大都会》原声中的创作,特别是其中具有性格特征的角色音乐,是现代电影配乐的先河。这部描写“人性和高科技的冲突”“集权势力和唯科技主义下的政治阴霾”的电影,还在20世纪50年代被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改成了一则中篇漫画,最后被制成了动画片,搬上银幕。它里面的很多音乐都用到了20世纪较为流行的新奥尔良爵士乐,放在电影里听起来,仍有一点梦幻魔力和卡通色彩,这部片子的片尾曲也找来一位日本女歌手演唱。这个片子像是《大都会》电影的一次转折。
我曾经构想过很多种配乐方案,最终我选择了斯蒂芬·布歇(Stéfan Boucher)。他是一位加拿大音乐家,也是舞台剧的配乐师,我们交流过很多次想法。他认为这部剧的音乐部分应该是与现代人相关的,听起来较为当代才能表现出“今天”的感觉,所以我在他提供的音乐样片中听到了流行、摇滚、当代、交响乐等等,有很多剧情和人物技巧动作的修改,也都是在音乐完成后才出现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会不会担心异地观众在文化的理解上有些不同?
潘恰德:我觉得这就像一本小说,尽管东西方文化存有差异,但如何为日益繁重的生活找到生活出口这个话题,全球的观众都有所共鸣,这个故事是关于自我的改变。在剧中,主角梦想着逃离枯燥乏味的生活,改变周围环境。在这种挣扎中,他爱上一个存乎于想象中、却误以为是真实的女人。每个人都会被某种臆想所困惑,却很难分辨真实和虚幻,因为它们杂糅在一起,这就是现实。剧中的音乐部分更有助于理解,观众可以感受到音乐中表达的情绪,压抑、反抗、挣扎、欢乐、爱情,我觉得这个语言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