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信时代的爱情

2016-08-01于音绕梁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句号段子聊天

于音绕梁

那时候还没有微信。那时候她还在用硬键盘的黑莓手机,而他的是诺基亚。一切开始于短信分享段子。他们之前的短信除了谈工作没有涉及过任何其他。他是她们公司的客户,每次她给他发短信都得思量半天、字斟句酌,客气但又不能生分,更不能有所冒犯。不记得是哪一天,突然收到他短信分享的段子。不仅是她,她的一个女同事也收到了。她和她的同事正在一起吃午饭。两个手机同时响起,她们同时看到他发来的信息,都觉得有些诧异。她们讨论了一下是否要回复这样一条来自客户的但是和工作无关的短信,接着又讨论了该如何回复。商量的结果是,她们同时回复了他一句同样的话。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陆续会收到来自他的短信。很多时候在说完工作之后,他会发给她一个段子。一个深秋的傍晚,她收到他的短信,大意是周末他在大学有个演讲,之前涉及的法律问题他有请教过她,在此表示感谢。没有明确的邀请。但是他写清楚了时间和地点。她呆呆地看着短信,不知道是否应该回,也不知怎样回;更不知道该不该去给他捧场听他的讲座。她在想她的同事可能也收到了这个短信,也许她们还是可以商量一下如何应对。

周末的大学校园被明媚的阳光拥在怀中,让人觉得欢快和轻松。她走进礼堂时,演讲已经开始了。他站在台上,器宇轩昂。他的声音很洪亮,不需要话筒在最后一排也听得清清楚楚。他看到她了。即使隔了那么远,她也看出了他眼中的欣喜以及得意。

这以后他们经常用短信聊天。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史诗时政、工作有关的无关的,穿杂在一起。有一次,他们在差不多的时间都要去参加别人的婚礼,还要致辞。他们交换着看了彼此的发言稿。截然不同的风格。“文如其人”是他们给对方的共同评价。那一天他们还顺势聊起了自己的婚礼和婚姻。他们用短信发很长的文字。除了工作上写的总结、备忘录之外,她已经有差不多10年没有写那么长的文字了。

她开始盼望他的短信。每一声“嘀嘀”的短信提醒她都觉得是来自于他。她跑步的时候手里抓着手机,洗澡的时候把手机带进浴室,睡觉的时候手机就在枕边。冷冰冰的、商务味道十足的蓝莓手机变得亲切和温暖。她读着他的短信,仿佛能听到他的声音,那些字不是闪烁在荧光屏上而是从他的双唇中吐出回响在她的脑海里。每一条短信发出去,她就守在手机旁边等着他的回应。短信时代没有赞,没有表情符号,他们彼此也从来不会满足对方一个“好”字的回复,所以总是有漫长的等待。但是她还是舍不得去做些别的事情。她会盯着手机上小小的、一闪一闪的蓝字指示灯,在它变成红色的那一瞬间把手机拿起来。

他们最终约定了一起吃晚餐。这是他们第一次私人会面。他们都有些拘谨。他们好像习惯了在短信里聊天,见了面却不知道聊些什么。她不停地喝水,却又不好意思总去卫生间,于是一直有些坐立不安的。她带了一篇她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给他看。他说读她的文章就像听她娓娓道来地讲故事。他还说都是短信惹的祸。

她不记得那天都吃了些什么东西,估计她也没吃什么。他们各自回到家,短信报了平安。然后她就关了手机,安心去睡了。这是她这几个月以来最安稳的一觉。

一连很多天他都没有给她发短信。她发去了一个问号。过了很久很久,他回了一个句号。这是他们之间最短的短信交谈。她盯着手机屏幕,一条一条地把他之前的短信删除,删除最后一个句号时,她的眼泪无声地湿润了整张脸。

几个月后的一天,她接到杂志社的电话,问一篇署她名字的文章是不是她写的。她干脆地回答说不是。杂志社的人笑着说,看来是重名了,但是那个作者没有留联系方式。夜深人静时,她在网上找到了那篇署着她的名字的文章。她默默地看着,他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猜你喜欢

句号段子聊天
句号失踪记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让句号成为“活结”(三)
敞开门聊天
段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