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论治脑病五经配穴法浅析
2016-08-01李里潘江娄必丹黄洁常小荣钟峰陈成叶勇章薇
李里 潘江 娄必丹 黄洁 常小荣 钟峰 陈成 叶勇 章薇
关键词: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针灸;脑病;从心论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8.029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8-0110-02
脑病学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系统阐发脑的解剖、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脑病的诊治及康复和保健,涵盖了现代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相关内容。迄今国家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或疾病明确列出脑系病类,如“痫病”“癫病”“狂病”“癫狂病”“多寐”“郁证”等30多种疾病[1]。近年来,笔者基于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针经治脏”思想,以五经配穴法,从心论治脑病,颇具疗效,现浅析如下。
1 针经治脏及五经配穴内涵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是一个具有湖湘传统针灸推拿医学特色的学术群体,其主要学术观点为“推经治脏”“针经治脏”“灸经调脏”“五经配伍”“五经助制”等。五经配伍法源于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术,后被运用到针灸临床,形成“针经治脏”“针五经、调五脏”特有的“五经”内涵。“针五经”中的“五经”为“大五经”,指的是五脏对应的经脉在五行中五种特定关系,即我经、子经、母经、我克经、克我经。五经配穴法是在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基础上,结合经络-脏腑相关及五行生克原理,采用特定手段(如针刺、推拿等)针对性地刺激相应经络和穴位,达到调节脏腑阴阳平衡和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的一种方法。
2 中医脑病发病特点
脑病的发病有外感内伤之分,但不论外感或内伤,脑病多有神志异常的表现。外感脑病与脑居高位、易中外邪有关,包括春温、暑温、暑厥等,常表现为高热、神昏、惊厥、神志异常。内伤性脑病是因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异常所致脑功能失调,包括中风痴呆、痫证、癫狂、不寐等。脑与络相通,以通为顺,病理变化多以“脑络瘀阻,清窍不通”为病机。脑以五脏精气通过脉络而充养脑髓,形成脏-络-髓的
有机循环整体,期间任一环节的病变,均可导致脑络瘀阻,清窍不通,或因髓虚而失养,脏虚而生痰,络虚而不通,三者又常相互为患,恶性循环[2]。
3 从心论治脑病依据
3.1 心脑共主神明
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中医理论有“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等观点,心脑与“神”之关系难分伯仲,都应加以重视,张锡纯认为“人之神明,原在心与脑两处,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而成”,“一处神明伤,则两处俱伤”。心脑共为神明之府,又有血脉相通,心神会对脑神产生重要影响。若情志损伤,久病体虚,心血暗耗,心气受损,血行脉滞,不能上荣于脑,脑失血之濡养,可致脑神失养。阴液亏虚,神失所养,可见失眠、痴呆、郁证等,治宜养心安神;痰浊蒙蔽神窍,可出现昏厥、中风等,治应宣通心气、芳香开窍;热扰神明,可见癫狂、中风、惊厥等,治宜清心开窍、镇静安神。
3.2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脑为髓之海。血、髓可以互化,脑髓需心血不断充养,方能髓海足而元神旺,如孙沛所言:“故性动而灵,脑赖心血养之。”若心血不足,则不能充养于脑,“上气不足”,髓海失养,可见头晕、神疲、思维迟钝、记忆力差等,故从心论治,养心血,常可收效[3]。脑络以通为要,气血逆乱,痰、瘀、热等邪壅遏脑络,脉道不通,是脑病发生的重要机理,尤其痰浊瘀血可见于多种脑病各阶段。如王清任所谓“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血液在血管中运行势必迟缓乃至瘀阻”,形成络病。心主脉在生理上强调血在脉中运行,贵在于“通”,因而对脑络痹阻之脑病,治宜活血行血为要;心为火脏,治疗应以温通为法。总之,益气以使气旺血行有动力,行血以使脉络通利而血行不滞。
3.3 心为五脏之主
脑有主精神、运动和感觉的功能,脑在脏腑功能中具有独特性和统率性。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脑与相关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或相互间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会出现脑的病变。五脏的病变影响及脑,脑的病变也可通过五脏进行调治[4]。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诸症丛生。心脑生理病理相关,在脏腑功能上均有统率性,我们主张以心为中心,多脏协调,论治脑病。脑髓失充致病者,治宜宁心安神养血,助以滋养肝肾;若阳亢于上,气血上冲于脑,清窍被扰,则治宜镇静安神,助以平肝熄风潜阳;若痰浊上扰,窍络受阻,则宣心开窍,助以健脾化痰;若脑络瘀阻、脑络不通者,治宜补心活血,助以疏肝行气。
4 五经配穴法
4.1 从心经、心包经取穴
心包又称“心包络”“膻中”或“心主”。藏象学说认为,心包是心之外围,有保护心脏作用,其生理功能实为心脏的生理功能,隶属于心的生理体系。心经和心包经在主治神志病方面虽共同主治癫、狂、痫、中风、热病昏迷、失语、眩晕等,但也有不同的主治特点,如心经主治长于痴呆、多梦、中风昏迷、失语或舌强不语等,而心包经则长于昏迷、癫、狂、痫、热病昏迷等。临床对脑病的治疗,心经常取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等穴,心包经取中冲、劳宫、大陵、内关、郄门、曲泽等穴。
4.2 治则
遵《难经》“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之旨,若心病属实,当针泻心包经属土的输穴,因土为火之子,体现“实者泻其子”;若心病属虚,当补心包经属木的井穴,因木能生火,体现“虚者补其母”。此外,十二经脉在四肢末端的井、荥、输、经、合又分属木火土金水五行,临床可依五输穴的五行分属进行补母泻子针法。按经及异经母子穴补泻法,对脑病虚证,取心经母穴少冲、心包经中冲、肝经大敦;对脑病实证,取心经神门、心包经大陵、脾经太白。
4.3 五经相伍
脑髓失充致病者,分别取心经、心包经之少冲、中冲、内关、阴郄等宁心安神养血,以及肝经大敦、肾经太溪和复溜等滋养肝肾;若阳亢于上,气血上冲于脑,清窍被扰者,取心经、心包经之神门、大陵、内关、郄门等镇静安神,以及肝经之太冲、行间平肝熄风潜阳;若痰浊上扰,窍络受阻,则分别取心经、心包经之神门、大陵、内关、极泉、曲泽宣心开窍,以及胃经之丰隆、足三里健脾化痰;若脑络瘀阻,脑络不通者,分别取心经、心包经之少冲、中冲、内关、阴郄、极泉、曲泽等补心活血,以及肝经之阳陵泉、太冲疏肝行气。
4.4 十二经相配
井穴位于四肢末端,为阴阳之气交接汇合处,《灵枢·动输》有“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井穴具有安神镇静之功,可治疗神志疾患。临床上,井穴还可治疗癫、狂、失眠、小儿惊风、忧郁等多种与脑病相关的神志疾患。取十二井穴可接通十二经气,协调阴阳,开窍醒神。取十二井穴,是多经相配,共同起到交通阴阳,启闭开窍醒神的作用,可治疗各种神志异常的脑病。
5 典型病例
患者,男,76岁,2014年8月27日初诊。6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逐渐下降,外出后不能自行回家,大小便失禁。2014年3月曾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头部MRI诊断为“脑萎缩”,经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刻诊:患者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下降,体质偏胖,面色淡白无华,精神差,双下肢轻度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舌淡白,苔薄,脉细。中医诊断:脑萎。证属脑髓失充,脑神失养。治以养血宁心安神、醒神开窍。针灸取穴(双侧):少冲、中冲、内关、阴郄、神门、极泉、三阴交、太溪、肾俞、大敦,平补平泻。艾灸(双侧)少冲、中冲、大敦。每日1次。治疗6次后,记忆力增强,能自行从家附近回家,大小便能自理。改电针肾俞、三阴交、神门、极泉,隔日1次,治疗20次后,诸症明显好转,大小便能自行控制。
按:本案乃因年迈而气血生化乏源,精血渐枯,阴血不能上举濡养脑髓,致脑髓空虚,神失所统,理智与记忆逐渐丧失。《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诸血者皆属于心”,笔者遵“虚则补其母”,主取心经、心包经穴开窍醒神,以少冲、中冲、大敦补养心血而充脑髓,助以肾经之太溪、复溜等滋养肝肾,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 鲍远程.中医脑病的历史源流与传承发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 25(3):189-192.
[2] 张谨枫,闫咏梅.以通立论浅析中医脑病的特点[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2):9-11.
[3] 李权,陈利国.脑中风从心论治[J].四川中医,2008,26(3):27-28.
[4] 王敬卿.中医辨治脑病“三定”思路[J].中医杂志,2014,55(6):53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