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撒哈拉绿洲觅埃及艳后芳踪

2016-08-01

环球时报 2016-08-01
关键词:沙海大帝撒哈拉

本报驻埃及特约记者 吴思萱

距离开罗700多公里的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独特的存在,那就是锡瓦绿洲,那里不像其他绿洲有大片农田,而是被30万棵棕榈树、7万棵橄榄树和大量果园所覆盖,而椰枣树更是无处不在(如图)。锡瓦的克里奥帕特拉泉水晶般清澈的天然泉水潺潺地流淌,相传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曾在此沐浴。置身阿蒙神庙,长达万年的历史就在脚下。绿洲、沙海、古迹、湖泊、星空……这里能够满足旅行者对于美景的各种向往。

沙围林、林中有泉、泉通溪流、溪养花鸟的秀丽景色使记者已然忘记身处撒哈拉。远眺锡瓦湖,湖面平静,时有飞鸟掠过,为深蓝色的湖水带来勃勃生机;近看才知这是个咸水湖,湖边是绵延一圈的白色盐粒晶体,从湖边至湖心蓝色由浅入深,深浅相交,又与湖边的白色相称,锡瓦湖更显得纯净。

沿湖边的小道驱车,一边是如梦如幻的锡瓦湖,一边是被盐化风干的土地,与沙海远远相连。恰是在这片土地上,会惊喜地发现或大或小的咸水池镶嵌其中,池水翠绿泛浅蓝、池边的盐粒结晶加以修饰,俨然一颗颗天然镶钻蓝宝石洒落,让人更觉大自然的奇特非凡。

锡瓦虽然坐落于撒哈拉大沙海,偏僻孤立,但却因其悠久的历史而名扬天下。阿蒙神庙是锡瓦最古老、最著名的历史建筑。早在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时期就已赫赫有名。神庙位于锡瓦东北角的一座小山丘上,一片椰枣林环绕四周。远远望去,高耸的清真寺宣礼塔显示了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走进阿蒙神庙,古埃及时期的神庙建筑刻有象形文字的巨大墙石、11米深的圆口大水井,让人感受到废墟之上曾经有过的辉煌。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率领一小队人马,经过八天艰难的旅程跨越沙漠,来到这座神庙。据说,阿蒙神曾宣称亚历山大大帝是神之子,其统治受命于天。在这里,亚历山大大帝曾向阿蒙神询问能否统治世界,传说中神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能,但不会长久。在此之后,铸币上的亚历山大被描绘成有阿蒙一样的公牛角。

阿蒙神庙主殿走廊边的角落处,有个很不起眼的小门洞,古时死者不可曝于阳光下,古埃及人便设置了这样一条运送亡者尸体的暗道,直通锡瓦北面的亡者之山。这座小山,全是蜂窝状的岩石墓地,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据说,二战时,意大利轰炸时,锡瓦人将这些古墓当作避难所,祖先的英灵以这样的形式保护了后代子孙,不禁让人唏嘘。

建于13世纪的沙利堡垒原有四层或五层高,里面住着几百人,几个世纪以来,里面的人很少允许外人进入,甚至很少有人出来讲述里面的故事。1926年连续三天的降雨让这个神秘的建筑物以残留的壮观遗址现于世人面前。如今,堡垒早已人去楼空,但深入其中,仍能清楚地看到迷宫似的小道和房屋遗迹。锡瓦的克里奥帕特拉泉注入一个石头泳池,相传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曾在此沐浴。

恰逢开斋节首日,这时的锡瓦颇有仪式感:人们纷纷换上盛装,男人们在雪白的长袍外搭配一件驼色的短款皮质马甲,马甲边用土色的粗线逢上一圈,恰到好处地体现了锡瓦的沙海风情。女人们虽按当地习俗包裹甚严,连双眼都加了遮盖,但也不再是乏味的黑袍,颜色艳丽、带有刺绣的长袍加头巾才是节日里的装扮。小姑娘们更是穿上颜色鲜亮的纱布裙,裙身有亮片点缀。她们双手手背画满黑色或褐色的花样,头戴各种小金饰。▲

猜你喜欢

沙海大帝撒哈拉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视觉
查理曼大帝 意外失去了胡子
撒哈拉的眼泪
死去或重生
骆驼图书馆
上海统战部部长:统战被污名化
大帝
孤独的跋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