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快递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6-08-01严寒
严 寒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安徽 淮南 232007 )
浅议我国快递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严寒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安徽淮南232007 )
摘要:以我国快递产业为研究对象,总结已有研究概况,指出以往认识模糊或被忽略的问题。对快递产业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重新明确了其发展阶段,细分为初创阶段、发展阶段与转型阶段三个部分。基于近年来快递产业的最新数据,描述当前快递市场的现状,表现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三足鼎立”已成定局;民营快递企业方兴未艾。对快递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合理预测,提出服务功能差异化与整合化、交易同步化更加完善、增值服务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等三个趋势。
关键词:快递产业;发展历程;市场现状;趋势
一、问题的提出
快递业根植于传统的运输业,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国际贸易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产业地位日益稳固。快递业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市场已高度发达,对快递市场、快递产业与快递企业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98年,荷兰国际销售委员会在《环球物流——供应链服务的未来》一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商务业务的繁荣,综合性速递公司进军物流业将会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将对长期局限本国市场经营的各国邮政业务产生冲击。2003年,KlinkGarrett、TobySmith以KlinkGarrett在美国当时最大的铁路快递企业REA的工作经历为主线,完整讲述该公司通过何种方式或途径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如何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行业的领导者,又是因为哪些内部、外部原因从繁荣走向衰落的过程。[1]两年后,牛津经济预测研究团队以“快递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为核心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到五个主要的结论,即估计出现有全球快递业务的规模并预测出2013年世界快递业务的规模、指出快递业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方面的作用、分析了该产业对企业生产效率促进和吸引投资的作用、预测出快递业的发展前景、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限制快递业发展的政策。
国内关于快递产业和快递企业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年王俊之发表了《发展快递业务必须建立适合商品化经营的管理体制》一文。文中指出:“特快专递是一项效益好、潜力大的业务,办好该业务会给我国的邮政事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此后关于快递业务的文献资料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就快递产业的竞争格局、发展战略、网络布局等方面发表文章与理论专著。其中,2005年出版的李力谋和乔桑的《快递实务》、2006年出版的张兵的《快递概论》成为关于快递实务与快递基本理论的典型教材。
学者陈世阳[2](2007)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指出当前我国快递市场的从业主体以及竞争结构的特征。他认为快递市场存在三大主体,分别是国有快递企业、民营快递企业与跨国快递企业。民营快递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凭借对本土市场的熟悉、贴近大众的价格和灵活的经营方式迅速崛起。迫于民营快递强大的竞争压力,国有快递开始积极寻求自我转型。伴随快递产业的日臻成熟,跨国快递企业亦逐步加入市场拓展与竞争中。沈群力[3](2007)将研究视角对准民营快递企业,通过对顺丰、申通、圆通等有代表性企业的详细分析与反复论证,提出这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重要特征。徐希燕[4](2009)在《中国快递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阐述了我国快递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外部环境等,并对国内外主要快递企业进行分析。
在快递产业的研究中,以往的文献对其发展历程虽有介绍,但划分得比较模糊;关于产业市场现状的描述,使用的数据比较老旧;虽然明确了市场竞争主体,但是对各类主体在不同快递市场的竞争力缺乏横向比较。本文对以上认识模糊的问题加以澄清、被忽略的问题加以重视和论述。明确了我国快递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使用最新的数据与图表描述了该产业的经营现状,对三大市场主体在不同快递业务中的竞争能力作出有效比较,最后对快递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合理预测。
二、我国快递产业的发展历程
相比于国外,我国的快递业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才开办全球邮政特快专递即EMS业务。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国内快递市场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逐渐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即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快递业务量仍然以年平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全球快递市场中发展最快的地区,体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快递业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创阶段、发展阶段与转型阶段。
1.初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通过与日本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签订快件代理协议,开始在国内从事快件递送业务,成为国内首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我国快递产业由此诞生。由于当时中国特定的政策环境与人文环境,国际快递企业将业务延伸至中国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签署代理协议。1985年,中国邮政快递服务公司(EMS)成立,兼营国内与国际快递业务,凭借庞大的邮政网络与政策支持,很快成为了国内快递市场的领导者并长期保持优势地位。[5]1986年,《中国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颁布,这是我国快递业第一部相关法案,它确立了邮政专营的范围,承认了跨国快递企业在中国从事快递业务的事实。虽然这部法律为快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随着市场主体的变化,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不少规定限制了民营快递与跨国快递企业的发展,未能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2.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珠江三角区和长江三角区凭借地理、资源优势及相关政策支持,成为当时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日益频繁的商务往来使人们对文件、样品等物品递送需求不断增长,而EMS业务却无法满足市场对时效性的要求。顺丰、申通等大量民营快递企业由此产生,并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这些企业与EMS相比,收费低廉、递送速度更快,故而在短期内快速成长起来, 成为EMS的有力替代者。
3.转型阶段(21世纪初至今)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逐步放开了关于服务方面的各种限制。在此背景下,国内快递市场庞大的需求空间、丰厚的利润以及较低的进入壁垒,使得多家跨国快递企业将中国视为理想的海外投资市场,尤其是联邦快递(FedEx)敦豪国际(DHL)、荷兰天地快运(TNT)和联合包裹(UPS)这四家快递巨头。这四家跨国快递企业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丰富的海外营销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如并购、合资、独资等先后进入中国市场。过硬的物流服务能力使他们在中国本土市场迅速建立口碑,影响力逐渐扩大,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对国有快递和民营快递企业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产业竞争环境愈发复杂多变。
三、我国快递产业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快递市场中主要有三种竞争势力,分别是国有快递、跨国快递和民营快递。其中,国有快递包括中国邮政EMS、中铁快运、中国民航快递等。跨国快递以四大巨头为代表,最后一方力量就是为数众多的民营快递企业。各类快递企业从事的业务主要有国际快递业务、国内异地快递业务和国内同城快递业务三种。[6]虽然快递业务发展至今不过40余年,但欧美的一些快递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级大企业。四大快递巨头的业务范围遍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达几百亿美元,占据当前国际快递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7]业务类型也由单一的递送服务逐渐扩展至物流、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资本市场。中国邮政EMS拥有国内最大的递送网络,主要从事国内异地快递业务,定位于中高端,以商务快递为主。而民营快递企业业务简单、收费低廉,主要从事同城快递业务,服务于中低端客户。
民营快递企业作为一支本土的快递力量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受到业界与国人的关注,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我国快递产业中举足轻重的群体,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市场占有率上都体现出上升的趋势。不过由于法律政策和自身实力等原因,在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处于跨国快递与国有EMS之间的夹缝中生存。
具体来说,快递产业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最近十年,国内快递市场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企业数量、从业者人数呈几何倍增长,快递业务收入与业务量稳步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第三产业里发展最快的行业。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79亿元,之后逐年递增,2013年达到1 430亿元,最大增幅为39.8%(2012年)。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8.6亿件,到2013年这一数字已近百亿,业务量累计完成达92亿件,相比2012年增长39.8%。如上数据足以说明当前中国快递市场的繁荣。(见图1、图2)快递产业呈现如此高速的增长势头,既有政策、经济方面的原因,也受益于电子商务的发展。2009年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保护与支持快递产业发展的措施,承认、规范了从业主体的地位及其经营行为,建立了一个有序健康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伴随中西部城市化进程加快,内陆地区关于快递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加之电子商务的兴盛、互联网零售的崛起、消费者购买习惯的转变等,这些因素都刺激了快递产业的发展。
图1 2009-2013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统计表
图2 2009-2013年全国快递业务收入统计表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三足鼎立”已成定局
根据物品递送范围细分市场,快递业务类型分为国际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和同城快递三类。三个不同的市场主体在三类业务的较量中分别占据不同的优势。
跨国快递企业中的四大巨头凭借遍及全球的运输网络、成熟的市场运作以及强大的资本优势先后抢滩我国国际快递市场,目前已占有中国大陆约90%左右的国际快递市场份额。该领域是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业务,没有综合的运输能力以及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根本无法从事,因此一直以来被外资快递企业所垄断。不过,由于DHL在中国的快递业务持续亏损,已于2011年从中国市场全面退出。鉴于国际快递业务较高的从业门槛,从事这项业务的中国企业只有以EMS为代表的国有快递和民营快递中的顺丰速运。不过,以上企业所占份额十分有限,难以与跨国快递企业相抗衡。
在国内异地快递业务里,中国邮政EMS凭借市场保护政策和遍及乡镇的邮政投递网络,占据该市场约70%的市场份额,成为该市场中绝对的领导者。相比于国际快递业务和国内异地业务,同城快递进入门槛低、风险小,对运输设备及信息化、自动化要求比较低,加之民营快递企业体制灵活,对市场需求反应迅速,因此在该类业务中获得明显竞争优势,占据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如图3、图4、图5)
图3 我国国际快递市场结构
图4 我国国内异地快递市场结构
图5 我国同城快递市场结构
3.民营快递企业方兴未艾
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民营快递企业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很多港台地区的企业来到珠江三角洲发展并建立合资企业。该地区凭借丰富而廉价的人力资源迅速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大量的企业从事来料来件加工或进料加工业务。这些企业一般根据外商要求做出样货后寄往香港或台湾,得到企业确认之后再批量生产。这样一来,每日就有大量的样货、商品目录、商务文件等物品来往于内陆和港台地区之前。不过,以当时邮局的效率,从珠三角地区寄一份材料或样品到香港就需要三天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快节奏商业活动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催生了一个新兴的产业:民营快递业。1993年3月,顺丰速运于广东顺德成立,初期业务是香港和顺德之间的即日快递业务。而后,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服务网络逐渐延伸至全国各地,目前已成为民营快递中首屈一指的品牌。除了顺丰,申通、宅急送、圆通、韵达等快递企业相继成立并迅速发展起来,业务遍布全国,也成为知名的民营快递品牌。截止到2015年12月,全国范围内民营快递企业的总数已经突破20万家,从业人员过百万,民营快递企业已然成为中国快递市场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快递业的发展水平向来与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般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递服务需求比较旺盛,快递企业相对较多,体现出规模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因其天然的地理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迅速发展起来,各种经济指标位列全国前茅。所以,民营快递企业集中分布于以上地区,而内陆二三线城市则相对有限。[8]
民营快递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很多因素,首先是国民经济和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邮政业政策体制的改善为快递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其次,民营快递企业广泛采用了加盟制的商业模式,这种方法能在短期内、低成本下完成网点的迅速扩张,实现较高的市场覆盖率。第三,民营快递企业具有本土化的优势。相比于外资快递或邮政EMS,他们更加了解本地市场,准确地把握了本地用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服务方式灵活,价格低廉,吸引力大。
不过因为快递业在我国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行业,民营快递领域准入度偏低,渐渐地就暴露出很多问题。一些民营快递企业根本不具备从业资质,管理和服务存在严重问题,消费者对价格的过分敏感又催生了长期的低价竞争并伴随服务缺失,整个行业陷入恶性竞争,从最初的暴利时期到中间的平均利润时期,发展到了目前的“微利”时期。[9]很多企业不堪忍受低成本恶性竞争导致的运营成本的压力,被迫退出市场,其中不乏外资快递企业与曾经红极一时的民营快递企业。即便如此,对已经取得资质的“正规军”来说,仍然面对着严峻的竞争环境。
总的来说,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快递产业已经成长为配送行业中最富活力和发展前景的领域。尤其是东部地区,该地区企业资产约占全国快递企业资产总额的70%,业务量约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 75%,业务收入达全部快递业务收入总额的 80%左右。虽然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但随着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递进式辐射与带动,同时依赖全国范围内的基本交通运输干线,整个产业已经形成了“点——线——面”的格局。
四、我国快递产业的发展趋势
2015年公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里明确提出未来将加大对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等产业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快以上产业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它们在提高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快递产业作为物流业的一个分支,又与电子商务、互联网等产业存在密切关联,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高的服务要求也促使快递产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基于对国内快递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描述,笔者认为该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服务功能差异化与整合化
当前不少快递企业特别是民营快递企业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整个市场处于低价无序竞争状态。不仅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企业利润也越来越少,经营举步维艰。所以,从长远来看,发展特色服务产品,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才是长久之计。此外,重新设计服务功能,将那些相互重复或使用成本偏高的功能模块整合优化,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服务合力,也是一种趋势。
2.交易同步化更加完善
传统的交易模式中,信息交流、交易确认、物流运输与货款回收按先后顺序排列,运输环节与其他的交易流程分离。在电子商务时代下,畅通的信息流有效缩短了物流业务的完成时间,电子商务平台上智能网络的开发应用,将交易过程有效整合,实现了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结合,交易同步化更加完善。[10]
3.增值服务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增值服务是在实体配送过程中企业提供给客户的“额外增加”利益,通常是一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的服务项目,像报关代理信息服务、包裹管理服务等。这些服务所带来的额外利益为客户提供了很多便利,或是专门针对客户需求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形成稳定的客源。因此,重视并设计各种增值服务项目将成为快递企业发展业务的一大趋势。
五、结语
我国快递产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日益成熟、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从业主体多元化、竞争逐渐白热化的局面。快递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优越的产业环境,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旨在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普及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诸如低价同质化竞争严重、服务缺失、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快件延误或丢失等。但是,随着行业“大洗牌”的来袭、行业准入制度与经营制度逐渐规范、从业者对递送服务质量日益重视,大量不规范的快递企业必将被淘汰出局,以上问题亦将被逐步克服或改进。当前,快递产业在服务项目日益成熟完善的同时,开始向上游和下游产业延伸,这必将对其他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整个快递产业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KlinkGarrett,TobySmith.TenTurtlestoTucumcari:APersonalHistoryoftheRailwayExpressAgency[M].UniversityofNewMexicoPress,2003.1~164.
[2] 陈世阳.我国快递业现状及对策[J].中国水运,2007,(9):194~196.
[3] 沈群力.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状况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10):73~74.
[4] 徐希燕.中国快递产业研究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0~21.
[5] 匡爱民,师帅.完善民营快递行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2,(5):65~67.
[6] 杨镇竹.基于ISM与ANP的国内快递企业物流服务质量评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商学院,2014.22~24.
[7] 陈洁.我国传统国际货代企业发展机遇、挑战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2,(9):36~38.
[8]王凡.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商学院,2011.15.
[9]萨茹拉.民营快递服务顾客满意度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
[10]曾中文.发展物流增值服务途径与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2):4~5.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5-0051-05
* 收稿日期:2015-12-23
基金项目:2015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5zy119);2014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2014jxtd089)
中图分类号:C913.3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