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东平镇南丹组滑塌沉积体特征*

2016-08-01吴立河朱春迪

现代矿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岩块层状褶皱

吴立河 朱春迪 黄 美

(1.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广西东平镇南丹组滑塌沉积体特征*

吴立河1,2朱春迪2黄美1,2

(1.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摘要广西下雷—灵马凹陷为右江盆地(P-T)内部受隐伏基底断裂控制的NE向裂谷盆地,随着右江盆地的闭合而逐渐萎缩消亡,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与伸展作用相关的滑塌构造。通过1∶50 000印茶等5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在东平镇南丹组中发现了灰岩滑塌岩块、粒序层理、滑塌褶皱、同沉积断层等一系列重要的沉积相资料,为斜坡沉积环境下地震作用触发的灾变事件地层。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南丹组剖面位置以及地层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塌沉积层(体)特征进行了讨论,对于晚古生代右江盆地裂解活动的幕式构造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下雷—灵马凹陷裂谷盆地南丹组剖面滑塌沉积体

我国南方的泥盆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中都有与区域性地裂(震)活动有关的滑塌堆积,主要发育于拉张期大陆边缘的陆坡上[1]。右江盆地以其特有的构造、沉积特点,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其晚古生代—中生代不同层位中滑塌、滑坡、碎屑流和浊流等灾难性事件层是沉积盆地事件沉积、不连续沉积的演化历史,是区域构造事件的响应。灾难性事件层广泛出现于古台地边缘—深水斜坡环境,是研究地层滑塌堆积的理想场所,其古沉积环境对于寻找羟基岩也具有重要意义[2]。滑塌堆积具有不同的形成机制,滑塌堆积区的分布情况为研究古隆起斜坡倾向提供了依据[3]。广西东平地区灾难性事件沉积具有阵发性、递进发展的特点,形态除岩块外,主要出现(滑塌)角砾岩、碎裂砾质滑移体(板块状砾屑灰岩、板条状砾屑灰岩、浊积岩系),不同事件层底面常发育冲刷构造或蚀底构造,均为同生(沉积)断裂最重要的沉积记录[4]。

1区域地质背景

下雷—灵马凹陷是右江盆地南缘的次级裂陷盆地,且处于广西二级构造单元的边界附近,其盆地的形成、演化既与右江盆地构造活动关系密切,又具有其自身的沉积作用和构造活动特点。在其伸展裂陷期间,盆地内部呈台(岭)、沟(盆)纵横交错的格局,沉积相分异明显,斜坡沉积环境下多发育滑塌、崩落堆积和重力流沉积,与同生断裂构造活动联系密切,是区域伸展裂解事件的产物。

2南丹组剖面位置及地层特征

南丹组剖面位于东平镇南2 km处,前人开展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但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对于特殊沉积体(或事件沉积)。滑塌沉积体(层)主要集中于石炭系—二叠系南丹组,下伏地层为下石炭统巴平组,上覆地层为中二叠统四大寨组。滑塌沉积在区域内多处可见,但出露均不连续。该剖面出露较连续,且顶底齐全(图1)。其岩性自上而下为:①10层,灰—深灰色薄层状砂屑灰岩、微晶灰岩夹薄层硅质岩、硅质条带;②9层, 灰色中—厚层状砾屑灰岩—薄层状微晶灰岩、砂屑灰岩组合,发育滑塌褶皱等;③8层,浅灰—灰色厚层状生物屑灰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等组合,发育面理化剪切变形;④7层,灰—深灰色薄层夹中—厚层状砂屑灰岩、微晶灰岩夹薄层状灰岩、硅质条带;⑤6层,滑塌角砾岩夹薄层状砂屑灰岩、微晶灰岩、糜棱岩化砂屑灰岩组合,发育宽缓滑塌褶皱、塑性变形等;⑥5层,掩盖;⑦4层,浅灰—灰色厚层状生物屑灰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等组合;⑧3层,滑塌角砾岩,杂乱堆积,呈阶梯状接触面,发育宽缓滑塌褶皱、塑性变形等;⑨2层,浅灰—灰色,中—厚层状藻屑灰岩、生物屑灰岩夹硅质条带;⑩1层,灰黄色薄层状硅质岩,发育褶叠层构造。

3滑塌沉积体特征

滑塌体是斜坡沉积环境中以重力流发育为特征的沉积组合,主要岩性单元以薄—中层状碳酸盐岩夹硅质岩组合为主。单个滑塌体呈夹层或互层状,一般呈透镜状。滑塌堆积体的下层面可切截下伏层,上层面一般与上覆层产状协调,但个别岩块或滑塌体可凸起于上部地层中。滑塌体具有多个沉积旋回,单个旋回下部为碎(泥)石流沉积,岩块大小混杂,以厚块碳酸盐岩为主,小岩块与大碎屑基质无明显的过渡关系,其形态多呈棱角状,部分具有一定的磨圆度,更有甚者为多层的滑塌块体,巨型岩块呈似层状或局部保留滑塌褶皱形态,内部发育滑塌褶皱、无根褶皱、塑性褶曲等同沉积变形构造。向上部由碎石沉积过渡至一般碎屑流沉积,碎屑与基质多无明显界限,呈过渡关系,单个旋回(构造事件后期)顶部为浊流沉积,具有明显的鲍马序列。总体来讲,碎石流沉积岩性较复杂,但滑塌岩块与基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岩性组合。滑塌体岩性与上下岩层相近,为早期沉积经后期滑塌进入到新的沉积层中所致。作为一个灾难性事件,沉积出现于稳定沉积层之间,下界面为较大的蚀地面,而上界面则为渐变,并与上覆层的底面沉积协调。滑塌体内部构造多发育滑塌软褶皱、同生断层、透镜状块体、平卧软褶皱、软沉积变形等,滑塌体底部发育明显的底模构造,内部见粒序层理。滑塌体在垂向上下部表现为超补偿的沉积建造,向上部表现为非补偿或欠补偿特征,反映了区域构造运动的强度变化,同时也是区域性下雷—灵马隐伏大断裂晚古生代伸展作用下的重要沉积响应。

图1 天等县东平镇伏农屯南丹组剖面

4结语

下雷—灵马凹陷带自泥盆纪以来经历了多次大小不一的裂解事件(开合构造旋回)或伸展构造活动。在拉张或构造边界,尤其是区域内多具“双断式”伸展盆地边界,裂解块体在非旋转相对差异升降运动的作用下,岩石在固结或半固结的岩石状态下极易产生塌落或滑移,并掺杂至新的或正在沉积的岩层中,形成了强度不一的构造活动事件沉积岩层(或灾变性事件层)。滑塌体具有碎石流(或块体流)到碎石流(或块体流)与碎屑流伴生至碎屑流(或浊流)的沉积特征。通过对南丹组剖面露头滑塌堆积的组成、空间分布、沉积规律的分析,不仅有利于认识灵马凹陷内部古地貌、沉积环境及灾变沉积过程,也有利于研究灵马凹陷晚古生代盖层伸展、裂解过程及沉积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抗.滑塌堆积及其构造意义[J].岩相古地理,1994,14(6):15-24.

[2]赵云江.灾变事件地层斜坡滑塌(带)堆积的特征——以滇西宝山地区上三叠统南梳坝组为例[J].地质学报,2012,31(5):745-757.

[3]闫臻,杨长春.鲁西地区馒头组下部滑塌堆积的地质特征及其意义[J].沉积学报,2005,23(1):29-33.

[4]薛林福,刘立.大陆伸展和引张盆地形成模式及其沉积特征[J].世界地质,1994,13(3):1-10.

(收稿日期2016-04-15)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金项目(编号:12120113063500)。

吴立河(1981—),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541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环城南二路6号。

猜你喜欢

岩块层状褶皱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岩质反倾边坡复合倾倒破坏分析
大倾角煤层开采倾向砌体结构稳定性分析
轧制复合制备TA1/AZ31B/TA1层状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
动漫人物衣服褶皱的画法(1)
三峡库区龚家方强风化泥灰岩顺层岸坡分层剥离模式分析
一点褶皱
褶皱的优雅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工作面出煤柱压架机理及防治措施
高韧性抗层状撕裂Q345FTE-Z35钢板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