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FID技术在我国图书馆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6-08-01尹桂平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著者发文论文

尹桂平



RFID技术在我国图书馆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

尹桂平

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

本文针对RFID应用于我国图书馆的情况,提出RFID作为一种新型的升级换代技术,技术问题、安全标准和隐私保护等是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它将推进图书馆完成智能化的转型的观点。在图情行业起到一定的研究参考作用。

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RFID应用于我国图书馆的研究论文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论文的年代、期刊、著者、著者机构、基金支持、主题和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和分析,反映我国图书馆RFID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常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引入图书馆始于2002年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随后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相继使用。我国起步较晚,2006年由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率先开始使用。RFID在图书馆的应用实现了图书的准确定位、精确盘点、自助借还等,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RFID智能图书馆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2004年—2015年发表的关于RFID技术在国内图书馆应用的研究论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力求客观反映RFID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的研究现状,为今后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源进行高级检索。时间限定为2004年—2015年,学科范围限定在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检索策略为(主题:RFID 并含 图书馆)或者(主题:无线射频识别 并含 图书馆)或者(主题:射频识别 并含 图书馆)或者(主题:电子标签 并含 图书馆),得到检索结果为859篇(检索时间为2016年4月23日)。经过查重和不相关处理后,得到有效论文854篇。以NoteExpress作为数据处理软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有效论文进行分析。

结果与分析

论文年代分析

RFID 在图书馆应用的研究论文2004年为5篇,之后逐年增加,2005年为14篇,2006年25篇,2007年、2008年各40篇,2009年30篇,2010年54篇,2011年突增至94篇,2012年达到峰值为146篇,2013年略有减少为135篇,2014年134篇,2015年138篇。说明近10多年该领域学术研究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5年,可以视为为高峰期。反映随着RFID在图书馆的逐步推广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其成为了目前图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论文期刊分析

统计表明,859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240种期刊上,刊均载文3.6篇,说明期刊分布相对集中。其中载文11篇以上的期刊有:《科技情报》56篇、《农业图书情报学刊》40篇、《图书馆学刊》39篇、《河南图书馆学刊》27篇、《图书馆论坛》25篇、《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4篇、《图书情报工作》24篇、《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1篇、《情报探索》21篇、《图书馆建设》20篇、《农业网络信息》19篇、《兰台世界》18篇、《现代情报》18篇、《图书馆杂志》15篇、《图书馆学研究》14篇、《科技视界》13篇、《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1篇。以上17种期刊占总研究论文量的47%,接近 1/2,为该领域的主要情报源。又统计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的发文量,总计233篇,占总研究论文的27%,说明相当一部分的研究论文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

论文著者分析

统计表明,859篇研究论文著者共有1009人,其中发文1 篇的有900人,占总人数的89% ;发文2 篇的有89人,3篇的有20人,4篇的2人,5篇3人,6篇0人,7篇为发文量最多数,仅金志敏1人。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著者发文数m=0.749*nmax,nmax表示发文量最多的著者的论文总数。根据计算公式得到核心著者的发文数为m≈5.24,因此发文在6篇以上的著者为核心著者,而仅有金志敏1人,说明该领域的研究者分布离散,并未形成核心著者群,大部分著者没有持续关注和连续性研究。虽然没有形成核心著者群,但发文4篇以上可以视为高产著者,深圳图书馆的马瑞、北京农学院图书馆的高飞各4篇,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董曦京、中山大学的蔡孟欣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陈佳懿各5篇,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的金志敏7篇,他们主要集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反映他们在该领域研究较为专深,观点较为新颖,发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该领域的专家。

论文著者机构分析

统计表明,发文量在9篇以上的机构有深圳图书馆23篇、中国国家图书馆16篇、山东农业大学14篇、天津图书馆、集美大学和武汉大学各9篇,这些机构是较早运用RFID技术的机构,他们在该领域研究中处于主导领先地位,在应用实践方面有更多更深地见解,可以视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

论文基金支持分析

统计显示,获得国家级基金支持的有6篇,省级支持的19篇。2007年以前未有基金支持发文,2007年和2008年各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1篇,这与全国第一批图书馆RFID建设带动研究有一定关系。2012年以后,每年都有各级基金支持发文,说明国内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运用RFID技术,并且受到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部门的关注与重视,给予了一定的扶持。

论文主题分析及代表性文献

对859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删除如“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当代图书馆”等不能准确反映研究主题趋势的词汇以及合并“RFID标准化”、“标准”、“标准化”等雷同词汇,关键词频次在8以上者有:应用79次、自助借还71次、智能(智慧)图书馆44次、标准21次、安全(防盗)13次、超高频11次、清点(盘点)11次、角色定位10次、成本(绩效)9次、问题9次、定位9次等。这正反映了近10多年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研究热点。

2004年张厚生的《图书馆服务的无线技术—— RFID的应用》首次将RFID技术引入国内图书馆界,拉开了图情领域研究RFID的序幕。李欣荣意识到RFID是一种市场前景和应用规模巨大的高新技术,它的应用将给现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带来革命性变化。

2005年张谦提出与当时学术主流不一致的观点,认为RFID在技术上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标准、集成商、用户以及市场不成熟,图书馆若盲目上马,容易一哄而起,相互攀比。还提出设备的亮点不等于服务的亮点,图书馆在设备上高消费,反而为境外代理商追求高额利润提供巨大空间。

2006年,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从理论走向实践。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建成了国内第一家具有完善功能模块并进入实用阶段的RFID智能馆藏管理系统。深圳市图书馆也成功引进RFID技术用于馆藏文献的智能化管理。广州图书馆王永东认识到了RFID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缺乏统一标准、价格昂贵、标识太大、容易被读者发现以及安全性等问题。国家图书馆专设“图书馆RFID技术标准化问题研究”科研项目进行研究,并与国家相关标准化组织建立联系。

2007年,胡明玲基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是否引进RFID要理性思考,谨慎选择。蔡孟欣从图书馆运营成本的影响和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变化两个方面对图书馆引进RFID的投资回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投资回报测算模型。

2008年,赵静对RFID在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影响给予了肯定。汪晓惠则提出RFID技术在给流通工作带来便利和效率的同时将会出现威胁到读者隐私与安全的问题。王巧珍提出新环境下图书馆员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

2009年,深圳图书馆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图书馆RFID智能书车,还依托RFID技术对音像资料采用“开架、自助、免费”的服务模式进行外借。王晓华对从RFID图书馆防盗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2010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采用RFID,相关实践应用的研究论文也增多。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等都有报道。另外李俊基于RFID设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座位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阅览室的管理效率。

2011年,张辉程对正常开馆状态下如何运用RFID智能管理系统开展图书清查工作进行研究,许萍华对在RFID环境下如何实现手机图书馆图书定位功能进行探讨,赵晓芳阐释RFID对图书馆编目业务的影响。

2012年,金志敏提出第三代图书馆为RFID智能图书馆。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开发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存包管理系统。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利用开放的Google MapsAPI V3、RFID以及JAVA MVC架构设计基于这三种技术的网络书架导航系统,为实现图书馆导航系统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2013年,詹玉兰提出在GIS和RFID技术支持下建立图书馆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图书馆馆藏资源属性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2014年,郑巧英提出建立一个规范的数据交换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迁移性,以实现不同厂商RFID系统平台与前端接入设备的通用性、互换性。张肖指出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对读者隐私的潜在威胁主要表现在对读者敏感信息的收集和存储、对读者数据进行人格分析、潜在的商业化利用以及对读者的非法跟踪和定位,并提出了保护读者隐私的建议。

2015年,赵伟娜构建RFID自助借还系统用户满意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申晓静将排队论模型应用于引进了RFID技术的现代化图书馆,可使设备的利用率最大化,更科学。应贤军对图书馆RFID门禁系统的误报现象进行专题研究。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应用RFID对缩微文献进行全自动信息化管理。

论文被引频次分析

统计表明,被引频次30次以上的论文有30篇。其中被引频次最多的为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图书馆严栋在2010年7月发表在《图书馆学刊》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共被引183次;其次为深圳图书馆吴晞 2005年1月发表在《图书馆论坛》的《RFID系统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被引用109次;东南大学图书馆张厚生在2004年1月发表在《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图书馆服务的无线技术——RFID 的应用》,被引用106次;等等。这些被引用高的论文或者引领学术前沿,或者学术水平高,所以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结语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 RFID技术在我国图情领域的研究时间并不长, 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至2015年6月,全国400多家图书馆引进RFID技术,因此预计未来几年,RFID实践应用类研究会持续增多,RFID技术实施的技术问题、安全标准和隐私保护等是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RFID作为一种新型的升级换代技术,它将使图书馆的管理更趋科学化,将推进图书馆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图书馆当顺应时代潮流,完成第三代图书馆——RFID智能图书馆的成功转型。

DOI:10.3969/j.issn.1001- 8972.2016.13.050

猜你喜欢

著者发文论文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