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2016-08-01葛蓝时菲
葛蓝+时菲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针对当前压力巨大的就业形势,淮安市清浦区以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为切入点,加强政策扶持和载体建设,着力提高就业质量,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新形势下的就业创业工作。
加强服务,推进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
现代经济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土壤,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势利导,积极扶持,加强服务,对破解就业难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以创建省级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为抓手,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咨询、开业指导、项目推介、跟踪服务等方面的就业创业服务职能,并对跟踪服务情况进行电话抽查,保证服务对象满意度稳步提升。着力打造“15分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积极推进“就业创业信息化便民工程”,确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助服务终端全部进村入社区,安装到服务窗口。目前,全区5乡4办基层创业服务平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并配备了工作人员,安装了自助服务终端,为就业创业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加强部门联动,区工商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创业创富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实施意见》,区农委定期组织农技指导人员培训班,区妇联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女性成员、农产品行业协会女性成员、涉农企业从业妇女、女种养大户提供“12316”惠农短信服务,定期向服务对象免费发送所定制的个性服务短信。从政策、技术、信息等各个方面,为农民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落实《淮安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及任务分工(2015—2020年)的通知》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将大学生等群体创办“网店”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金融服务范围由“实体企业”向“虚拟企业”延伸。此外,对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可认定为网络创业,同实体经济一样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初次创业补贴、创业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系列创业优惠政策;对未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实名注册且稳定经营、网店综合评价率和月均营业额达到一定要求的,也可认定为网络创业并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进一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必须更加注重劳动者素质提升。无论是新兴产业发展还是产业结构调整,都会带来人力资源的新变化。新业态要求有相适应的劳动者,而产业结构调整也要求劳动者提升技能以适应新的岗位。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培养,是新形势下就业创业服务的重要任务。发挥人才市场作用,鼓励中介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提供新业态人才中介服务,定期发布新业态员工工资指导价位,建立并实施新业态技术人员的补助制度,鼓励企业提高新业态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重视技术人员的内部培训,让技术人才的“培训发展”制度化、长期化、系统化。
精准发力,帮扶就业困难对象灵活就业
解决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问题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清浦区以政策到位、岗位到手、帮扶到人、服务到家“四到”为目标,创新援助方式、协调服务资源、强化服务共享、突出援助成效,切实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灵活就业。
加大对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补助。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灵活就业,同时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向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申报就业,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按规定给予初始创业补贴、创业租金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和优秀创业项目奖励等扶持政策。2015年共发放社会保险补贴810.2万元,惠及各类就业困难人员2849人;发放创业小额贷款432万元,创业补贴47万元,创业租金补贴31.95万元。为推动困难群体就业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企业的补助。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且签订1年期限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各类企业,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积极组织被帮扶人员参加各类招聘活动,引导被帮扶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2015年共组织现场招聘会37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0500个,1665人参加各类就业技能培训,687人参加创业培训。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及时落实三方协调帮扶就业机制的要求,确保其实现比较稳定的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率100%,有就业服务需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率100%,帮助大学生就业82人。
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就业困难对象,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被聘用到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的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在聘用服务期间,其工资待遇按照省有关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政策规定执行,并以劳动合同的形式予以明确。
建设载体,立足长远拓展就业空间
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必须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必须提供均等共享服务,尤其要加强就业创业载体建设。载体建设不但可以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提供示范,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就业空间,并具有良好的后继效应。
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融运河文化、淮扬历史、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滨水旅游商业开放空间。全力支持小餐饮集聚区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制度完善、安全保障”的长效发展目标。全力支持养老事业统筹发展,使养老服务业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全力推动农业创业。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在以往农业创业取得了较大效益的基础上,用身边农业创业的成功事例,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农业创业。给予政策扶持,对农村创业基地给予与城区创业孵化基地同等的政策扶持,打造乡镇农民创业园。强化创业培训,让参训学员产生自己的创业构思,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从办微小企业做起,开始自己的创业行动。进一步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向农村流动,力争再打造一批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产业链。
加强和完善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工业集中区、创业一条街、特色农业园等建设,开发适合农副产品加工、种养殖、蔬菜运输、农村养老院、农业休闲观光等创业项目并进行重点推介,做好引领工作。近年来,累计建立各类创业孵化基地16个,其中市级创业孵化基地4个,创业点28个,近期将重点打造清浦农业创业孵化基地,积极推进古庄牛生态农业创业园二期、三期的建设,为后期的项目建设提供政策、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支持。
(作者单位:省社科联;淮安市清浦区人社局)
责任编辑:刘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