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区-家庭”跨界合作模式残疾人体育组织建设的探析

2016-08-01张钦福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困难体系

陆 贝,张钦福



“高校-社区-家庭”跨界合作模式残疾人体育组织建设的探析

陆贝,张钦福

潍坊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潍坊261061

摘要:为更好推进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残疾人体育组织的建立势在必行。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旨在从社区、高校和家庭的跨界合作的角度出发,以社区为平台,以高校为骨干力量,以家庭为基础,建立新型残疾人体育组织。经研究发现,建立该类型体育组织,社区、高校和家庭三方从其利益角度来看虽都存在诸多顾虑,但实现三者的跨界合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残疾人体育组织;跨界合作模式;困难;体系

1引言

社会组织指非政府的、非营利的、志愿性的,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享有高度自主权的、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它不仅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更是培养和激励公民积极参与自主性管理的有效途径。国家出台的有关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中也多次提及要充分发挥残疾人体育组织的作用。虽然残疾人自治组织不能最终行使对社会制度、公共政策及法律的制定,但它直接服务于残疾群体,了解他们各层次的需求信息,在对残疾人体育政策、制度、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是政府不可或缺的,具有建设性、传播性和推动性的作用i。残疾人体育组织建设是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残疾人体育自治组织是非营利、公益和志愿的性的组织,因此其组织与服务对象间就不会存在冲突、利益纠缠等关系,反而会在政府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形成一种中立性和中介性质,发挥其上下疏通、协调的功能。在公共体育服务成为热门的当今,残疾人体育组织的贡献,不仅仅能够承接政府体育服务职能,降低了政府的服务成本,更重要的是社会组织的存在,推进了残疾人体育利益的自由表达,夯实了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使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渠道更加畅通,更加基层化,沟通也更加有效。

因此,关于残疾人体育组织的研究就更有价值。然而,虽然政府和诸多学者虽然已经意识到残疾人体育组织的意义,但是究竟该如何建立、建立何种类型的体育组织的研究就比较匮乏了。在这一基础上,本文旨在从社区、高校和家庭的跨界合作的角度出发,以社区为平台,以高校为骨干力量,以家庭为基础,建立新型残疾人体育组织,找出一条适合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的途径,为高校学生提供接触社会、锻炼自我、培养其奉献精神的机会,也使更多的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加入到全民健身的热潮当中去。主要有以下价值:

1.1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各项政策

为更好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法律政策。2014年刚刚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更是成为将全民健身提高到国家战略,其中也涉及到残疾人领域。另外,《关于切实加强新时期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表示“各级残联要逐步建立健全残疾人群众体育的指导机构和残疾人群众体育组织,并积极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场地和设施”,为残疾人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1.2改变残疾人体育发展“人力资源匮乏,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状

吴燕丹教授在“资源配置视角下残疾人群众体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一文中i,明确指出目前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源匮乏以及残疾人体育锻炼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状。而高校具备比较专业的人才队伍,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1.3推动残疾人群众体育向健全人群众体育发展的热潮迈进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尤其是当前广泛流行的广场舞更是将全民健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健全人群众体育发展之所以能够如火如荼发展与各地出现的形式灵活的晨晚练活动点或其他的社会团体的存在密切相关。虽然这些体育组织还仍处于松散、自发的状态下生存,但是它们的生命力是不可忽视的。然而,在浩浩荡荡的健身人群中我们却很少能够见到残疾人的身影。他们更需要一个独特、专门的体育组织能带动着、激励着他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有必要帮助他们建立起属于残疾人群体的体育组织。1.4有利于高校与基层的合作,发挥高校资源的作用,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队伍

首先,学校具备优越的资源条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具备比较高档次的资源,可以为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所用。其次,在当今的高校教学中,很多高校学生都缺乏社会实践的基础和机会,造就了一批批“书呆子”。高校培养了一批无法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人才”,学生的就业率低,造成了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这一模式体育社会组织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高校与基层的合作,帮助高校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队伍。

1.5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体育组织

经初步调查,我国残疾人体育组织还没有广泛建立起来。在国家层面,虽建立了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但该中心在行政上归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直接管理,在业务上接受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只是实现了对残奥项目国家队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保证了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但在地方层面,残疾人体育组织并不多见。而诸多学者和残疾人群体都明确提出建立残疾人体育组织和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完善残疾人体育的组织管理结构,整合各类体育资源,发展残疾人群众体育,鼓励各种力量建立残疾人体育组织,实现发展残疾人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

1.6能够逐步实现与国际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接轨,促进我国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之所以比较普及,就是因为具备植根于大众深处和基层社区的发达的草根体育组织。而在我国,由于长期的独特的社会背景的影响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一直非常缓慢。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和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逐步实现与国际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接轨。

2研究对象

本文以“高校-社区-家庭”模式残疾人体育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为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一方面,广泛地学习与借鉴残疾人体育、组织学、社会学、体育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一方面在中国知网上以“社区残疾人体育”、“ 残疾人体育组织”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社区残疾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组织研究的最新文献,吸收其先进的研究成果。

3.2实地考察法

奔赴大型骨干社区和临近高校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了解现状,发现问题。

3.3访谈法

对骨干社区的管理和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目前残疾人体育组织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并赴临近高校各个院系的相关领导进行访谈,调查高校与社区合作的意向状况,及存在的现实困难。

3.4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各方对“校社家”模式残疾人体育组织建立的意愿、基本看法和建议,共设计问卷四份、分别为高校管理层问卷(发放12份,回收12份,有效问卷12份)、高校学生问卷(发放120份,回收110份,有效问卷100份)、社区工作人员问卷(12份,回收10份,有效10份)和残疾人家庭成员问卷(25份,回收20份,有效20份)。

4研究结果

4.1“高校-社区-家庭”模式残疾人体育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4.1.1高校角度之管理层面

图1 高校管理层对高校服务于残疾人体育的主要顾虑

高校的最大资源是具备优良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可以很好的为残疾人体育组织的建设提供条件。从高校管理层面来讲,他们一致认为为残疾人体育事业贡献力量是高校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高校形象重要举措。他们也非常支持在重要的节日的时候,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助残、帮残活动。但是实际情况却面临以下现实问题。

① 安全问题的担忧

如果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最为担心的就是安全责任的划分问题。毕竟残疾人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残疾人体育也是一项非常需要专业素质的运动。管理层面认为如果残疾人本身在高校内部出现任何安全性问题或是学生在服务过程中造成残疾人的二次伤害,责任应该如何划分。

② 资金的困扰

高校管理人员认为资金问题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非常现实的问题。虽然已经修建了一些体育场馆,但学校的场馆主要是教学使用。在很多设计上并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的使用,无障碍设施建设并不是十分完备。不太适合全面向残疾人开放。如果为了照顾到残疾人群体而去修建无障碍设施,这部分资金应该如何筹集。除此之外,残疾人体育服务虽然是志愿服务为主,但是一些基本的开支也不应让志愿者自身承担。过高的费用支出,也会影响到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③ 组织管理及培训问题

残疾人群体和服务者的组织管理问题以及培训问题也是他们认为比较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学生,尤其是体育学院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锻炼常识,但主要是针对健全人的。如果让他们为残疾人体育服务,还必须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否则很难胜任这项工作。而培训的相关问题以及费用支出的责任人也很难以明确。因此可以看出去,高校服务于残疾人体育的热情十分充足,但在现实问题面前却是望而却步。

除此之外,高校对于残疾人体育的认知还不够深刻全面,并没有意识到体育在促进残疾人康复,尤其是促进残疾人逐步实现社会化方面的重要价值。残疾人体育锻炼是否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也是管理层比较关心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高校服务残疾人体育锻炼的目标,必须要解决以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4.1.2高校层面之学生角度

学生最大的资本是热情和专业知识。这也是残疾人体育发展所必须的主要资源。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群体在服务残疾人体育方面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图2 高校学生对于残疾人体育服务主要顾虑

4.1.2.1安全问题

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还是残疾人的安全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残疾人锻炼常识,他们也不会盲目的去从事相应的服务工作。避免因为安全问题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1.2.2奖励问题

学生们也比较关心参与类似的志愿服务学校会给与他们何种奖励。他们不关心金钱方面的奖励,但是比较在意学分或是学校考核学生标准方面给与的优惠。

4.1.2.3专业知识和服务方式

专业知识的缺乏和不知道去哪里服务或是以什么方式提供服务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残疾人。

4.1.2.4时间问题

由于时间有限,除了学习之外,学校还会安排学生从事其他各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或社团活动。学生很难抽身参加长期的服务活动。如果没有特殊的吸引他们的因素,将很难保证服务的长期性。

4.1.2.5沟通和礼仪问题

因为肢体的残疾,残疾人群体往往对于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比较敏感。如何与残疾人沟通以及残疾人服务的一些礼仪性问题也是摆在他们面前比较现实的问题。

4.1.3社区角度

图3 社区残疾人体育服务最棘手问题调查

残疾人体育的社区服务模式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模式。很多成熟的社区都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一些残疾人体育活动,以丰富残疾人的生活。但是,这些活动还多局限于比较成熟的社区或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社区。在调研中发现,社区残疾人体育发展还是会受到资金、场地、器材、健身指导、专职人员配备等许多现实问题的困扰。

4.1.3.1资金问题

全部参与调查的社区都面临着资金的短缺问题。目前,残疾人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供给。其他经费来源较少。且还出现经费使用缺乏合理规划的现象,如购买一些价格昂贵但利用率较低的器材,或是缺乏资金的长期规划。

4.1.3.2专职人员配备问题

在社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缺乏专职人员负责残疾人体育工作。只是某人兼任相关工作。但由于社区工作零碎复杂,整个社区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这些工作人员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专抓残疾人体育工作。

4.1.3.3社区健身指导员的配备

社区比较关心的就是健身指导员的配备问题。但也面临以下问题:(1)虽然国家也在大力培训一批批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但因培训人数有限,分配到各个社区的比例也非常少。即使有,培训时间也并不是很长,一般为3-5天。只是基本常识的把握。有的很难胜任现实的指导工作。(2)社区健身指导员大都属于义务志愿服务,还从事着自己的工作,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长期从事相关指导工作。(3)残疾人对于健身指导员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入。他们对于健身指导员的需求也并不是都十分渴望。这样就造成了国家培训人才的浪费,也使得健身指导员成为一种有名无实的称号。

4.1.3.4竞赛或活动的组织管理

竞赛或活动的组织管理也缺乏相应的体育组织的介入和参与。事实上,除了国家政府出面牵头的一些规模较大的竞赛活动,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如果仍需政府的大量介入才能推进的话,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将举步维艰。目前,残疾人体育锻炼的参与者虽然也有因共同的爱好或动机组成的体育群体,有规模大的人数多的,也有规模小的。但他们也只能称之为体育群体,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组织。在我国,真正的合法的体育组织必须是经体育部门审查,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组织。因此,虽然这些大大小小的群体还处于“非法”的领域,但是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力量。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并鼓励其发展,将能很好地推进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

4.1.4家庭角度

图4 家庭对于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担忧调查

实际上,家庭是最渴望残疾人走出家门,步入社会,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的。但是他们也会有各种方面的顾虑或困惑。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家庭最为担心的还是到底去哪或者是参加什么样的体育锻炼,也就是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如何与这些组织建立联系。其次,他们还比较在意通过体育锻炼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也就是锻炼的收获问题。因此应确保锻炼的质量。如果他们能因为锻炼受益匪浅,并且在锻炼中能够得到尊重,他们一定能够坚持参与锻炼,重拾生活信心。另外,他们还非常担心残疾人本身会不会在锻炼中遭遇二次伤害的问题,也就是他们的安全问题。除此以外,他们还是更愿意参加能够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活动,这就需要广泛了解残疾人群体的爱好,并开展适合其身体需要的活动,这样更能吸引他们参与锻炼、坚持锻炼。最后,他们也比较担心会不会涉及到相关的费用问题。他们更倾向于免费提供的服务。总的来说,如果在这些方面打消家庭的顾虑,让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到锻炼中来是不难的。

4.2结合三方实际问题构建“高校-社区-家庭”新型残疾人体育组织体系

图5 “高校-社区-家庭”新型跨领域合作关系图

虽然在以上三个方面提供残疾人体育服务都有各自的顾虑和担心。但是,如果能够有效解决三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实现三方的协调合作,建立起新型的跨领域合作的体育组织,将大大促进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图5就是根据三方存在的现实问题而构建的一个新型的跨领域合作关系图。关于这一框架模式主要做以下几点解释说明:

4.2.1残联的宏观领导与沟通联系纽带

这一模式残疾人体育的建立,残联作为学校、社区、家庭的沟通纽带作用必不可少。如果要想实现高校和社区在残疾人体育服务方面的合作,残联应该积极主动的向两个部门提出合作意向,就各自担心的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讨。明确各自义务和权利,并签署细致深入的合作意向书。并督促合作的长期、友好。

4.2.2残联与高校互惠互利,责任明确

从高校角度来讲,残联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于解决高校服务残疾人体育的基本开销。当然残联也有权监督这笔款项的使用状况,并具有收回专款的权利。对于服务质量高,并积极完成各项任务的高校(服务质量等的评定主要以残疾人群体的满意度调查作为主要依据),残联也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支持。实现互相监管,互惠互利。在确保资金到位的情况下,高校应该担负起该残疾人体育组织硬件和软件服务两方面的责任。在场地方面,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可以尽量照顾到残疾人群体的基本需求,免费欢迎残疾人群体前来锻炼。或面向残疾人设立场馆开放日,并能配备专业服务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对于提供服务的大学生给与一定的学分奖励(或根据高校自身特色给予一定的其他形式的奖励),以调动大学生服务残疾人的积极性。同时,因为高校还具备众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应充分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担负起法律援助和协助残疾人群体制定康复计划和运动处方,确保残疾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4.2.3社区是专业服务的保障和提供者

从社区角度来说,残联和民政部门也应有专项资金用于残疾人体育发展。并需委派专人负责本社区残疾人体育工作。包括与其他领域的沟通合作。并定期举办志愿者、健身指导者的专项培训。加大宣传、组织一定的活动来丰富残疾人群体的日常生活。也鼓励社区采取各种途径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改变对政府拨款的完全依赖。

4.2.4家庭通力配合是关键

家庭是这一类型体育组织的主要受益者。应积极帮助残疾人树立锻炼的意识,培养体育兴趣和爱好。加强与体育组织的沟通配合,积极反馈锻炼效果和相关意见,共同促进残疾人身体状况的改善。

4.2.5第三方监管介入确保公平合理

需要第三方的合理监管。而这一第三方的选择应独立于残联、高校、社区,主要选择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企业或团体,负责完成该项任务。根据合作意向书的相关条款内容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管。

总之这一类型的残疾人体育组织应该在选择合适的单位试点的基础上,做到责任明确,互相监督,互惠互利,沟通协作。

5结论和建议

残疾人体育组织的建设是推动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尝试探索建设“高校-社区-家庭”新型残疾人体育组织实现了跨界合作,并能够结合各部门优势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残疾人体育组织建设不足的问题。实现三者的合作应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关键性改变国人或相关部门对残疾人体育价值的认识。

但是这毕竟是一种尝试,需要经过一定范围的试点后方可推行。另外,残疾人体育组织在我国还面临着“合法性”的问题。如何实现该体育组织的合法性问题,还需国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为残疾人体育组织的注册发展提供发展的空间,而这些内容也将成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课题。

参考文献:

[1]郎海波等. 治理理论视域下残疾人体育公共治理[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11月第6期:689-693.

[2]吴燕丹等. 资源配置视角下残疾人群众体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体育科学,2015年(第35卷)第3期:3-11.

[3]肖丽琴. 我国残疾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2012年第2期:10-13.

[4]贾永朝. 高校开展残疾人体育志愿服务培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

[5]黄晓晓. 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2月:22-26.

[6]吴燕丹,黄汉升.融合与共享:论和谐视域中残疾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10):9-15.

[7]吴燕丹,李春晓,林立.民生视域下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体育科学,2014,34(3):47-53.

[8]吴燕丹,王秀丽.融合视野下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3):219-227.

[9]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推动残疾人体育健身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cpc2008.org.cn/content/2011-06/01/content_30338957.htm.

[10]新华网.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 意 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20/c_1112891765.htm.

第一作者简介:陆贝(1982-),女,山东淄博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及残疾人体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7-0134-4

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7.055

Basic Analysi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port Organization for Disabled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in Communities, Colleges and Families

Lu Bei, Zhang Qinfu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ss sports for the disabled peopl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sports organizations for the disabled. This article which uses the literature study,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to establish the sport organization for the disabl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in communities, colleges and families.In the organization, the community is as a platform, University is as the backbone while the family is as the basis.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communities, universities and familieshave their own worri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ir interests when this kind of sports organizations is established. Although it is true, the realization of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among them is imperative.

Key words:sports organization for the disabled;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model;difficulties; system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Weifang University,Weifang 261061,Shandong,China.

猜你喜欢

困难体系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构建互联互通“四大体系” 推动人大“两个机关”建设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