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椿播种留苗密度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2016-07-31员军现梁臣

河南林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侧根香椿效益

员军现,梁臣



香椿播种留苗密度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员军现1,梁臣2

(1.汝阳县林业局退耕办,河南 汝阳 471200;2.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香椿播种育苗随留苗密度增大各项生长指标逐渐降低,顶梢冻害和干枯长度增加。从生产销售和育苗效益考虑,播种留苗密度以10~20株/m2为宜。

香椿播种;留苗密度;生长指标;效益

香椿是优良的木本蔬菜,它的嫩芽、叶、木材、种子、树皮及根都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可食用、榨油、材用、药用和绿化观赏。随着香椿规模化栽培开发,市场苗木需求数量逐年增加,而苗木质量对香椿栽植后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同时决定苗木售价及育苗效益。香椿播种育苗技术研究较多,播种留苗密度对苗木质量影响的研究较少。为寻求适宜的育苗密度,培育壮苗,开展了播种留苗密度对苗木生长各项指标的试验研究,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采自20~25 a生香椿壮树的种子。待蒴果由绿色变为褐色,种子充分成熟时采果,摊在席上晒到蒴果开裂种子散出,揉搓去除种子膜翅,用风选法选取饱满种子干藏待用。

1.2 整地播种

试验地位于河南省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张建军承包地,土壤为沙壤土。播种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 000 kg,深耕耙平,做成宽1 m,长20 m的播种畦。2015年3月8日将香椿种子倒入1份开水2份凉水的温水中浸泡12 h,在畦内按行距30 cm沟播,沟深5 cm,浇底水,待底水渗入土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3 cm,上盖草帘,待出苗率80%以上于下午4时后揭去草帘。苗高10 cm间苗,按试验设计要求留苗。生长季节每次每亩施尿素20 kg,施肥2次。

1.3 试验设计

设计密度每平方米留苗5株、10株、15株、20株、25株、30株、35株、40株、45株、50株。每小区面积15 m2,小区之间2 m隔离带,随机排列,4次重复。落叶后调查苗高、地径、侧根数、侧根长,越冬后调查顶梢干枯状况。

1.4 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经Spss1.3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播种留苗密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香椿播种留苗密度对苗木各项生长指标影响明显,随着留苗密度增大,各项生长指标相应减少(见表1)。5~10株/m2高生长差异不显著,而地径生长量、侧根数量、侧根长度均差异极显著。密度大于10株/m2的株高显著降低,15~25株/m2平均株高由105 cm减少到69 cm,地径由1.11 cm减少到0.59 cm,侧根数量和侧根长也显著减少。大于35株/m2密度的苗木非常细弱,侧根不明显,仅有主根。留苗5~20株/m2密度的大多数苗木均符合生产栽植要求规格,留苗25株/m2以上大多数苗木各项生长指标低,不符合生产栽植要求。留苗5~10株/m2密度苗木生长高大、地径粗壮,适合于露地造林,成活好生长快。留苗15~20株/m2密度苗木适合于大棚芽菜栽植,大棚内空间高度有限,苗木过高影响大棚栽植。

表1 播种留苗密度对苗木各项生长指标的影响

*字母不同者,差异水平达0.01。

2.2 播种留苗密度对苗木冻梢的影响

香椿播种留苗密度与梢头冻害密切相关,随着留苗密度的增加,梢头冻害枯死的比例增加,枯死长度加长,而随着苗木密度增大,苗木高度变矮,梢头枯死长度占苗高的比例增大,超过35株/m2出现整株冻死或地上部位冻枯。留苗超过30株/m2,枯梢植株比例显著增加,顶梢枯死长度增加,枯梢占苗高比例增大(见表2)。育苗生产中农民为增加单位面积苗木数量,一般控制在30~35株/m2之间,超过35株/m2,苗木干高太低,梢头枯死严重,不易出售。

表2 播种留苗密度对苗木顶梢冻害影响

2.3 育苗效益分析

留苗密度小,苗木生长空间大,苗高粗壮,商品质量好,售价高。试验结果(见表3)表明,留苗密度10~20株/m2收益较高,留苗密度5株/m2,虽然苗木质量好,售价高,因育苗数量少,收益相对低。留苗大于25株/m2,苗木价格因质量下降而锐减,育苗收益也比较低。从苗木市场售价和收益情况看,市场接受5~30株/m2留苗密度的苗木质量,高于30株/m2苗木质量太差,售价低,育苗收益低。40株/m2以上的密度,苗木就没有市场。从育苗净收入来看,留苗10~20株/m2收益高,以20株/m2的留苗量净收入最高。

表3 每公顷育苗投入与收益

*种子、苗木、农资、用工等均为当地市场价格。种子50元/kg、用工50元/人/天、整地900元/hm2、农家肥80元/t、尿素2 300元/t,地租不计。

3 小结

香椿播种育苗是苗木繁育的主要方式,播种留苗密度决定了苗木质量和苗木价格,直接影响育苗的经济效益。随着播种留苗密度加大,苗木质量逐渐下降,价格也相继降低。生产中露地造林要求的苗木标准,5~10株/m2留苗密度的生长量均符合要求;大棚芽菜生产的苗木标准,15~20株/m2留苗密度的苗木均符合要求;露地密植芽菜生产可栽植25~30株/m2留苗密度的苗木;35株/m2留苗密度个别大苗可用于露地芽菜生产用苗,高于35株/m2留苗密度难以达到商品苗标准。

从育苗效益核算,以留苗20株/m2的密度育苗效益最高,密度10~30株/m2的育苗效益均比较可观,因此,香椿育苗播种留苗应不超过30株/m2。播种留苗密度应结合生产需要和市场价格确定。

[1]方青云. 香椿播种育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2):97.

[2]陈铁山,崔宏安,周子富,等. 香椿育苗技术的研究现状[J]. 陕西林业科技,1999(1):68~71.

[3]杨瑞国,吴增志,孟祥书. 香椿育苗密度研究[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5(3):231~236.

[4]许慕农,历林吉,王振凤,等. 香椿丰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王团荣)

2016-05-18

员军现(1966-),男,河南汝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栽培、林业技术推广工作。Emeil: lcjjlgg@sina.com.

S 723.1+31

B

1003-2630(2016)02-0025-02

猜你喜欢

侧根香椿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NO 诱导IAA 和O2·-积累于侧根尖端促进水稻侧根生长
春之味——香椿
香椿与臭椿
香椿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香椿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硝态氮供应下植物侧根生长发育的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