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种日本食用菊花“黄球”种质资源在不同栽培基质的生长情况研究试验

2016-07-31刘小冰苏达明唐文超

花卉 2016年20期
关键词:谷壳花梗黄球

刘小冰 苏达明 唐文超

(江门市东湖公园管理所 广东江门 529000)

引种日本食用菊花“黄球”种质资源在不同栽培基质的生长情况研究试验

刘小冰 苏达明 唐文超

(江门市东湖公园管理所 广东江门 529000)

本文以日本菊花“黄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配方的栽培基质对“黄球”菊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栽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栽培基质对“黄球”菊花植株的生长和开花质量都有影响,其中在C、D、E、F、G、H这6种基质配方中栽植的“黄球”菊花在植株高度、花梗长度、花梗粗度等指标上都符合优级品要求,所以这6种基质配方可作为“黄球”菊花栽培的基质,而A、B这2种基质配方不适宜作“黄球”菊花的栽培基质,特别是栽培基质B,用栽培基质B种出的菊花开花质量很差。

菊花;栽培基质;配方

1 前言

菊花(Dendranthenma morifolium)是原产于我国的菊科宿根性多年生草本花卉[1],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占全球切花数量的30%[2]。本单位因每年都举行迎春花会,并且主要以菊花为主。由于气候及生产成本等原因,从10月份到次年4月,为我单位为生产迎春花会用花及培育下一年的菊花品种的重要时期。在自然条件下栽培,影响大量生产高品质的菊花的因素比较多,因此研究其栽培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选取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菊花品种“黄球”[3]作为试验对象,就不同栽培基质对“黄球”菊花生长的影响进行试验,以确定菊花生长所需的最佳栽培基质。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以日本“黄球”菊花为试验材料,种苗来源于江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于2015年8月7日从母株上剪取幼嫩的顶芽作为插穗用沙床扦插,生根后于2015年12月7日进行种植,2015年12月试验结束。

2.2 方法

2.2.1 试验方案

本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黄球”菊花生长的影响,选用泥炭、砂石、谷壳、煤渣、塘泥、沙等作为栽培基质,共设8种不同的基质配方(表1)。

表1 菊花栽培试验的各基质配方(体积比)

每种基质配方种80株“黄球”菊花扦插苗,8种基质配方共种植640株。

2.2.2 整地与种植

栽植畦的规格为:长6m,宽1.2m,高15cm,各畦间沟宽0.4m,栽植畦南北向。按照试验方案,先将各配方的基质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分别做成栽植畦。

选取生长健壮的扦插苗,按20cm×15cm株行距进行种植。全部种好后浇一次定根水。一定要淋足淋透。在生长期每隔10d就以 N:P:K=5:5:5 的复合化学肥料施 1 次追肥。

2.2.3 栽培管理

栽种后前7d每天淋两次水,由于菊花喜湿怕涝,之后的淋水本着见干见湿的原则来淋水。每隔4~5d淋一次透水。并注意保持土壤的疏松。

当花蕾长到黄豆大小的时候进行两到三次的抹侧芽工作。包括花枝上、中部叶腋处可能萌发的侧芽。每一棵菊花只保留一个花蕾。

为了使菊花能够达到菊花优级品的要求,采用中断黑夜的方法对菊花进行补光,时间为2个月。具体做法是:在菊花花蕾上方1m处装100W的灯泡。光照强度为50lx,在午夜后补充光照2h。

为了提高菊花的质量,使菊花生长均匀,枝条直立。在菊花生长到40~50cm高的时候拉花网,花网规格为10cm×10cm。

2.2.4 指标测定

生长期在每个配方中挑选了15株小苗挂牌辨别观测,每隔10d进行观察,主要观察它的植株高度和节间长度。开花期测定植株的高度、花梗长度、花梗粗度、花蕾开放程度。

植株总高度:从土面到顶芽的高度,用钢尺测量。

节间长度:植株茎节间的长度,用钢尺测量。

花梗粗度:花蕾以下1cm处的,用游标卡尺测量。

花梗长度:花蕾着生点到第一片完全叶的长度。

花蕾花开程度以如下的标准来确定:

花蕾开放程度为0:花蕾未发育完全,但花蕾顶部已开裂,可以看到里面白色的花瓣。

花蕾开放程度为1:花蕾的花瓣伸出花苞的40%,花瓣未展开。

花蕾开放程度为2:花蕾的花瓣伸出花苞的100%,花瓣未展开。

花蕾开放程度为3:花蕾中有1~2片花瓣展开。

花蕾开放程度为4:花蕾中有3~6片花瓣展开。

花蕾开放程度为5:花蕾中有1/3花瓣展开。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栽培基质配方对菊花植株生长的影响

在其他栽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栽培基质配方中栽植的“黄球”菊花的植株高度和节间长度的表现如图1~2。

图1 不同基质配方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

由图 1可以看出,在基质配方 C、D、E、F、G、H 中栽植的“黄球”菊花高度在采收时均大于100cm,而在基质配方A、B中栽植的“黄球”菊花高度在采收时小于90cm,由于菊花鲜切花是从离地面10cm处切断进行采收的,根据菊花鲜切花优级品的要求,“黄球”菊花的采收高度必须在100cm以上。因此在基质配方C、D、E、F、G、H中栽植的“黄球”菊花的高度符合优级品的要求。

图2 不同基质配方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二>

在8种基质配方中栽植的“黄球”菊花在植株高度上存在着差别,但由于在各基质配方中栽植的植株的平均节间长度相差不大(图2),说明造成植株高度差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基质的成分不同造成的。在这些基质成分中,谷壳、砂石的持水性,透水性都很好,但两者本身不含营养物质;煤渣不但富含有机物质,而且还含有微量元素,具有肥效高、肥力持久以及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和通透能力;泥炭疏松、透气透水性能好,保水保肥能力强。不同基质配方所含的有机质含量、基质的透气透水性、保水保肥能力都不同,对“黄球”菊花生长的影响不一样,导致不同栽培基质中的“黄球”菊花植株高度不同。其中 C、D、E、F、G、H 这 6种基质配方较适合“黄球”菊花的生长,因此植株长得高。

3.2 不同栽培基质对菊花开花质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基质对菊花开花质量的影响如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平均花梗长度上,栽培基质C和栽培基质G的数值是1.4cm,而除了栽培基质B外,其他栽培基质中的“黄球”菊花平均花梗长度相差0.1cm,都在1.2~1.3cm之间。说明在不同的栽培基质条件下,“黄球”菊花的花梗生长速度相差不大。按照鲜切菊花优级品要求:花梗长度小于2cm来说,这里8种栽培基质栽植的菊花中,栽培基质 A、C、D、E、F、G、H 的“黄球”菊花花梗长度都符合要求。在平均花梗粗度的指标中,8种基质除了栽培基质B外区别不大。而从花蕾花开程度来看,除了栽培基质B外,其他基质中栽植的“黄球”菊花的花蕾花开程度差别不大(0~1度)。说明补光措施有效控制了“黄球”菊花的开花整齐,不同的栽培基质成分对“黄球”菊花花蕾开花程度影响不大。

表2 不同培养基质对菊花开花质量的影响

从表2中还可发现,8种栽培基质中,在栽培基质B中栽植的“黄球”菊花的开花质量最差。由于开花不但跟菊花品种和本身的开花生理有关,还跟不同季节的外界条件息息相关[4]。导致在栽培基质B中栽植的“黄球”菊花的开花质量最差的主要原因是栽培基质。栽培基质B的基质成分为:谷壳和砂石。从理化性质来看,它们的吸水能力最好,但谷壳松软,对植株的固定作用较差,砂石几乎没有离子交换能力,这些都影响“黄球”菊花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在栽培基质B中栽植的“黄球”菊花的开花质量大受影响。在相同的培育时间里,栽培基质B中栽植的“黄球”菊花的开花质量远比其他栽培基质配方的差。由此可见,栽培基质B的成分配方(谷壳:砂石=4:1)不适宜应用在“黄球”菊花的生产上。

4 讨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在8种栽培基质中栽植的“黄球”菊花中,有6种栽培基质中栽植的“黄球”菊花符合优级品要求。在这6种栽培基质中,由他们的成分来看,有泥炭、谷壳、砂石、煤渣、塘泥和沙。其中泥炭、煤渣、砂石、谷壳是价格比较高的高档基质,而塘泥和沙则是容易获得和推广的经济基质。如果高档基质和经济基质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使用,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使其通气性,保水性等有很好的改善。因此在使用这些栽培基质成分时,应该考虑他们的理化性质,使他们能够以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使用,形成互补。在这些栽培基质成分中,谷壳、砂石持水性好,但谷壳松软,对固定植株的作用较差,砂石几乎没有离子交换能力;沙有利于通气排水,但沙几乎没有离子交换能力;泥炭能够增加基质的渗透性,使基质更加疏松,透气性更好,提高根系的穿透能力;塘泥和煤渣则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条件,使土壤更肥沃。这些栽培基质的成分组成各有各的好,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选用合适的栽培基质的成分组成。

[1]邵 玲.菊花“宁波黄”的繁育和花期调控[J].浙江农业科学,2005(3):188~190.

[2]吴少华,等.鲜切花花栽培和保鲜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77.

[3]郭志刚,张伟.菊花[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刘宏涛.草本花卉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S682.11

A

1005-7897(2016)16-0006-03

2016-8-13

猜你喜欢

谷壳花梗黄球
可爱的黄球
可爱的黄球
沈阳农业大学揭示番茄SlERF52-SlTIP1;1调控模块加速花梗脱落新机制
净化
A beautiful flower
开心养鼠记
种子?谷子?米?
种子?谷子?米
关于燃煤工业锅炉改烧谷壳的探讨
双色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