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不溶性硫黄的热稳定性
2016-07-31周宏斌钱志强丁元强王宝金张元洪
周宏斌,钱志强,丁元强,王宝金,张元洪
(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45)
不溶性硫黄(IS)是由普通硫黄开环聚合而成的线性大分子聚合物,因不溶于二硫化碳而得名。与普通硫黄相比,IS能减少喷霜,提高橡胶与钢丝的粘合性能。这些特性使IS广泛用于各种橡胶制品,特别是在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发展迅猛[1-3]。
热稳定性是IS的关键指标之一。在110 ℃时,IS数分钟内就会全部转化为普通硫黄[4]。目前,评价IS热稳定性的方法主要有石蜡油-烘箱一浴法[5]、石蜡油-硅油二浴法[6]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法[7]。其中,前两种方法受人工操作影响较大,而DSC法通过测定IS的熔点、相变、热焓,能准确表征IS的热稳定性[7-8]。
本工作用DSC对IS进行测试,考察测试时升温速率、恒温温度、恒温时间对IS吸热性能的影响,从而评价IS的热稳定性。
1 实验
1.1 原材料和仪器
1#IS,国外产品;2#和3#IS,国内同一厂家的2种牌号产品。NETZSCH 200 F3型DSC,德国耐驰公司产品。
1.2 测试方法
用DSC对IS分别进行非等温和等温测试,IS样品质量10 mg。在非等温测试中,分别以5,10和20℃·min-1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 ℃;在等温测试中,以100 ℃·min-1的升温速率分别升温至105,110和120 ℃,并恒温一段时间。
2 结果与讨论
2.1 非等温测试
在DSC测试中,当升温速率为5 ℃·min-1时,IS非等温测试的DSC曲线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温度低于90 ℃时,3种IS均未熔融;温度达到95 ℃后,IS熔融并逐渐转化为普通硫黄;3种IS中,1#IS出现吸热峰的温度最高,3#IS出现吸热峰的温度最低。
图1 IS非等温测试的DSC曲线
升温速率对IS吸热峰温度的影响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3种IS吸热峰温度都随着升温速率加快而升高;在相同升温速率下,1#IS吸热峰温度较高,3#IS吸热峰温度较低;3种IS中,1#IS吸热峰温度随着升温速率加快的升高幅度较大。在相同升温速率下,吸热峰温度高的IS热稳定性好[9]。总的来看,由于分子结构和生产工艺不同,1#IS比2#和3#IS的热稳定性好。
表1 升温速率对IS吸热峰温度的影响
2.2 等温测试
2.2.1 恒温温度
在DSC测试的恒温阶段,不同恒温温度下IS的DSC曲线见图2,恒温时间为20 min。从图2可以看出:恒温温度为105和110 ℃时,IS的DSC曲线有2个吸热峰;恒温温度为120 ℃时,IS的DSC曲线只有1个吸热峰。第1个吸热峰的热流量包含熔融热和部分分解热热流量,因此对于出现第2个吸热峰的DSC曲线,不能仅依据第1个吸热峰来评价IS的热稳定性,必须结合局部图的第2个吸热峰进一步分析IS的热稳定性。第2个吸热峰是在恒温过程中IS转化为普通硫黄时吸收热量所引起的,能充分反应IS的热稳定性。
图2 不同恒温温度下IS的DSC曲线
从图2(b)可以看出,在恒温温度为105 ℃时,3种IS都出现了第2个吸热峰,且在设定的恒温时间内吸热过程均未结束,说明在此条件下3种IS都没有完全转化。1#IS第2个吸热峰对应热流量也大于2#和3#IS第2个吸热峰对应的热流量,说明1#IS的热稳定性比2#和3#IS好。
从图2(d)可以看出,在恒温温度为110 ℃时,只有3#IS未出现明显的吸热峰,说明3#IS在升温过程中大部分已转化为普通硫黄,热稳定性较差,这与非等温测试结果吻合;随着恒温时间延长,1#和2#IS均出现较大吸热峰,且1#IS的吸热峰形较大且较平坦,说明1#IS的热稳定性比2#IS好。
为考察高温对IS热稳定性的影响,将恒温温度升高至120 ℃。从图2(f)可以看出,120 ℃下3种IS均未出现第2个吸热峰,这是因为升温至120℃时IS已全部转化为普通硫黄,或在恒温过程中转化热焓较小而难以检测。这说明在高温时IS的分解速度较快,在短时间内IS快速转化为普通硫黄,因而IS胶料在混炼和加工中的温度不能太高。
恒温温度为110 ℃时,1#和2#IS的第2个吸热峰较完整。假设IS完全转化为普通硫黄,且吸热峰面积与IS转化的热焓成正比,就可以计算出IS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IS分解为普通硫黄的转化率与时间呈线性关系,1#和2#IS转化率与时间的线性相关因数分别为0.994和0.991;1#IS转化为普通硫黄的时间比2#IS长,说明1#IS的吸热峰对应时间比2#IS长,表明1#IS的热稳定性比2#IS好。
图3 110 ℃恒温温度下IS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
2.2.2 恒温时间
在恒温温度为105 ℃的条件下,恒温时间为40 min的DSC曲线见图4,而恒温时间为20 min的DSC曲线见图2(a)和(b)。从图2(a)和(b)可以看出,恒温时间为20 min时,3种IS的吸热峰均不完整,说明其吸热过程未结束,3种IS在20 min内均未完全转化为普通硫黄。从图4(a)和(b)可以看出,恒温时间为40 min时,1#IS未出现吸热峰,说明1#IS未完成吸热过程;2#和3#IS均出现完整吸热峰,2#IS出现吸热峰的时间较3#IS长。总的来看,3种IS中,1#IS的热稳定性最好,2#IS的热稳定性次之,3#IS的热稳定性最差。
图4 不同恒温时间下IS的DSC曲线
3 结论
(1)在DSC非等温测试中,IS的吸热峰温度随着升温速率加快而升高,在相同升温速率下,吸热峰温度高的IS热稳定性好。
(2)在DSC等温测试中,随着恒温温度升高和恒温时间延长,IS热稳定性变差。在恒温下,IS分解为普通硫黄的转化率与时间呈线性关系。
(3)DSC的非等温测试和等温测试表明,1#IS的热稳定性最好,2#IS的热稳定性次之,3#IS的热稳定性最差。
(4)在120 ℃时,IS短时间内会全部转化为普通硫黄,因而IS胶料混炼时温度不宜太高。
目前国内外IS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下游企业在使用IS前,应重点测试IS的热稳定性。用DSC评价IS的热稳定性直观、快速、准确,建议在下游企业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