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生态旱育秧试验研究

2016-07-31刘厚宪王丹丹石中宜王宜明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旱育沼液秧苗

刘厚宪,王丹丹,石中宜,尤 铖,王宜明

(1.万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重庆 404000;2.万州区响水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4000)

水稻生态旱育秧试验研究

刘厚宪1,王丹丹1,石中宜2,尤 铖1,王宜明1

(1.万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重庆 404000;2.万州区响水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4000)

文章通过水稻生态旱育秧与常规育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旱育秧配套技术中生态无盘旱育抛秧效益和产量最高,生态旱育秧节能环保安全,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

水稻 生态旱育秧 常规旱育秧 育秧方式

为了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水稻绿色增产技术,在万州区响水镇开展了水稻绿色生态育秧配套技术试验研究,采用沼渣培肥营养土、沼液浸种喷苗、无纺布覆盖等核心技术培育旱育秧,无盘旱育抛秧、盘育抛秧,旱育机插秧等,为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水稻生态旱育秧研究试验,育秧落实在重庆市万州区响水镇响水村9组杨大胜家承包田,移栽大田面积0.33 hm2,土地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深两优5814。

1.3 试验设计

采取小区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8个处理,即①生态旱育手插秧,②生态旱育机插秧,③生态无盘旱育抛秧,④生态旱育塑盘抛秧,⑤旱育手插秧(CK1),⑥旱育机插秧(CK2),⑦无盘旱育抛秧(CK3),⑧旱育塑盘抛秧(CK4),3次重复,各处理苗床面积按移栽大田面积0.01 hm2设置。

育秧苗床管理按不同育秧方式进行,其中旱育机插育秧采用机插专用塑料软盘,塑盘旱育抛秧育秧采用普通的塑料软盘,水稻旱育无盘抛秧是采用水稻专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生态旱育秧技术核心是沼渣培肥苗床、沼液浸种喷苗、无纺布覆盖。各项对照均按常规方法进行。

1.4 试验过程

试验于2015年3月4日,生态旱育秧施20 kg/m2沼渣和0.25 kg/m2过磷酸钙培肥苗床,常规旱育秧用20 kg/ m2清粪水和0.25 kg/m2过磷酸钙培肥苗床。播种前用中层沼液按1∶1兑水或用原液对生态旱育秧的种子浸种36 h,浸种完成后立即捞出稻种用清水冲洗,滤去多余水分。3月14日育秧播种,在苗期1叶1心、3叶1心时对处理①、②、③、④喷施50 kg/667 m2的中层沼液。4月22日大田移栽,移栽密度1.1万~1.2万窝/667 m2,8个处理分别采用相对应的栽插方式。于4月17日施用底肥,处理①、②、③、④施沼渣1 000 kg/667 m2、40%的高浓度水稻专用复合肥(N∶P2O5∶K2O为22∶8∶10)40 kg/667 m2和硫酸锌1.5 kg/667 m2,栽后10 d追施1 000 kg/667 m2沼液,倒2叶期用30 kg/667 m2沼液兑水1倍喷施1次。处理⑤、⑥、⑦、⑧用牛粪1 000 kg/667 m2和水稻专用复合肥50 kg/667 m2做底肥,栽后10 d追施尿素8 kg/667 m2,倒1叶期视苗情施尿素4 kg/667 m2。其他大田管理措施如施肥、病虫防控等保持一致水平。于9月5日进行分区收获测查。

表1 各处理的秧苗素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素质比较

于5月20号对试验的秧苗素质进行了考察测定,从表1可以看出,生态旱育秧与对照各处理均表现为无盘旱育抛秧的叶龄、出苗率、苗高、基本苗、成秧率、白根数、分蘖数、单株鲜重都是最高和最好的,其次是塑盘抛秧、机插秧、手插秧。

按照育秧方式调查统计:生态旱育秧各处理平均的叶龄(6.6叶)、出苗率(88.6%)、苗高(25.3 cm)、基本苗(2.87万/667 m2)、成秧率(84.3%)、白根数(30.8根)、分蘖数(2.6个)、单株鲜重(3.9 g)都高于常规旱育秧各处理平均的叶龄(6.3叶)、出苗率(85.2%)、苗高(21.5 cm)、基本苗(2.21万/667 m2)、成秧率(79.1%)、白根数(22.8根)、分蘖数(2.3个)、单株鲜重(3.4 g)。可见采用生态旱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好于常规旱育秧苗的素质,两种育秧方式基本上都达到了叶蘖同伸关系。

2.2 经济性状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生态旱育秧与对照各处理均表现为无盘抛秧的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最高的,经济性状最好,其次是塑盘抛秧、机插秧、手插秧。

生态育秧各处理的主要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常规育秧,调查结果:生态旱育秧方式各处理秧苗平均的株高(98.8 cm)、穗长(25.0 cm)、有效穗数(15.2万/667 m2)、穗粒数(214粒)、实粒数(192粒)、结实率(89.40%)、千粒重(30.4 g)、理论产量(726.7 kg/667 m2),均高于常规旱育秧苗各处理的数值。

2.3 产量结果分析

从表3产量分析结果可看出,采用生态旱育秧方式的产量比常规旱育秧苗的产量高59.7 kg/667 m2,增产8.96%;其中处理③产量最高,较CK的产量高69.8 kg/667 m2,增产10.46%,其次是④、②、①,分别增产9.22%、8.61%、7.53%。

经方差分析水稻产量在生态旱育秧与常规旱育秧苗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手插秧、机插秧、无盘抛秧、塑盘抛秧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育秧方式与栽插方式互作之间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进一步对栽插方式间进行了LSD(新复极差法)分析,只有机插秧与塑盘抛秧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他栽插方式之间都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

表2 各处理的经济性状调查

表3 各处理的产量结果

2.4 经济效益分析

经过对各种育秧方式的种子、肥料、农药、地膜等物资成本及劳动力投入成本核算,可以看出无论是各处理还是对照不同栽插方式的投产比从大到小依次是无盘抛秧、机插秧、塑盘抛秧、手插秧。生态旱育秧各处理的平均经济效益(投产比为1∶3.80)好于常规旱育秧各处理的平均经济效益(投产比为1∶3.52),比对照增加了7.95%。

3 讨论与结论

生态旱育秧操作简单,省工省力省心。苗床不用调酸、消毒,不用揭膜通风,完全免除了地膜覆盖高温揭膜的繁琐劳动,省去了高温烧苗的担心。出苗率高,生态旱育秧苗比常规旱育秧出苗整齐,成苗率高,分蘖多,长势强,白根多,根系活力强,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发根力强。生态旱育秧由于秧苗素质好,提高了水稻产量和效益,栽后分蘖快且前期分蘖多,后期有效穗多而穗子整齐产量高,比常规旱育秧增产8.96%,经济效益增加了7.95%。因此,生态旱育秧可以进行推广。

在育秧方式与栽插方式互作方差之间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生态旱育秧对手插秧、机插秧、无盘抛秧、塑盘抛秧几种栽插方式产生的效应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秧苗素质和产量方面基本表现为无盘抛秧>塑盘抛秧>机插秧>手插秧。在经济效益方面表现为无盘抛秧>机插秧>塑盘抛秧>手插秧。无盘旱育抛秧,是采用无盘抛秧剂(又名“旱育保姆”)进行种子包衣,旱育保姆是采用保水剂和缓释剂为基质,与各种矿质粘土相配伍,辅之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生态肥和微肥等功能性助剂,经超细加工复合研制而成的粉状种衣剂,具有不调酸、少浇水、出苗齐,不催芽,防病虫,秧苗壮,秧龄弹性大,易立苗等优势。因此在各水稻绿色生态育秧配套技术试验研究中,采用沼渣培肥营养土、沼液浸种喷苗、无纺布覆盖等核心技术培育的生态无盘旱育抛秧的水稻产量和效益最高,极显著地高于其他3种栽插方式。

生态旱育秧技术,成本低效益高,环保安全,在大面积生产上有极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1] 朱福礼,黄体祥,韦崇崴.水稻生态旱育秧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农技服务,2014,31(12):34

[2] 肖文信,杨超,冉茂芳.水稻生态旱育秧与常规旱育秧栽培的对比研究.农技服务,2010,27(2):185

[3] 熊玉唐,汪国英.水稻生态旱育秧配套技术研究.耕作与栽培,2006,1(5):11~14

[4] 周红艳.水稻生态旱育秧大田施沼泽肥试验研究.农技服务,2015,32(7):101~102

[5] 王祖林,肖焕祥.水稻生态旱育秧技术要点.农技服务,2014,31(3):47

[6] 邱晓花.双季晚稻抛秧与手插秧对比试验. 农业科技通讯,2010,(3):79~80

[7] 梅丛友,洪芳,韩建华,等.塑盘旱育机插秧与抛秧对比试验初报.上海农业科技,2005,(3):44~45

猜你喜欢

旱育沼液秧苗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农民
旱育保姆种衣剂育秧对鄂东南水稻产量的影响
沼液能否预防病虫
大棚丝瓜沼液高产栽培技术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沼液喂猪有讲究
插秧
沼液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利用
水稻机插秧应用旱育保姆不同用量的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