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市部队疗养院护士抑郁症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6-07-31吕美娜崔常英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疗养院心理疾病正确率

吕美娜 崔常英

青岛市部队疗养院护士抑郁症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吕美娜 崔常英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部队疗养院中护士对抑郁症的认知现状,为提高护士对患者心理疾病的临床观察力而确保疗养院中患者生命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青岛市3所部队疗养院的282名临床护士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其对抑郁症的认知状况。结果护士对抑郁症知识认知总均分(9.46±2.96)分,正确率为37.59%;其中抑郁症一般知识均分(6.63±1.54)分,正确率为44.32%;抑郁症心理危机干预均分(2.83±1.42)分,正确率为30.49%。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护士抑郁症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临床中开展过心理健康服务及参加过相关知识培训的护士对抑郁症的一般知识及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得分高于无此经历者(P<0.05)。结论青岛市部队疗养院护士对常见抑郁症的临床症状的认知和鉴别能力较低。提示疗养院应加强临床护士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认知和识别能力的学习及培训,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达到“疗养一次,收益终生”的目标。

护士;部队疗养院;抑郁症;认知;调查

抑郁症状(depression)为心境障碍的一种临床症状,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1]。随着我国的迅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压力不断增加,心理疾病患者的数量与日剧增,而且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据统计[2],目前全球约3.5亿人患有抑郁症。尽管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我们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果,但在我国由于人们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导致抑郁症患者很少去咨询心理健康专家[3-5]。

部队疗养院以接待特勤、老干部等老年患者的疗养为主要任务,患者大部分以往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或患有慢性疾病,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对患者心理健康的识别,以及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应是疗养院护士的基本职责。为了解青岛市部队疗养院护士对抑郁症的临床观察、识别和干预的状况,研究者于2014-03—2015-10对282名部队疗养院护士进行了抑郁症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以方便抽样的方式选择青岛市3所二级甲等部队疗养院的28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选择标准:①自愿参加者。②在部队疗养院工作1年及以上的临床注册护士。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在回顾国内外关于抑郁症相关文献和借鉴抑郁症相关问卷[6]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部队疗养院护士对抑郁症认知的调查问卷”,并咨询相关专家修订而成,在正式调查前实施了预调查,所得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2,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hach′s α系数为0.78。问卷内容包括护士一般资料、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和抑郁症常规护理干预知识3个部分。护士一般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如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等;是否将评估心理状态作为临床护理观察的一部分;是否在临床实践中接触过内、外科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是否参加过抑郁症相关知识的培训。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包括8个单选题:典型抑郁症具有的特点;CCMD-3抑郁症症状学诊断标准;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特征;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每年的10月10日;常用抗抑郁剂药物的种类、名称及副作用;抑郁症具有的三高一重特点;中国人自杀的危险因素中危险性最大的是重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包括11个是非题:抑郁症患者仅采取心理干预治疗即可取得良好效果;精神疾病患者犯罪无需负法律责任;最好的保健品是良好的心境和充足的睡眠;精神分裂症是自杀率最高的精神疾病;社会支持系统与患者自杀的危险性不相关;15%~2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成功;许多抑郁症患者被漏诊,而接受合理治疗者仅占10%;术后抑郁是手术患者的常见心理疾病之一;临床实践证明,慢性病患者的自杀率远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和一般人群的自杀率;心理危机干预通常可采用国际通用的六步法;心理危机干预是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问卷第2、3部分,均按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总分20分,得分越高说明对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越好。总分≥18分为优,15~17分为良,12~14分为一般,<12分为差。正确题目数除以总题目数的百分数为正确率。

1.2.2 调查方法经过统一培训,由专人发放调查问卷,由研究者向调查对象讲解调查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要求护士无记名独立填写,现场发放及收回。收回问卷时仔细检查,发现漏填项目当场纠正。共发放问卷290份,回收有效问卷282份,有效回收率为97.24%。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282名被调查的部队疗养院护士均为女性,有128人(45.39%)在临床实践中接触过内、外科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有30人(10.64%)在临床中开展过心理健康服务;有42人(14.89%)既往参加过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的正规培训。

2.2 部队疗养院护士对抑郁症的认知状况

2.2.1 部队疗养院护士对抑郁症的总体认知状况部队疗养院护士的问卷调查得分最低2分,最高20分;优2人(0.71%),良20人(7.09%),一般30人(10.64%),差230人(81.56%)。对抑郁症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总得分为(9.46±2.96)分,正确率仅为37.59%。一般知识条目平均分为(6.63±1.54)分,正确率为44.32%;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条目平均分为(2.83±1.42)分,正确率30.49%(表1)。

表1 护士的抑郁症一般知识得分情况及正确率(n=282)

2.2.2 部队疗养院护士对抑郁症知识各条目得分前3位和后3位情况(表2)

表2 护士抑郁知识得分前3位和后3位项目(n=282)

2.2.3 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对抑郁症知识认知状况分析(表3)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护士对抑郁症知识的认知状况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护士对抑郁症知识得分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学历、科室的护士抑郁症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4 是否接触过抑郁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及相关知识培训护士的抑郁症知识得分比较(表4)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的抑郁症相关知识得分比较(±s)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的抑郁症相关知识得分比较(±s)

项目类别人数总分抑郁症一般知识抑郁症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得分t/FP得分t/FP得分t/FP年龄(岁)21~2209.24±2.12-4.1420.0006.62±1.70-0.3020.8382.62±1.30-5.8650.000 30~406210.30±2.296.64±1.633.66±1.50学历中专609.26±1.91-1.9450.0506.80±1.62-0.2640.7912.46±1.19-2.9450.003大专829.53±2.116.85±1.712.66±1.48本科及以上1409.90±2.317.00±1.602.90±1.20工作年限1~2129.22±2.116.7720.0006.62±1.692.0230.1342.60±1.5220.0960.000(年)6~4610.63±2.137.08±1.613.53±1.54 11~20249.76±2.456.28±1.673.48±1.42职称护士2309.23±2.0514.5350.0006.76±1.641.1870.3062.48±1.2922.2110.000护师3210.48±2.317.06±1.873.42±1.52主管护师2010.68±2.587.00±1.683.68±1.49科室干部科969.78±2.221.9800.0976.92±1.720.9480.4362.86±1.441.5250.194特勤科789.52±2.226.80±1.692.72±1.42门诊469.01±2.186.42±1.842.59±1.36其他629.23±2.036.62±1.522.61±1.38

表4 是否接触过抑郁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及相关知识培训护士的抑郁症知识得分比较(±s)

表4 是否接触过抑郁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及相关知识培训护士的抑郁症知识得分比较(±s)

总分抑郁症一般知识抑郁症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得分t/FP得分t/FP得分t/FP接触过内、外科疾病是1289.10±2.46-1.0500.2946.43±1.89-0.7130.4262.67±1.34-0.7840.433合并抑郁症否1549.49±2.166.65±1.662.84±1.42临床中开展过心理健是309.80±2.300.8300.0246.68±1.67-0.9830.0112.46±1.192.4850.013康服务否2529.12±2.166.49±1.732.66±1.48参加过相关知识培训是429.56±2.181.0920.0366.62±1.691.1860.0162.84±1.350.2850.026否2409.33±2.216.53±1.672.80±1.47项目类别人数

3 讨论

3.1 疗养院护士对抑郁症的认知现状本次问卷调查显示,部队疗养院护士对抑郁症知识的认知总体水平偏低,总问卷正确率仅为37.59%,既往临床中接触过内、外科疾病合并抑郁症的护士有128人(45.39%),但仅有30人(10.40%)对疗养者开展过心理健康服务,仅42人(14.89%)参加过心理知识正规培训。提示部队疗养院护士对抑郁症知识的了解不足,对抑郁症的鉴别及临床干预欠缺。部队医院应提高护士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认识,及时帮助患者保持身心健康。

3.1.1 抑郁症一般知识条目调查情况分析抑郁症一般知识条目主要涉及抑郁症的流行病特征、诊断等精神卫生知识,是具备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的前提。疗养院护士对抑郁症一般知识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全部在4.32分以下:①世界精神卫生日为每年10月10日,护士平均得分仅为3.10分。说明部队疗养院护士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不足。自1992年起,“世界精神卫生日”定为每年的10月10日,每年世界卫生组织都会提出一个全新的与精神卫生相关的主题,其目的就在于向全世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引起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更应了解和关注关于精神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及时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普及。②抑郁症睡眠障碍特征,平均分为4.16分。说明护理人员对患者缺少睡眠质量观察和抑郁症睡眠特征的知识掌握。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据报道,超过90%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如失眠或睡眠颠倒,并将其列为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之一[7]。尤其是军人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心理压力大,长期处于失眠的状态[8]。作为护理人员,如果不及时了解抑郁症相关睡眠障碍的特征,就无法很好的做好临床观察,更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疾病。③CCMD-3抑郁症症状学诊断标准,护士平均分4.32分。护士对问卷中所列出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常见9项症状学诊断标准识别率低,说明护理人员缺乏对抑郁症诊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1.2 抑郁症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条目调查情况分析部队疗养院护士对抑郁症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全部在1.24分以下。①抑郁症患者仅采取心理干预治疗即可取得良好效果,均分1.14分。2010年《自然》杂志主编Philip Campbel提出抑郁症是脑部发育性疾病[9],至此,抑郁症属于功能性疾病的观念被彻底更正。因此,药物治疗仍是当前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循证研究证明,认知行为治疗(CBT)已是抑郁症治疗的一种有效且重要的手段[10-12];但因心理治疗是一个缓慢、渐进而且累积产生效应的过程,比起药物治疗,起效更缓慢,况且患者往往不能坚持和相信行为治疗,导致认知行为治疗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②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是患者常见心理反应之一,均分1.21分。目前,在综合医院就诊的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13],护士对心理疾患认识不足,缺乏基本的诊治知识和观察技能,在临床护理中护士只注重躯体疾病,导致对患者心理疾患的早期观察和识别困难,造成临床漏诊率升高。③心理危机干预通常可采用国际通用的六步法,均分仅为1.24分。目前,美国心理学家Gilliland BE和James RK提出了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14],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危机事件。医护人员对各种成熟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和方法掌握的欠缺,会影响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效果。

3.2 部队疗养院护士对抑郁症认知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3.2.1 不同人口学特征认知情况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护士抑郁症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年龄越大、工作年限越长、职称越高的护士抑郁症相关知识得分较高;抑郁症心理危机干预知识还体现出学历差异。随着年龄增加,护士会更加重视对身心健康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提升护理经验的同时,更进一步促进其对心理疾病方面的学习和内化,因此年长的护士对抑郁症相关知识的得分高于年轻护士。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断提升,高年资的护士在接触抑郁症患者方面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对该病有了更多的认识,能掌握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丰富的经验和临床知识使得高年资护士对抑郁症相关知识认识更深。同时,随着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加,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使优秀的护士获得晋升职称的机会,因此高职称的护士对抑郁症相关知识的得分高于下级护士。高学历护士对抑郁症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得分高,主要可能是高学历护士接受知识更加全面,心智更成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因此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得分较高。

3.2.2 不同经历护士认知情况分析由表4可见,临床中开展过心理健康服务及参加过相关知识培训的护士对抑郁症的一般知识及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得分高于无此经历者(P<0.05)。究其原因,在临床中,护理人员对来院疗养人员(无论其是否为抑郁症患者)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服务护理,不仅有利于疗养员的身心健康,而且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拓展了知识面,并从中学到有关抑郁症相关知识及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等。因此,有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护士在该方面得分高。通过不同途径经历相关知识培训过的护士,其相关心理学知识掌握较好。护理的观察能力来源于扎实的基础专业理论技能知识,及多学科知识配合。由表4可以看出,282名疗养院护士接触抑郁症患者为128人,参加过正规培训人员(42人)及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人员(30人)也很少,疗养院作为军队军官的健康保健康复基地,在恢复和提高战斗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15-17],我军在职官兵心理健康问题较多,因此,护理管理者应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并将培训学习相关知识应用到临床护理服务中。通过多媒体、讲座等不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宣教,提高护理人员观察和识别常见心理疾病的能力,满足疗养官兵心理需求,提高疗养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对青岛市3所部队疗养院护士的抑郁症知识认知水平的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护士对抑郁症的认知水平并不高,甚至对相关心理卫生知识存在误解,这将严重影响对疗养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开展。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影响因素、个体差异,结合临床实际,通过不同途径加强护理人员对心理、社会、伦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从而提升疗养服务质量。

[1]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5:123-124.

[2]抑郁症[EB/OL].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69/zh/[2014-12-18].

[3]Farley-ToombsC.Thestigmaofapsychiatricdiagnosis:prevalence,implicationsandnursing interventionsinclinical care settings[J].Crit Care Nurs ClinNorthAm,2012,24(1):149-156.

[4]Georg Hsu LK,Wan YM,Chang H,et al.Stigma of depressionismoresevereinChineseAmericansthanCaucasian Americans[J].Psychiarry,2008,71(3):210-218.

[5]Corrigan PW,Morris SB,Michaels PJ,et al.Chalenging the public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a meta-analysis of outcome studies[J].Psychiatric Services,2012,63(10):963-973.

[6]陈健,常征,陈宏.综合医院护士抑郁症认知状况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78-80.

[7]Bercusa S,Iaeono W.Risk for recurrence in depression[J].Clin Psychol Rev,2007,27(8):959-985.

[8]Lentine CV,Purvis DL,Murphy KJ,et al.Sleep as a componenl of the performance triad:the importance of sleep in a military population[J].US Army Med Dep J,2013(Oct-Dec):98-108.

[9]InselTR,WangPS.RethinkingMentalIllness[J].JAMA,2010,303(19):1970-1971.

[10]Groen G,Petermann F.Con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depressioninchildrenandadolescentsproceure,effects,and developments[J].Z Kinder Jugendpsychiatr Psychother,2012,40(6):373-383.

[11]FormanEM,ShawJA,GoetterEM,etal.Long-termfollow-upof 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comparing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nd standar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J].Behavior Therapy,2012,43(4):801-811.

[12]Kocsis JH,Leon AC,Markowitz JC,et al.Paient preference as a moderator of outcome for chronic frorm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treated with nefazodone,cognitive behavioral analysis system of psycho-therapy,or their combination[J].J Clin Psychiatry,2009,70(3):354-361.

[13]梁红,费立鹏,张艳萍,等.发展中国家三城市非精神科门诊医务人员掌握抑郁症知识情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1):48-50.

[14]GillilandBE,JamesRK.Crisisinterventionstrategies[M].Belmont,CA,US:ThomsonBrooks/ColePublishingCo,1988:220-285.

[15]杨焱,邓光辉,张黎明.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特点与影响因素[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3):212-213.

[16]杨国愉,易红,冯正直,等.野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29(5):340-343.

[17]张荣杰,吴锦辉,曲乐,等.基层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人民军医,2009,52(8):489-490.

2016-04-21)

1005-619X(2016)10-1110-05

10.13517/j.cnki.ccm.2016.10.046

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

崔常英

猜你喜欢

疗养院心理疾病正确率
康复护理针对疗养院中老年人的应用及体会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加拿大一疗养院31名老人被饿死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生意
生意
《福尔摩斯》